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作品的艺术化表现

2021-10-13杨森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咏叹调音色声乐

杨森

湖南信息学院

声乐的学习在于它的细致和严谨上,一首好的声乐作品有其隐藏的文化背景,更有其独特的调性和声和音程关系,伴奏织体,节奏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前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其结构和作品背景,作品是应对人内心的心理动态来展开描写的,当然,要想将其表现得更加完美,就需要掌握声乐中各种层次展现,各种因素影响的要点。

一、声乐艺术的基本内涵

声乐艺术是表达和表现的艺术,其显著的特征是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当中,古人就讲究平仄对应,以此来达成声调的协调,彼此相随、相错而形成声音的和谐。现代中外歌曲中,歌词虽然不像我国古代那样严格的讲究平仄对应,中国歌曲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音韵性,外国歌曲诗意化的歌词本身也通用具有音韵性,作曲家的创作就是在歌词本身拥有的韵律结构、特征和内容来进行旋律编写的,这就使得语言和音乐的结合浑然一体。尤其是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它是将地方特色语言作出了一个延伸和发展,深刻地赋予其艺术性和音乐性,是发自内心的感叹。任何一种语言的歌曲都是在表达内心的感受,诉说自己的心声,歌者在舞台上进行表现,让听者产生共鸣,这就是声乐艺术。

二、声乐作品的分析与处理

声乐作为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的演唱为音乐,以此表达人们内心思想感情的艺术。人声在表达上比起器乐更具有感染力,故而,人声的表达就显得尤为细腻和赋予多样性。既包括与其他音乐形式的高度配合,也要求在本身声音上的细腻控制。譬如与钢琴伴奏、音乐伴奏带、交响乐的融合。与伴奏融合也并不是按节奏音高,像拼图一样对上就行,这只是最基本的。如此的演唱往往毫无情感和艺术性,简单地说就是不好听,同一首歌两个不同的人唱出来就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的区别既包括了风格与情感,也包括了好听与难听之分。所以在声音音色、语气、乐句气口等等,这些同样不容忽视。上文中提到了歌唱就犹如说一句表达准确,语言流畅的话,之所以有这些区别,也就是因为气口不同,语句强弱顺序和位置不同,语句流畅度不同。除这些处理和控制外,艺术修养同样是建立在处理作品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它决定了你在声乐之路上能走多远。“机械化”的演唱困扰着众多的初级声乐学习者,如何在歌曲表达上面做得更好,声情并茂的歌唱,而不是机械的对节奏和唱音高,这就需要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也包括我们常提到的“乐感”。艺术修养的范围很广,需要时间和量的积累,许多人都说要多听,但仅仅是听还远远不够,简单地归纳为八个字:“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看”指的不只是看视频,应亲身去音乐会的现场欣赏。这与看录像带是截然不同的,那种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会直接将你带入该音乐作品的情感世界,并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深地印象,这样我们在演唱某一首作品的时候,自然能引起某些记忆的共鸣。另一方面,“多看”也包含了更多地去见识一些人或事,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旅游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旅游能见识到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人情世故,既然声乐作品取之于现实生活更应该回归到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多想”,想的是作品背景、作曲结构以及和声走向,之间有何联系,这样日积月累,对自身学习作品起到了推动作用,“多做”指的就是多实践,艺术不用于实践,不展示、不表演,不让人来观摩欣赏,艺术就毫无意义。

音乐艺术本身是一个具有极大包容性的载体,它不仅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也与自身的各种音乐形式联系紧密。艺术修养下的音乐融合是音乐的灵魂所在,它的积累提高将成为我们每一位声乐学习者的永久性“课题”。

(一)声乐作品的风格背景

在如今,听歌与唱歌不再属于茶余饭后的一种享受与奢侈了,几乎成为了一种新时代的文化,“人人爱听歌,人人会唱歌”。演唱者要演绎出一首能扣人心弦的歌曲,不仅仅依靠美丽的声音和高超的歌唱技术,还必须把握住歌曲的情感风格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与二度创作。一首好的声乐作品总是能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许。如黄自先生谱曲、龙榆生先生作词的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作者在校园内看到遍地凋零的玫瑰,心存伤感,触景生情。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弱女子,不甘命运的安排身陷这动荡的时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渴望得到正当青春时他人的溺爱。如施光南先生作曲、陈晓光先生作词的通俗音乐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当时我国正处于农村全面改革时期,人们幸福的曙光就在前方,作者在农村体验生活时,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祖国大力日新月异的活力。作品不仅仅还原出了当时人们欢天喜地的务农与生活场景,更是以此情此景来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如威尔第四幕歌剧《麦克白》,是典型的因权力的渴望而背弃朋友的故事。在威尔第创作这部歌剧时期,欧洲正处于大革命结束之际,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摆脱统治阶级的种种束缚,加速资本的发展和积累,歌剧《麦克白》从侧面讽刺了权力阶级的丑恶嘴脸,用歌剧的形式展现了那个时期广大民众内心的渴求。

