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核心素养,促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1-10-09汤冬梅

文理导航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汤冬梅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核心素养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农村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思考,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农村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尤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迫在眉睫,但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堂上仍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

一、融入农村生活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比较不容易理解,感觉数学知识枯燥无味,长此以往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融入农村生活情境,将有趣的农村生活常识融入到枯燥的数学知识中,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解题技巧,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带学生到学校周边的一块空地,并让学生将土和水按照固定比例混合成泥土,教师让学生利用泥土做出各种各样形状的物体,并从这些物体中找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说出判定长方体和正方體的理论依据,教师让学生从长方体中切出一个正方体,看怎么切让正方体最大?怎么能把一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变化后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一个长方体可以切成几个小长方体?又可以切成几个小正方体?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学生数学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逐渐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空间立体化的图形更加具体化,并为学生渗透了转化等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组织农村特色讨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对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可以体现对于知识内容、数学思维及解题技巧的掌握程度。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由于见识较少,内心有自卑感,也不善于与人交流,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也就缺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多发言、讨论,逐渐培养学生语言逻辑性和严谨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长方形周长》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多多发言,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讨论题目:爷爷家的菜地里种满了黄瓜、萝卜、白菜等,但是附近的羊、鸡、鸭等经常去“光顾”,爷爷很发愁,你能想到一个办法,帮爷爷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曾遇见,因此,学生很快想到了用栅栏来阻止这些动物,那么需要买多少米的栅栏呢?学生陷入了深思,有的说:绕着这块菜地走一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再看总计走多少步,就可以知道长度,很多学生都认为不精确,于是有学生提议测量菜地各边的长度再相加即可,教师由此引出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上述案例,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讨论交流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给学生留足表达的时间,让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三、用数学眼光看事物,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要想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单纯的拥有学数学的决心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农村地域广阔,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资源,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将忽视这些鲜活的数学信息,造成数学教学资源浪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农村数学课堂更加高效化。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小明家去年栽树苗300棵,有255棵树苗成活,今年种植200棵树苗,有180棵成活,问今年树苗成活率比去年高多少?这道问题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以前只注意到成活多了多少棵,很少和百分比联系在一起,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开始认真思考,首先要考虑成活率的计算方法,这需要用到百分数,学生分别计算出去年的成活率为85%,今年的成活率为90%,今年比去年提高5%,由此问题,教师让学生注意到发芽率、成活率等问题,巩固了百分数知识。

上述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维看问题,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数学知识分析农村生活中的种植等问题,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四、引入信息科学教学,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小学数学中有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从网络信息中获取,教师的教学方案也都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但是在农村教学中,由于网络普及程度不够,教师获取优秀资源的渠道受到限制,无法将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生动展现,课堂教学显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的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神奇,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中,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蝴蝶、蜻蜓、蜘蛛等都有什么特点?学生首先想到它会飞、会爬,有翅膀等,于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示了这几种动物,并从中间画了一条虚线,学生发现这些动物虚线两边的形状是相同的,教师让学生想一下,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种对称图形?学生发现树叶、苹果、梨、桃等都是对称图形,还有哪些是轴对称,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旅游录像,飞驰的火车、天安门广场、东方明珠等,将学生的思维带向了远方,由此教师为学生引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上述案例,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注入活力,美妙的画面深深吸引学生注意,为学生打开思维的翅膀,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抽象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教育,通过设计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逐渐形成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荣荣.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20(19):55-56.

[2]陈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65.

[3]朱红伟.以深度教学重构小学数学课堂样态[J].上海教育科研,2020(06):85-88.

猜你喜欢

农村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