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1-10-09戴奎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培养

戴奎

摘 要:现阶段,我国新课标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仅对当代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同时能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所有学科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这对数学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依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成教学任务,还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展开了讨论,希望能为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培养; 学生; 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2-010-002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对学生数学思維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且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其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积极探寻提升学生数学素质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教师需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数学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做出的总体反映或人脑中的概括反映。数学思维具备一般思维的特征,具有自身特点,及它的抽象性。关于数学思维的定义,每个学者所进行定义的角度是不同的。有心理学家认为,数学思维是综合分析的过程,数学思维以提问为切入点,数学语言是人的大脑所展现的具体内容,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运行,促使人们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对问题的理性认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具体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指什么?就是指将数学概念、定律等以数学判断、数学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数学每个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当一个学生具有完备的数学思维能力时,就可以帮助他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活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将活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而学生能力则是在知识的获取中形成。那么作为教师应明确数学思维形成的特征,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过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初中阶段的数学不管是知识量还是难度方面,都相比小学阶段数学增加了不少,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相比于小学数学要难很多。这时作为数学教师如果还没有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学生受传统教学影响,学习效果提升会非常不明显,甚至下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形式,围绕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创新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问与思考的几率,促使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当一个学生构建了自主学习意识,逐渐提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也会逐渐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体会思考数学问题的乐趣,提升在数学知识中探究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学习效率和成绩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其次,数学思维能力是新课改对学生培养的重要要求之一。数学思维能力指向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其是一种综合的数学能力。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时,能提升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做好分析,进而解决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去分析、判断并解决数学问题,让他们基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而不是只追求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与正确率。同时教师在教学不能刻板,学生是鲜活灵动的,可被激发的,并且拥有无限的可能。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从写教案开始,充分了解学生真的需要什么,不盲目跟从课本备课。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白每个学生都不是完美的,但也不是不可观的顽石,机械式的做题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或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教学内容的复习,引导学生积极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针对比较难理解的空间几何、坐标向量等,教师可以做成动态数学模型,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形成动态思维;对于数学中一些变化性的问题,如旋转,可能大部分女生在这方面的想象能力不太好,思考问题时多有漏洞,教师也可以通过动态演示纠正,启发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2.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这些知识点较为抽象,逻辑性也较强。而相对来说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解,是无法让学生有效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有一些知识点学生只能通过思维方式学习。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能够让学生以更为直观形象方式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型物体视图可以直接旋转或平移物体进行观察,而对于那些大型固定物体无法通过平移观察,这会导致学生在想象物体旋转平移时存在一些漏洞,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PPT的方式展现物体,让学生对物体有多角度全方位的直观观察,然后讲解相关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综合利用问题探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探讨是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的方法,也是提升学生探究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综合利用问题探讨的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利用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以初中数学教材为基础,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能够独立去思考问题,并在不断的思考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去探讨数学问题,并在探讨的过程中为学生做好指导,了解数学问题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针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可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问题探讨的形式,而深入思考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巩固与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4.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

数学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初中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材进行知识讲解,但也要避免出现只讲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合,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圆”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教师在此部分教学导入时,可从教学生画圆开始,让学生动动手,通过画圆的过程了解圆的定义、直径、弧、弦、圆心角以及圆周角的定义和特点等基础性内容。为提升这部分数学内容学习的趣味性,教師通过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如当一面圆形镜子打碎了,是不是能够利用破碎的镜子还原镜子本来的面貌?镜子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能够发现圆在生活中的运用,并对这个生活化的问题感到好奇,激发了学生对圆的相关数学问题的探究,从而从生活化的角度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比如,在初中数学“一次函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将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在这部分数学知识中选取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元素,如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并在课程教学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去游乐场坐过的摩天轮,感觉它有趣,那么它的行驶轨迹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特征?”利用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联想,促使学生去思考摩天轮行驶过程中忽高忽低、上升或下降,连起来联想是一个弧形,然后教师借助这个问题引出一次函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师完成一次函数的讲解后,更会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的记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从生活角度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积极意义。

5.利用一题多变发散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在数学习题训练时,通过一题多变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一题多变的运用,提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逐渐提升自身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将一题多变运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这部分内容学习时获得思维上的发散,帮助学生解答与这部分知识点有关的习题,明确勾股定理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在实际解题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思维能力,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一题多变等,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诚标.浅析初中数学活动与数学思维的培养分析[J]课程与教学,2017(03):74

[2]曹有莲.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7(1):142

[3]陈春凤.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5(10):45-46

[4]张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发展,2016(11):94

[5]徐欢,马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65

[6]樊玉成.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探究[J]才智,2020(07):38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培养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