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绘画的构图形式研究

2021-10-13陈轩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景全景式近景

陈轩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传统山水画中,合理的构图是一幅作品的结构体现,也是重要的支撑点。构图可以称为章法、布局,在南齐谢赫的著作中“构图”被称为“经营位置”,是中国绘画中评判作品的标准之一,是绘画中首先需要考虑的美学原则。画面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美学特征,关系到画面的“美”的体现,在隋唐时期,山水画的构图已经越来越受到艺术创作者的重视,从五代十国到宋代时期,中国山水画发展成一个顶峰时期,单从构图的形式和样式中可以看出其更加规范化、理论化和系统化,构图在山水画中的地位愈加突显,其发展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进展。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形式

(一)边角式构图形式

边角式构图的主要特征就是近处的意向物多分布在画面的一角处,近处景物刻画较为详细,远处景物多为大笔概括,体现了远近的虚实关系,其构图想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从近处景物延伸到远处景物,这种方式会给观者有一种广阔、壮阔的感觉。边角式构图一般主体物所占画面的区域并不是很多,作者多运用“留白”的创作手法,让画面给人一种简洁、干净的意象。边角式构图的亮点就是可以运用其两边的边角进行相互衬托,相互呼应,既能使其形成强烈的虚实关系也能够利用其自身的稳定性保持画面的平衡感。南宋时期的马远将边角式构图推向了顶峰,作者的作画风格用笔较为硬朗,凝练有力,松紧结合恰到好处,充分利用了墨水的特性,使其画面有丰富的浓淡程度和层次变化,体现了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虚实关系、远近关系。以《山径春行图》为例(图1),主体物人与树位于画面的左边角处,从主体物面向的角度是一大片留白画面,画面的大量留白体现了作者作画时的内心情感和对其思想的一种表达,能唤起观者的内心深处,让人产生一种凄静,忧伤的感慨。让人陷入一种意境深处,不断揣摩的状态。边角式构图中,如果构思的不合理,大量的留白会使得画面变得太过简单,内容表达不够充分。在边角近处,树木,石头,人物,作者对其进行深度的刻画,而在中部的石头,小路,则用大笔进行概括,利用虚实关系拉开近景和中景,远处的飞鸟和远山则几笔概括,使得画面有一种层层递进的节奏。边角式构图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对其画面的构图能力、构思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运用画面的一角,山、水、花鸟、的局部某处创作出云蒸霞蔚的艺术效果,熏染了众多艺术家和其作品。

图1 《山径春行图》

(二)全景式构图形式

从山水画的开端到发展顶峰,全景式构图一直是主要的创作形式之一,从唐朝到宋朝发展到顶点,全景式构图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有空间、时间、情节发展。全景式构图通常是画面较为饱满,充实,适用于多种艺术创作,在画面中,人物,场景,植物占比较多,画面给人一种充分、厚实的意象,布局层次分明,在画面中,人物和景物数量可较多,其变化程度也较大,呈现更广阔的视觉空间,带给观众在空间、视觉上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全景式”也可以称为“鸟瞰式”,体现的是创作者将微观景物和宏观意识的相结合,结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2),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把视觉上、思想上、情感上的想法表达在画面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客观事物结合作者本身的思想感情,主观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全景式构图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可以发挥自主性,让创作者自由的组合构图,组合景物画面,激发起较高的创造性,这样可以很大的节约画面空间,丰富画面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同一时空的场景中,结合不同的地点、景物、人物,共同组成一幅作品,很大程度上考验创作者的基本功和构图能力。全景式构图与西方绘画概念中的“散点透视”较为相似,从形式和内容上来分析,描绘了宋朝街市繁华喧闹的场景,汴河、虹桥下还有岸边的景色,展现了宋朝的经济、文化、政治的方方面面,还有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横览画作,它有着三段内容,前部分描绘了桥下的热闹场面,后部分描绘了闹市街景,商人往来,儿童嬉戏打闹,纵横交错的街道,商人吆喝,车水马龙。每一个部分在都有着整体统一性,又有各自的特点,这就是体现了全景式构图中所采用的“散点透视”的方法,画面统一,首尾呼应,让画面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让观者有一种置身于画中,在全景式构图中,各种繁杂错乱的景物、人物,经过作者合理的绘制编排,很巧妙,很有逻辑地结合在一起。在画中景物和人物众多,各种各样的场景结合,转换,很看重创作者对全景构图的主观理解,对各种场景的结合呈现疏密性,虚实性,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画面内容的栩栩如生。全景式构图不是创作作者随意把意象物的拼凑和对时间和空间上的景物进行描绘,而是自己发挥主观想法,科学严谨地进行结合。

