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圭元图案教育思想初探

2021-10-13陈宏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素描艺术设计美育

陈宏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雷圭元于1929年留学法国,学习绘画、染织、漆器等工艺。归国后,曾先后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中央美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任教,讲授新图案学、图案基础等课,数十年如一日。先后出版了《工艺美术技法讲话》《新图案学》《新图案的理论和作法》《图案基础》《中国图案作法初探》等专著。

一、雷圭元的图案教育思想

我国的传统图案内容丰富,它犹如浩瀚的艺术之海,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艺术宝库。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彩陶,在诸种丰富多样的装饰中就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双关、多效等形式法则;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其装饰采用对称格局和正面律,恰当地体现了当时社会所要求的威严庄重的艺术气氛;以后,汉代的铜灯、熏炉和漆器,在完美体现实用和美观相统一的设计原则下,强调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和器物组装的合理性,同时还具有防止空气污染的环保意识,正是现代最佳设计的典范。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对此雷圭元先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钻研,研究古代图案美的规律,为以后乃至现在的图案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雷圭元先生的图案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1

(一)图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人格和价值的完善

雷圭元强调图案对人的教化作用。他认为图案是实现美和善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提高了人的审美伦理价值,由此产生了对整个社会生活的优化功能。雷圭元赋予图案教育的社会美育功能,是受到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的影响。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之下,雷圭元完善了自己的图案学理论框架,在教学过程中也始终贯彻这种图案美育思想。

雷圭元的人本主义观念是他图案教育的核心思想,这一观点最早体现在《新图案学》一书。该书深受近现代西欧文明的影响,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人文主义观念就是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新图案学》是当时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唯一一部“部定大学用书”,它标志着图案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当下我们仍然强调图案内容、图案形式设计的人文价值,充分显示出雷圭元的图案美育思想对当下艺术设计学发展所起的积极意义。

(二)中国传统图案思想与古代哲学思想紧密相联

工艺美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每一历史时期的工艺观和图案风格,又往往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从我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来看,古代儒家、道家譬的哲学思想,总是直接或间接被反映在历代装饰图案中。雷先生对传统图案的研究,也从古代哲学思想中寻找灵感,从而使他的学术研究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雷圭元认为,图案是有生命力的,而图案的生命力往往就是民族的生命力。例如太极图,认为是我国传统图案中一个重要的母体,它代表宇宙观,表示阴阳、天地、上下、夫妇等等,其实,它是“万物皆有偶焉”的哲学思想在图案艺术中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雷圭元从太极图的形象中抽出一个“S”形。这个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原始社会的陶纺轮上就已发现,以后我国历代图案中均广为应用;楚汉的漆器,宋代磁州耀州窑的瓷器,明清的织绣,大都喜用这种格式;在“S”形中,最早采用云气动物纹,以后是花草;题材变了,格式不变。所以,雷先生认为:图案的生命力之外,还有生命的演变。雷先生给这种格式以一个美好的名称,叫“喜相逢”,它反映事物的本质,也代表劳动人民的愿望。

图2

二、雷圭元的图案教学改革

“版、刻、结”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图案造型规律,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雷圭元先生在《漫谈图案造型规律——对图案教学的改进意见》一文中提出的。今天重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雷圭元先生深思熟虑的教改纲领。

雷圭元先生认为,“版、刻、结”和“死而后生”是图案规律的两个层次,“版、刻、结”为死地,但“置之死地而后生”,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雷圭元先生认为,图案家在创作过程中要追求版中有灵,刻中有活,结中有放。图案设计的装饰性往往追求“秩序”、“条理”,即“版、刻、结”,这是由工艺美术的特征决定的,无可厚非。但工艺美术与绘画又不同,工艺美术必须要经过一个由设计到物化的过程,精确的设计图有利于生产制作。这也是由图案和绘画本质不同而导致的结果。

基于对图案造型规律“版、刻、结”的研究,在图案教改方面,雷圭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是改革工艺美术专业(今天的艺术设计)的绘画教学。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绘画追求造型的“栩栩如生”,而图案训练对造型的如实把握要求不高;反之,临摹得越像,图案表现力越差。但是,这并不是说不需要素描课。图案的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绘画基本功,又不能完全依赖绘画基本功。这就要求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在素描课课时量的安排上要做出合理的调整。这就给我们今天的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的课时量安排上一些启发。艺术设计类专业与绘画专业不同,艺术设计类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所以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都会安排素描课。但是,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要求与绘画专业要求是不一样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操作软件,因为现代设计都是用电脑完成的,这就使得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降低,更为重要的是,艺术设计类学生重在培养设计意识,因为设计是为生活服务的。

二是改革图案的“写生变化”教学法。雷圭元认为,“写生变化”不但受自然所限,而且可能因为追求“自然”而失去了图案自身的特点。艺术院校在课程安排上,一般都是遵循先室内临摹(素描、水彩等)再室外写生(风景速写)的规律,但对于图案设计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未必要如此。雷圭元先生认为,学生应该多临摹一些中国图案造型,少上些写生课。因为,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杰出的图案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对称、变化、造型、神似等造型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古人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结晶。当然,这不是说“写生变化”没有任何好处。若是初学者在临摹自然的基础上,能把变化与图案联系起来,这种方法还是有必要的。受雷圭元先生思想的启发,今天,我们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图形创意课程,其实,这就是由初级的“变化”到高级的“深化”的过程。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组合等观念意识,这也是艺术设计所追求的。

图3

三、结语

雷圭元借鉴当时西方艺术设计教学观念,并运用到中国传统图案的研究中,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雷圭元的图案教育思想,不仅对图案教育,而且对现代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4

猜你喜欢

素描艺术设计美育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武汉素描
素描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