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政通:网格化+新技术助力数字市政新发展

2021-10-16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公用网格化市政

文|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是一座城市能够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功能的重要条件,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管理上仍存在底数不清、统筹协调不够、运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城市严重内涝、燃气事故、城市道路塌陷等事故时有发生。

数字市政就是基于以上实际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城市公用设施管理的有效途径。在管理模式上:数字市政管理模式借鉴网格化管理的思想将数字城管的管理理念延伸至市政管理领域,形成政府部门与相关专业公司的监督指挥体系,参照数字城管的管理模式实现市政设施管理的精细化、市政管理区域的网格化,建立一套基于网格化的巡查、派遣、处置、监督、考核的闭环监管模式,从而提升市政设施处置效率和监管水平。同时,参照数字城管的分类编码体系建立市政设施、管网设施的编码体系,实施地下管网探查,建立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城市市政设施数据库和地上地下全覆盖的数字市政新模式;在监管手段智能化上: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信息、运行状况进行采集、整合和充分利用,保障市政公用事业的安全运行、有效管理,实现应急指挥,提高快速处置能力,提高公众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市政的实施,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上下联动的市政管理运行体系,促进市政公用事业的统一协调发展。

做好新时期下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监管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建立统一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普查标准和数据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市政道路、桥梁、隧道、人行天桥、路灯、井盖、排水设施、供水设施、管廊和其他城市家具等。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围绕市政公用设施管理要素,建设统一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资料库、业务主体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其中,业务主体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市政设施运行运营的数据;专题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防汛排涝、病害分析等应急响应的知识库等。建立基础数据动态更新机制,设计统一数据接口和交换标准,打造数据共享交换渠道,形成动态更新的市政设施基础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目录,实现市、区、企业等数据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据传输与管理。

搭建市政综合监管平台。作为市政公用设施监管的载体,平台主要服务于领导、市政设施管理部门、维修养护企业,涵盖市政日常管理业务的全流程。通过市政设施综合监管及时了解市政设施的类别、分布状态以及实时运行情况,便于提升现有市政设施管养维修的精细化。包含设施材料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对设施的日常养护要及时,对设施的维修要保质保量等。针对道桥、路灯、井盖、排水等多个专业有结合专业特点的管理需求。通过汇总分析现有巡查、管养机制、组织结构及人力物力,探讨建立一套基于网格化的巡查、派遣、处置、监督、考核的闭环监管模式,从而提升设施监管水平提升公共安全。

建设统一的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是连接各类物联网终端设备和城市管理各业务平台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功能是获取各类物联网设备的基础信息、实时监测状态的传输及更新、准确及时的报警和数据分析。基于物联网平台,使各行业应用在数据和业务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全面实现市政公用设施物联网应用的互联互通和智能感知。从感知报警问题发现到派遣处置,实现辖区公用事业服务的实时监测、智能告警、高效派遣、长效考核,构建可持续的公用事业综合监管新模式;

城市信息模型(CIM)与感知设备相结合。根据整合和结构化三维GIS 数据进行数据模拟和真实场景效果渲染,充分利用实时渲染引擎,通过利用CIM 平台的空间分析能力,三维孪生能力,针对城市道路塌陷,道路挖掘,地下管线设施监管,桥梁监管等领域,进行场景的优化处理,展示最真实的画面,可以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分布及监管状态进行预演和模拟,实现实时可视化呈现。在运行决策阶段,可以支撑市政领域驾驶舱等一体化城市管理系统,使市政公用设施的数据充分发挥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了智慧市政的管理水平。

技术的变革倒逼管理模式的变革,借助网格化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手段,建设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完善各类基础信息和专题信息的充分融合,全面加强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进而达到市政公用设施的有效管理、健康运行和高效维护,提高公用事业的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公用网格化市政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一个公用品牌的养成——横山羊肉是咋样“吃香”的
公用电梯自动取消停靠装置初步设计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医生私车公用撞伤人 医院担责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