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闽:操刀“院中院” 铸炼金刚钻

2021-10-12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主任南昌大学专科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身怀绝技的学科升级为“院中院”后,如何实现更高突破呢?这里有解析。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的“院中院”,也是江西省内首个骨科“院中院”。“推进江西省骨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造福更多的省内外骨病患者”,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和医院对该骨科医院的期望。

业界熟知,“院中院”就是把医院内规模大、技术强、患者数量多、口碑好的科室,“单摘”出来,整合优势资源,由科室升级为医院。

事实上,身怀绝技的学科升级为“院中院”,便意味着站在更高的视野,而不再是单纯的科室,需要关注的焦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如何以“院中院”的存在形式,实现更高突破呢?担任骨科主任10余年的戴闽,如今已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院长,他正在书写着自己的答案。

学科:更精更专

随着2020年4月骨科升级为“院中院”并搬迁至象湖院区骨科大楼,戴闽以医院视角展开布局,已一年有余。

一年多来,他更深刻地理解了骨科医院的使命,其一,要给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增肌强体;其二,要提升骨科在当地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其三,让职工各有所长,且有用武之地;其四,让患者能享受到更加精准的服务,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骨科领域颇有造诣,且有10余年骨科管理经验的戴闽深知,使命的实现,需要靠学科,尤其是亚专科的实力展现。基于此考量,戴闽更是致力于让学科“更专更精”。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建“院中院”。其实,作为医院拳头学科时,骨科早已细分出创伤、脊柱、关节、运动医学、骨肿瘤骨病、手足显微与修复重建、小儿骨科等多个亚专科。成为“院中院”后,骨科医院当下已有16个病区,760余张床位。

戴闽分析:学科的细化,从患者角度考虑,则是为提供更加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诊疗;而从管理角度而言,则是释放医院活力、疏解科室矛盾。

戴闽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院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赣鄱英才555领军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不划分亚专业是科室矛盾的源头!”戴闽细说道,如果不划分亚专业,大家便会拥挤在脊柱、关节、创伤等传统优势亚专业,没人愿意做冷门亚专业,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内斗、互相拆台的现象。而专科细分后,明确哪个诊疗组需要做什么,有助于医生找到自己的特色。随着医生深耕,医院便可成就多个特色科室,最后可以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此时,医院要做的,便是鼓励医生尝试新的亚专业,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细分后的甜头。”戴闽告诉《中国医院院长》。

当然,细分过程中,医院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在划分亚专业之初,大家都抢着想进入优质亚专业,对于新兴的、未来前景不可预知而又辛苦的亚专业,大家都避而远之。”他坦陈。

戴闽总结,划分亚专业有几个关键点:

其一,科主任很重要,首先科主任专业素养过硬,具有手术技术、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能鉴别属下的能力,而不沉溺于溜须拍马;同时,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其二,安顿好三类人:老同志、科室骨干、后起之秀。“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具体而言,老同志跨亚专业带组,可与科主任同等待遇;科室骨干重用在关节、脊柱等专业;后起之秀,破格使用在小儿骨科、手足显微外科等专业,如此一来,便可保障各亚专业均衡发展。“做大做强后,都有做不完的事,科室矛盾随即减少。”

与此同时,医院推行“科室不划分床位”制度,每个诊疗组获得的床位数由吸纳到的患者数决定,患者越多,获得的床位越多,“这对亚专科的发展有很好的激励和支撑作用”。

值得借鉴的是,戴闽提出了“学科特区”理念。根据学科的基础情况和兄弟医院的情况,分析迫切需求的领域,将其设为特区。在骨科医院,学科特区,可优先解决设备、工具问题,也会赢得更多关注等。“学科特区不是一成不变的,成熟一个,流动一个。”

此举成效显著。目前,医院通过学科特区,打造了多个精品学科,不仅让医生找到了方向,产生了成就感,而且在患者心中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作为骨科专科医院,医院积极谋划着加速康复理念的落地。为此,医院专门成立了骨内科,把患者分类,将不需要手术者纳入骨内科。同时,让康复科一起查房。“骨内科医生更了解康复,能够协调骨科和康复科,未来潜力很大。”

清楚划分界限、给予政策倾斜、人员随时调整、科主任握有指挥棒,是骨科医院专科细分的妙招。目前,医院各亚专科正在做专做强的路上,不断打开新局面。

管理:制度、文化先行

“管理一个科室,与管理一个医院有很大不同”,是戴闽最近十分深刻的感受。

虽然作为科主任,也在管理、引领科室发展,但更多是关注病人情况、病例难度,而成为“院中院”后,医院盘子大了,涉及的内容在成倍地增加,协调各方、高占位规划医院的发展思路等,让他“有种医院大了管不细的感觉”。戴闽坦言,从骨科主任变为骨科医院院长,身份的转变,不仅有称呼带来的成就感,更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但优秀是一种习惯,能把骨科发展为江西省规模最大、亚专业最齐全的学科,就能把骨科医院带向一个新高度。

戴闽一如既往地以身作则,起着带头作用,同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职工。在他看来,作为管理者有这两点还不够,还应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

因势调整自己状态的同时,他特别擅长做思想工作,如,塑造了“同一个骨科,同一个梦想”的院训;鼓励发扬狼性文化;营造“尊重老前辈,鼓励年轻人”的氛围;等等。

在骨科医院,问计于民是一种常态,戴闽从不认为院长高高在上,他经常主动找各级医师谈话,从而发现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他还经常在会上鼓励职工释放特长,而非压制,“得到表扬的职工,往往干劲十足。”戴闽笑言。

与此同时,医院还有多个常规会议,为管理落实保驾护航。如:周一至周三的病例讨论会,保障着医疗质量;周四的院(科)务会统一部署日常工作,形成既民主又集中的管理模式;周五进行院(科)周会,则是将医院及科室政策传达给每一位骨科医护人员。

数据最能客观反映事实,据统计,骨科医院连续5年手术量突破1万台,疫情之下依旧保持20%逆增长,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这让戴闽很是欣慰,但他从未停止布局。

在他的规划中,顺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医院将进一步补齐短板,填平低洼;发挥个人特长,充盈人才队伍。他十分注重人品,认为“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选人用人首要考虑的是人品,而这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所必须的。

领航者说

学科的细化,从患者角度考虑,则是为提供更加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诊疗;而从管理角度而言,则是释放医院活力、疏解科室矛盾。

医院要做的,便是鼓励医生尝试新的亚专业,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细分后的甜头。

选人用人首要考虑的是人品,而这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所必须的。

猜你喜欢

科主任南昌大学专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委员会名单
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与非党员科主任建立良好关系的实践与思考
首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创面修复专项能力培训科主任班”成功举办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基于学科发展战略的新时期科主任管理提升策略及思考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挑战者归来——记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徐子晨
医院科主任和护士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