歌唱的技巧与声音都是服务于作品的内容,声乐作品艺术表现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表现情绪。所以为了使听众能够享受你的演唱,首先就必须把握住作品的风格背景,把自身融入其中,声临其境。

(二)声乐作品的结构及人物解读

歌剧中,咏叹调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对于处理作品的细致程度要求之高可想而知。剧中人物班柯就是当时民众的典型代表,第二幕第二场当中所演唱的咏叹调《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该作品是整部歌剧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之一。班柯作为苏格兰军中大将,一心为国,却被麦克白因权力欲望的驱使,先是害死了自己的国王邓肯,而后自己也陷入了麦克白阴谋设下的厄运之中,班柯心中的怒火与满腔的无奈融入到该首咏叹调中,这是一首是带有引子、宣叙调和尾声的单二部曲式。如下二部曲式图所示:

引子部分渲染了诡异的氛围,班柯心中感到惶恐不安,同时又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无法逃避的厄运,但在宣叙调部分仍然镇定自若告诉自己的儿子危险的到来,让其小心。而后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怨恨,数落的阴谋家麦克白的种种恶行,并让自己的内心无所畏惧,最后怀着满腔的怒火,释然了自身悲痛命运的到来。表现出居中人物班柯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毅性格。

(三)人物形象和声音的塑造

每一种声音代表了一个人物,因为声音具有自身特点,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咏叹调《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作为男低音的经典唱段,可以说威尔第将男低音的音色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这首作品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男低音以在自然声区声音的高亢激昂为特点,而威尔第在该作品中利用了大跨度的音域变化将最高音,同时也是极强音用在e2上,将男低音本身所保持的高亢激昂的音色在高音上表现出来,该乐句人物的情感状态也因此被充分表达出来,作品其他大部分也是保持在男低音的黄金音域内。此咏叹调引子部分由e小调属音为底音构成的一系列不稳定和弦震音开始,力度表现由极弱(fff)转为强(f)又转为极弱(ppp),作品一开始就表现了剧中人物班柯将军沉稳的性格和焦虑的内心与恐慌。在宣叙调部分,作为军人的班柯镇定且语重心长地告诉自己的儿子警惕起来,声音线条应该以柔和为主,声音不宜过重。音色不宜过亮,保持声音的流动性。进入到主歌部分,声音的流动性占主导,这是人物内心的诉说,随着诉说的内容有不同,情绪也会有所变化,声音需富有弹性和张力,A段第28小节情绪首次爆发,“奸贼竟敢害死要主公老邓肯 ,善良的国王” 音乐上的四个强顿音表现了班柯极度的愤怒与深深地谴责之情,同时也表现对自己主人的悲痛和哀悼之情,声音富有力度,其张力也在这里凸显出来。B段第34小节由前三个连续顿音落到了三级音上,力度再次转为p,伴奏织体由先前的柱式三连音和弦变为切分式和弦,调性改变,情绪色彩变得明朗起来,音色的变化也变得简单,铿锵有力的声音状态与高亢的音色是对此种情绪最直接的诠释,一直到班柯唱出“这些不祥的预感妨碍着我的思想,我害怕,我惊慌,我害怕,我惊慌……”,此处在情绪上积蓄了力量,与主歌开头部分不同,音色应当洪亮有力。直至整首声乐作品进入最高潮,钢琴伴奏织体铿锵有力的柱式为情绪爆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到尾声部分的前两小节,音乐表情再度变弱,重复的歌词出现,表现了人物班柯心里的绝望,愤怒,恐惧相互交织在一起,而后最后的最强音,主和弦的出现,反映着人物心里最强的呐喊,空前的情绪释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细到全,由浅到深,由量变到质变的学习过程是声乐学习的必经之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演唱演员,在台下都付出了一般人无法理解到的辛苦,一件事注重的是过程,好的过程必定带来不差的结果,凡事皆如此。总之,坚定的信念和端正的处事态度永远不会抛弃我们那颗热诚的心,以上就是本人几年来本人对声乐学习的小结以及个人的一些学习意见和建议,与广大声乐学习者共勉。

猜你喜欢

咏叹调音色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感知、认知与演绎整合下的中提琴表演艺术教学新探——以咏叹调《请让我哭泣吧》创编教学为例
歌剧《爱的甘醇》内莫里诺的角色塑造及演唱技巧——以咏叹调《偷撒一滴泪》为例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咏叹调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