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外销画中疍家女的服饰形象研究

2021-10-13黄歆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广府劳作服饰

黄歆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一、疍民简述

疍民,或称疍人、疍家、疍户、疍、蜒民等,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的“水上居民”的统称。疍通蛋或蜑,又称为“水上人”。山上为“瑶”,水上是“蛋”。疍民长期漂泊于江河海面上,“以舟为家”是疍民区别于“山上人”的显著标志。

关于其源与广府的关系,疍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群体,其源头可追溯到百越民族。百越先民的生产与生存方式皆与水上活动密切相关,择水滨而居,起初以在海边捡拾贝类为主要生计,后逐渐学会制作捕鱼工具及独木舟,并且熟练掌握驾驶船只的技术,通过驾驶船只捕捞鱼类得以维持生计。《史记·五帝本经》及《淮南子·原道训》等古籍对位于九嶷之南的百越民族驾舟、文身等习俗有着详细的记录。九嶷之南为岭南一带,百越先民为适应常年湿热的气候环境以及便于进行驾舟等水上生产活动,他们剪短头发,身上刺着龙纹,无论男女,衣服以短、宽为特点,穿着短袖上衣,用布简易包扎下身,着装是为适应水上活动而出现,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便成为了最早的疍民群体。

疍民起居习俗都在船屋里,过着世代浮荡海上以水为田的生活,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水上居民。服饰文化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物质体系,受到自然、人文、经济、技术、历史、心理等多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疍民服饰体系有着自身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过程。由于疍民长期被列入贱民行列,社会地位低下,过着受压迫受歧视的生活。出于自我保护,“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的疍民鲜有上岸,少与陆上居民交流,其生活环境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长期以来便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民俗和审美观念。疍民服饰具有其鲜明的族群色彩,尤其是疍家女的服饰特别丰富突出,所以也是美术、摄影、文学等艺术形式青睐有加的典型形象。

二、清代广府地区疍家女的服饰特征

(一)疍家女的服装特征

疍民栖息水上,朝夕以江海为伴,以艇为家,习惯于漂流浪迹。艰辛的水上生活迫使疍家女加入到劳动行列,常年需要搭载乘客过江。疍家女的服装从整体效果来看,宽松大方,上长下短。在这一时期西方人的笔记亦能看到关于疍家女着装的描写:“船妇们穿的是宽松的短衫与肥大的短裤,就是那种刚刚过膝的深蓝色棉布衣裤,既不穿鞋也不着袜。”最常见的搭配是素净简约的右衽大襟衫和大裆裤(如图1),其袖口及衣身宽阔,将身体曲线藏匿于宽身直筒之中,衣长及遮臀甚至及膝盖以上,裤脚宽短,这样的穿着便于疍家女在船上摇桨时上半身大幅度地摆动,并且还能减少浸湿的可能性,使得她们在劳作时方便自在。短裤长衣是疍家女服饰最显著的特点,尤能凸显其体格健硕、粗臂翘臀的形体魅力。由于常年收到压迫和歧视,穿新衣服到陆上会被抢,所以出于自我保护与隔离的目的,服饰颜色的选择上同时也受天空、海洋等自然环境影响,形成了以黑色、蓝色等为主色调的服饰色彩。此外,疍家女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穿裙。

图1 《疍家船与疍家女》 佚名(美国麻省塞伦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藏)

(二) 赤足与木屐

不同于广东外销画中大量出现的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特殊审美观的“三寸金莲”,水上的艰辛生活迫使疍家女加入到劳动行列,为了方便水上生活,疍家女没有缠足的习俗。同时为适应湿热的生活环境,不穿鞋是疍户与陆上居民的显著区别之一,即疍家女一般都是天足赤脚,“既省絮衣之半,跣足波涛不履袜,或男女同屐。”疍家女很少穿鞋袜,无论是在穿上劳作还是在岸上行走都习惯赤足行走。只有在其结婚时,疍家女作为新娘才有绣花鞋。英国1849年出版的瑟尔(Henry Charles Sirr,1807-1872)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宗教、性格、习俗与制品》中这样描述:“地位低下的女性,包括疍家或船上的女性,她们的手和胳膊匀称美丽。总体看来,作为中国的女性,她们的手、胳膊和脚是我们所看过的最美的,前提是脚处于未被扭曲的自然状态。”天足赤脚的疍家女在西方人眼里具有自然的美感。

(三) 发型与配饰

疍家女的头发不剪短而是任其生长,一般已婚女子梳髻,髻上有些插着金髻箍或耳挖。未结婚以梳辫为主,常用红绳绑着辫尾。妇女一般面上不涂脂粉,露出未经雕饰天然的容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疍家女手上亦有戴着金镶藤镯、金戒指,耳上穿金环。普通的疍家女往往只有一对金或银或铜的耳环。疍家女在结婚时或有重要节日需要庆祝时,便会将她们所拥有的装饰品都穿戴起来,愈多装饰愈显得有面子。

更多的疍家女在劳作时为避免头发受到污秽且方便捕捞,常把头巾包在头上,这种裹头巾称为狗牙毡布、九齿巾(如图2)。狗牙毡布,一般为2.5尺×2.5尺规格大小的黑色方布,布的四边以红、蓝、绿等各种颜色丝线绣成小斜三角,形似狗牙状,故称作狗牙布。部分疍家女的狗牙布做工精细,颜色错落有致。一般未婚女子的狗牙布为红色,已婚女子为黑色,狗牙布对角折成三角形后在头上围成拱形,起到防风御寒和装饰的作用,是沙田及沿海疍家女的特色装饰。狗牙布在沿海和内河疍民中早有出现,如广州番禺,中山坦洲、民众一带,珠海的南湾、斗门等地方都有这种打扮。清朝诗人查慎行在《珠江棹歌词(选二)》写道:“蜑子裹头长泛宅。”体现了疍家女裹狗牙布的服饰特点。疍民后代几乎很少使用狗牙布,但在沿海一带还可以见到类似打扮的渔民。

