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聋校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09顾洁梅

文理导航 2021年26期
关键词:活教育聋校数学教学

顾洁梅

【摘 要】听觉障碍既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也严重影响聋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灵活运用教材,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聋生的数学素养,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是我们数学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浅谈“活教育”思想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同仁提供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聋校;数学教学;活教育

新课标明确指出,聋生要通过数学学习,获得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然而,聋生由于听觉障碍,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都很弱,数学学习感到很吃力。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对当今特殊教育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其生态教育也将成为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活教育”的十七个教学原则对促进残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很有帮助。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方式。笔者将“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有序数对》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聋校数学课堂中运用“活教育”思想进行教学。

一、导入环节,从生活实例引出问题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观看了2019年国庆大阅兵的短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看到威武整齐的军队时,学生心中产生敬佩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从中也渗透了德育。问题1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地从海军队伍中找到某位队员,利用“第几排第几列”来寻找某位队员,自然引出有序数对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问题2是同学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如何找到自己座位,大家都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回答出来,根据电影票上的“排数”和“座位数”便可以准确地对号入座了。问题3则是发现一本书的某页上有一处文字印刷错误,怎样告诉其他同学这一处的位置。同学们经过思考,也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说明该页上“第几行”和“第几个字”,就可以快速找到错误的位置了。根据以上3个生活实例为问题引入,让聋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用两个有顺序的数。

二、新授环节,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主,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行为心理学”倡导,思想原来也是一种行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直接去说明种种结果,而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寻找结果。这正如陈鹤琴所说“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唯一的门径”。据此,在学习新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先出示教室平面图,教师用手在图中指出哪里是横排,哪里是竖列,并举例说明。然后请同学们思考“老师想找座位是(1,3)的同学谈话,你能帮助老师找到吗?”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再请代表上台在图中标出讨论结果。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到底孰对孰错呢?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评价,而是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先问学生(1,3)表示什么,有的说是“第1列第3排”,有的说是“第1排第3列”,最后发现题目里并没有说明“谁在前谁在后”。然后,教师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让学生说出(1,3)表示的含义。

以“教室里的座位确定某被谈话的学生”这样的实例为背景,让学生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感受有序数对的“有序性”。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有序数对的概念,即:有顺序的两个数 a与b 所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三、运用环节,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游戏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中谈过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游戏是一种能使人身心愉悦的活动,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欢乐的教学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生对有序数对的概念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教师考察学生会不会正确书写有序数对。通过邀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玩挑战游戏,在正确的书写上轻划一下,看看谁的得分高。此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都跃跃欲试。

游戏是中学生最爱玩的,如果可以在课堂上玩游戏,那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我通过希沃软件制作游戏环节。将正确的写法与错误的写法打乱分成两组,将书写正确的有序数对划掉,让两名同学在希沃白板上进行PK,看谁获胜。这样将教学游戏化,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增进学生对新知的了解,体会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知识的信心。另外,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我们的练习只停留在抽象的单纯的数学问题上,学生会感到枯燥,失去解决的欲望。因此,我都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第一道例题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怪兽吃豆豆”为题,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兴趣,该例题让学生感受用“有序数对”可以来表示点的位置。第二道例题从学生熟悉的键盘着手,让学生感受到根据“有序数对”可以找到点的位置,最后发现五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是“HELLO”,也让学生有惊喜之情。

以兩种不同类型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点的位置”,“点的位置”也可以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初步感受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四、巩固环节,应用比赛机制激励学习

陈鹤琴“活教育”中有这样一条原则,利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教学中,教师根据孩子喜欢竞争的心理,设计活动让学生去组织比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比赛可以是与别人比赛,也可以是与自己比赛。同别人比赛可以是团体比赛,也可以是个人比赛。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得到鼓励和积极的暗示。

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课堂检测这一环节,通过检测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增进学习的效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精心挑选了5道选择题,难度中等,打印在课堂检测单上。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积极投入课堂巩固作业之中。

五、归纳小结,通过自我总结构建知识

陈鹤琴倡导“凡是儿童能做的,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自己去想”。传统的课堂小结是以教师的总结为主,学生可能还没理解教师说的什么,有的学生可能也没有注意看老师说的什么,小结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所以在课堂上的小结,我都是以学生小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的。

在本节课小结的时候我设计了关于新知的两个问题,让学生逐一进行回答,这样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积极动脑,还要注意看别人说了什么,老师也能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根据学情进行分层布置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参差不齐的,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孩子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给他们布置一样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好的孩子,可能觉得简单了,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可能又觉得困难了。陈鹤琴主张分别学习,以适应个别差异,依照个人的智力、体力、能力而发展。因此,课后作业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布置。

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每节课我都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项作业。“必做题”是课本上和补充习题上比较基础的题,这是人人都要掌握的。“选做题”是留给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思维拓展。

根据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原则和聋孩子的认知特点,在聋校数学课程教学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自主探究、游戏教学、分组学习等形式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提高聋生的数学素养。聋哑孩子虽然现在聋校学习生活,但是他们终究还是要回到社会大环境中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活教育聋校数学教学
聋校多年坚持用心用手“唱”响国歌
浅谈聋校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实施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初探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聋校语文教育教学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论聋校语文对话教学实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