图2 《清明上河图》

(三)开合式构图形式

开合式构图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之一,在中国传统创作中对画面的开合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开合”可以理解为“分开”“合并”。“开”指的是画面中的意向物向外展开,对外伸展,“合”指的是将画面的意向物收起,靠拢在一起,既最后要将作品的气势整合到一起。从关系本质上来看,山水画从所运用的开合关系,本质上是既对立又统一。从“开”的层面来说创作者想给艺术欣赏者一种气壮山河的气势,能够突出画面景物的独有特点,从“合”的层面来说,能够把画面中的景物通过“桥梁”产生联系,才不会使得画面景物之间彼此孤立,不仅使得作品的内容更加完整,还可以营造出山水画中各种各样的“势”,更好的提升作品的美感和协调感。“开合”关系即包含了“起”“承”“转”“合”四个方面,“起”就好比电影的开头情节,“承”和“转”是承接情节和电影高潮的转场,就是电影中的中间情节,“合”就是电影情节的结尾。一幅好的画作则需要考虑“起承转合”的合理布局,从山水画方面来说,画中的山脉,石头,河流都属于“起”,房子,树木,人物则属于“转”“承”,在画面中属于过渡的内容,“合”则一般是远处的山景和白云,即可以拉开画面的距离感,使得画面有深度,还是作品收尾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之一。从《画禅笔随笔》中有句话这样说道:“凡画山水,续明分和,分笔乃大纲宗也”。可以看出开合式构图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以陆俨少的《峡江秋涛图》为例,典型地采用了开合式构图的方法,较为常见的构图方法有近景和远景开,中景合,近景合中景开,远景合,中景和远景开,近景合。《峡江秋涛图》(图3)采用的是中、远景合,近景开,以河流作为媒介把近景和中景拉开,中景则作为“转”、“承”的部分,表现出河流湍急,山高陡峭之势,作者在处理远景的关系,以简洁的线条几笔概括,把画面关系整合到一起,把作品的“势”收起来,即“合”,而在中景处有局部的小“开合”山与水,水与水,作品中要存在“大开合”“小开合”等多种关系,在中景与近景之间有大开合来拉开关系又有小开合来产生联系,丰富作品画面内容。从内容层次来说,既要有整体的“大开合”也要有局部的“小开合”一幅作品的是否层次清晰,丰富,就得有“合”有“分”,仅有“大分大合”缺少“小分小合”的作品画面过于单一、单调,在“大分大合”的添适当加“小分小合”会使得作品的层次更加清晰,画面更加丰富、灵动。

图3 《峡江秋涛图》

二、结语

形式与构图跟作者的个人修养、个人意志、个人理念和个人情感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更是与中国山水画的生命力一脉相承。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和法则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唯一性,这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因素之一。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我们从章法布局,艺术创作者的创作经验和相关的概括、总结得出一些基本法则,以真情实景为依据,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对自然景物的独有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形式法则。并结合虚实、宾主、开合、疏密、动静、聚散、繁简等进行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

中景全景式近景
峨眉武术全景式教学模型及智能实施
近景摄影测量在大型边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
海边遐思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 Spectrum Teaching Method in Office Ora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全媒体时代对“全能记者”的塑造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全景式”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