APP下载

绽放故事魅力 提升语文素养

2021-10-16费敏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故事语文素养低年级

费敏

【摘 要】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听故事、读故事、写故事、演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及倾听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及有效识字,并提升学生的自信及表达、想象和写话能力。本文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依托故事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故事 低年级 语文素养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更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既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更精彩生动,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依托故事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听故事:培养学生语感及倾听能力

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特殊能力,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学生一旦有了较强的语感,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支点。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浓厚的语言环境,故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语感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日常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培养语感的环境,尤其是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或为学生讲故事,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与博大精深,感受到故事的精彩与奇妙。若坚持训练,这些听的素材就能逐渐内化为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即提升学生的“语感”。

“听”是“说”的基础,当学生通过听获取了丰富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归纳整理、提炼,最终会形成语言的源泉。学生“听”的能力直接影响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首要学习的技能是倾听,拥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才会进步。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与说、读、写同样重要。通过“听故事”,不仅能培养学生语感,更能训练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辨别能力,所以要促使他们养成认真倾听及善于思考的习惯。笔者认为,“读给孩子听”是最好的阅读启蒙途径,也是最能吸引低年级学生的一种阅读形式,能带给学生一种非常畅快的阅读享受。在刚接手一个新的一年级班级时,笔者总会每天抽出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个或几个小故事,有时安排在晨读时间,有时安排在午休前,给学生读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精彩纷呈的故事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与满足感,为他们带来奇妙的故事情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直接的情感熏陶,使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语感、学会倾听、积累知识。

二、读故事:促进学生阅读及有效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对识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故事类及童话类的文字材料,教师可以用故事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有效识字。故事听熟了,可以让学生试着朗读。可以让学生先跟着老师或录音读,再学着自己读,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与生字多“见面”,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生字。这样还能训练朗读,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与内化。

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笔者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读故事。学完拼音之后,笔者开始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注音版的故事书,于是,故事成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和识字的重要途径。渐渐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阅读、识字了,小小的故事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当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即能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时,笔者就给学生创造展示阅读能力的机会,请他们为同伴或家人朗读故事。学生都以能在同伴或家人面前展示自我为非常荣耀的事,于是,更提高了主动阅读、有效识字的积极性。

三、演故事:提升学生的展示及表演能力

表演是通过演唱、演奏、肢体动作或表情来塑造形象与表达情感,从而表现生活或文学作品的一门艺术。“读写绘”课程是我校特有的一门语文课程,笔者每学期总会给学生讲述许多绘本故事,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笔者就设计一定的角色对话和情境表演,鼓励学生以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绘本故事表演中,学生可以积累新的词汇,学到各种不同的句式,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从而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日积月累,学生就能锻炼胆量、提升表演能力、培养自信心,自然而然地获得有关语言形式的经验,潜移默化地掌握各种不同的句式。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得注意倾听他人说话,理解他人的话语,考虑如何回答或评价,这样就逐步提高了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在“演故事”中习得语言的目的,同时,还提升了展示及表演能力。

四、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写话能力

1.在故事“空白处”进行练写

许多绘本故事在语言叙述或画面设置上,均会给读者以一定的留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处”引导学生充分地去想象、去创作。因为这样的“空白处”或许正是学生情感的喷发点、丰富想象的引爆点。

例如:美国插画作家伯纳德·韦伯的绘本故事《勇气》,整个故事看似语言简单、叙述平淡,甚至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就是这样的小事情却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与生活的真谛。故事内容短小精悍,如同一首精美的散文诗,让人读来琅琅上口,且语句幽默、画面鲜活,每一页其实都是人生的考验,每一页又都是幽默地面对现实和处理问题。这一绘本有许多的“空白处”,笔者在上课时,就有效采用了想象补空、多层次仿写和拓展练笔等方法,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在讲到“勇气,是你第一次骑车不用安全轮”和“勇气,是你有两块糖,却能留下一块到第二天”这几句话时,笔者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提示:“还可以怎么说?”有学生马上说道:“勇气,是开刀前告诉自己不用害怕;勇气,是你第一次学游泳下水时不用救生圈……”“勇氣,是你犯了错误却勇敢承认;勇气,是你看了一小时电视后能果断关闭电视机……”。这样的读说结合,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提升想象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有效促进对故事的理解。因此,学生回家后完成学习单的质量都很高,这就使读、说、写三者相长,达到了一举三得的功效。

2.用故事“特定句式”进行仿写

模仿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仿写”无疑就是写话的必经之路。绘本故事语言精练,却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能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说,让学生主动表达、乐于表达。模仿是学习写作的一条捷径,可以化他人的经验为自己的内蕴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而绘本故事恰好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仿写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例如:在绘本《勇气》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写,为学生创作诗歌充分做好铺垫。故事讲述结束前,笔者引导学生交流:“故事读到这里,你认为勇气是什么呢?请你照着故事中的句式,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学生们都能根据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体会进行有效的仿说、仿写,模仿故事中的特定句式,自创勇气的格言,并配上生动的插图,继而在全班展示、交流:

徐浩辰:勇气是去医生那里拔牙忍住不哭的经历。

金辰希:勇气是开刀前告诉自己不用害怕。

周恬伊:勇气是第一次上台表演,能面对观众微笑着大方起舞。

徐梓航:勇气是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一个人乖乖在家做作业。

学生的创作是具有他们年龄特点的,鲜活、生动,在绘本句式的仿写中,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更体会到了想象与写话的快乐。

的确,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通过故事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故事的魅力最大化,可以有效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和倾听能力;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可以借助故事情节引发学生遐想,改进学习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写作能力,进而利用获取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陶冶性情、完善自我。总而言之,故事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将为他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猜你喜欢

故事语文素养低年级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