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2021-10-15沈磊马永娟温媛

康颐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护理对策

沈磊 马永娟 温媛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导管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针对性应对对策。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介入导管室患者76例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针对性风险管理,两组进行潜在风险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潜在风险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组间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和确定介入导管室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科学、优质的风险管控措施,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介入导管室;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DOI】

临床中的介入导管室属于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室,其主要负责治疗危急重症患者或开展介入检查,因为涉及到的患者数量大,病情复杂、多变,人流量大,所以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相比于临床其他科室,介入导管室具有较高的设备、仪器、治疗技术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1]。传统管理模式不能对治疗工作中很多实际性的问题进行有效应对,不利于临床疗效,也会对患者治疗体验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明确本科室各类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本文收集本院介入导管室患者76例作为试验对象,现需要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介入导管室患者76例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7例;患者年龄分布31-83岁,均值(57.3±5.2)岁;研究组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6例;患者年龄分布32-84岁,均值(57.4±5.3)岁。进行两组别一般情况的对比,差异方面不明显(P>0.05),存在公平比较价值。

1.2 方法

常规护理管理在对照组患者中实施,相应的操作遵医嘱即可。针对性风险管理在研究组患者中实施,具体内容:(1)分析介入导管室常见不安全因素:包括设备药品、护理人员、患者、管理、环境等方面。护理人员并没有专业技术的支持,再加上未充分分配人力资源,致使护理工作压力增加,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各种不良时间。护理人员负责的内容有诊治、抢救、执行护理操作等,工作量大,工作时间缺乏稳定性。抢救设备、治疗设施缺少,极易延误最佳抢救时机。因为缺少完善的护理管理,所以监管方面比较松懈,护理人员不仅缺少谨慎的心态,面对工作亦缺少积极性,不合理的岗位分配、数量不均等问题均是造成实际工作有偏差的原因。患者认知水平低,自我管理意识差,再加上部分患者急躁粗暴的性格,均会增加护理工作风险。(2)护理措施:①加强人员管理:做到人性化的调节,保证制度规范化。实现制度化管理,能够让护理管理与相关标准相符。依据参照指标、制度化内容将科室具体工作标准底线确定出来。管理人员灵活调节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加强心理疏导、抚慰,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避免身心压力的问题造成工作疏忽。以风险因素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标准,主要有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用人制度、工作考核监督制度等,激励制度、考核制度最为重要,能够使管理实现公开公平。各种各样的激励性举措能够使护理人员内在动能调动起来;②管理好人才: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加强在岗学习,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需要将岗前培训做好。以实体课程结合网络课程的方式进行培训,以使护理人员不同的提升自我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将培训便捷性提升。将护理理论知识、技巧等作为主要的培训内容,并需要对沟通技巧、法律常识、社会学、风险意识、心理学等进行考虑,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养;③做好护理风险评估及反馈:定期收集反馈得到的护理风险问题,深入性分析、讨论,确保护理管理得到升级和优化。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潜在风险发生情况,同时运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定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评析

有关的全部数据均需要录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在进行描述时所用的为(%),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潜在风险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组间两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所示。

3 讨论

临床中的介入导管室主要负责的就是介入检查或救治危急重症病人,因为病情复杂且种类繁多,所以导致本科室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存在。只有将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不断加强,同时做好护理质量监控工作,方可减少介入导管室不安全因素[2]。根据本次试验可知,介入导管室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患者方面、护理人员方面、环境方面、管理方面、设备药品方面,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按照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因加以调节,持续性优化提升护理人员,管控好风险问题,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团队配合,及时发现、解决、处理问题,调查和评价来自患者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从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和良好的预后[3-5]。

本次試验结果如下: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潜在风险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两项差异明显(P<0.05)。从而表明,分析和确定介入导管室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科学、优质的风险管控措施,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苏玉虹.介入导管室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28(30):168.

[2]陈美俊.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96-97.

[3]刘伟,马娜.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健康大视野,2019(8):212-213.

[4]矫玉娟.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229.

[5]马娟娟.介入导管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索[J].饮食保健,2019,6(38):242.

*通讯作者:马永娟,无锡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护理对策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浅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