图2 《抱婴疍家女》佚名 通草水彩画(广州博物馆藏)

除了头巾外,由于广府地区的光照强烈时间长且雨水充足的特点,帽子显得很实用。疍家女为了劳作遮阳避雨,还经常选择戴上帽遮阳挡雨。这种帽子由藤条编成,做工精良,并且涂上桐油以防水。除了遮阳挡雨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长处在提供遮蔽的时候不会占用疍家女的双手,以便在水中劳作。

(四) 衣料选择

清代古籍记载广府物产:“兼中外之所产,备南北之所有”。广府地处亚热带区域,加上地形影响,水、土、光、热等资源充足,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因而衣服原料来源多样,有棉、麻、蕉、葛、蚕丝等地带性原料。由于棉布吸汗排汗性较差以及蚕丝、葛布成本高的特点,因而价格实惠且取材简便的麻、蕉、葛为疍家女服饰的常用原料。

麻系属尊麻科,适合生长在湿热环境的广府,主要种类有苎麻、黄麻、青麻、大麻、亚麻、罗布麻和槿麻等,其中苎麻、亚麻、罗布麻等纤维制作的衣服具有轻薄凉爽、易干易染的特性。细麻在广府地区成为主要的布料,其中以珠三角顺德所产苎麻布闻名,乾隆罗天尺《五山志林》记:“近数十年,吾顺德织苎者甚多。”在广府的疍民分布区基本有麻作物种植,加之麻料制作衣服工艺简单成本低,也深受疍民的青睐。

广东被誉为“芭蕉之国”,芭蕉为织蕉布的主要原料,特别是种植在山上的芭蕉,因价格低廉,其丝编织的蕉布韧性好、质轻、耐水等特性深受疍民的喜爱。疍民以蕉丝作布料,清代屈大均在《经高要诸村墟作》中记载:“高要村落好,一一种芭蕉,半作蛋娘布,全胜鲛室绡。”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蜑户》中描述:“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可得知疍民因地制宜,以蕉丝为原料编织衣服的布料。

此外,莨薯衫也是疍家女的服饰选择之一。“第见其衣黑绸之衣,衣者及膝,着黑绸之裤”文中疍家女所穿的“黑绸”指的是莨薯衫,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莨薯是广府地区常见的一种中药,经熬煮提取莨薯汁为红色胶汁,遇水变黑,最终染成的面料一面是乌黑发亮的黑色,一面是赭石色。其质感挺爽柔润,具有轻薄而不易褶皱、经久耐穿、易洗易干、防水性强的特点,还可以抵御太阳光的辐射,适合疍家女的生活环境。清代诗人黎简在《晴拔寄生枝》中写道:“横江渔女绿筠蓝,赤尾鲤鱼红汗衫。”诗句中的“汗衫”正是莨薯衫。衣服在浸泡罗莨薯汁后如渔网般坚挺,耐穿实用。

上述这些衣料,一方面在其特性上皆有轻、薄、疏、透等特点,适应在湿热气候下劳作;另外一方面,其价格相对低廉、就地取材便捷也是疍家女服饰所青睐的重要原因。

(五)疍家女服饰的整体印象

疍民群体收入微薄,“男子冬夏止一裤一襦,妇人量三岁益一布裙,如是则女恒余布”衣着虽然较简陋,但却十分讲究清洁整齐。奥古斯特·博尔热在其游记亦有记述:“通常是两名妇女在撑船,一个划船,另一个既划船又掌舵。一般来说,她们都长得相当漂亮,而且衣着非常整洁。”穿着洁净的原因之一是临水而居,洗衣服十分方便;另外由于她们所在的船舶人来人往,经常需要招待客人,所以在衣着上不得不特别讲究干净。

三、结语

擅长描绘风俗人情的外销画不仅较真实地记录了18-19世纪“中国热”时期中极具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疍家女形象,在画作中直观地呈现了疍家女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差异。作为中国女性中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终年天足赤脚是疍家女最明显的特征,她们不缠足、不束乳、不扎腰,拥有健康黝黑的肤色,形体健壮,没有过多矫揉造作的装饰,在当时的西方人眼中,有着一种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群体独特的“自然美”。

服饰是一种文化符号,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外来文化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疍家女的服饰表现整体与水中劳作、经济情况、气候条件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叶舟为宅,水为居”的疍家女,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民俗与审美观念。疍家女服饰色彩鲜明。在款式上,上长下短,宽松扩大,便于劳作。在衣料选择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注重价格低廉、取材便捷的同时也看重衣料的轻薄性与耐水性。在颜色上,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以黑色、蓝色为主色调的服饰色彩。在整体风格上,以简朴、实用为主。装饰方面绝少讲究,更加注重功能性,顺应了疍家女生活与劳作的需求,无不体现了疍家女服饰文化的环境适应性。

猜你喜欢

广府劳作服饰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春暖劳作花相伴
从“广府文化”的发展探索非遗传承的现实方法
“广府庙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阅读理解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