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运河文化带发展“旅游+非遗”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2021-10-09窦兴斌孙洪杰李维锦

关键词:沧州大运河运河

肖 潇,窦兴斌,孙洪杰,李维锦

(1.沧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2.河北经贸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河北省运河文化带上连京津、下接鲁豫,以其流经地域之广、遗存之丰富、北方特色之鲜明,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河北段大运河流经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廊坊等5个城市。其中,邯郸段大运河由南向北流经魏县、大名、馆陶三县;邢台段流经临西、清河两县;衡水段流经故城、景县、阜城三县;沧州段流经吴桥、东光、南皮、泊头、沧县、市区、青县等地;廊坊段流经香河县。大运河贯穿的冀东南地区是华北平原的核心区域,与省会、雄安新区和环渤海经济带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是京畿腹地的重要战略空间,对河北省区域空间合理布局与京津冀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河北省围绕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努力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旅游+非遗”的思路着力提升非遗保护水平和旅游发展质量。2020年出版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图》中设计了“千年运河非遗之旅精品线路”,该线路融合运河非遗资源,赋能旅游文化品质,为“京畿福地·乐享河北”品牌注入非遗要素,试图打造大运河“缤纷旅游带”。但该方案在实践中存在某些困难,如运河通航问题、产业融合问题、项目规划管理和品牌塑造等。学界对于运河非遗旅游的研究也在升温,但基于河北运河非遗旅游的实践尚属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在深度、广度上存在不足,相比江浙、京津地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文旅融合的繁荣局面及学术成果的丰富程度,河北运河“旅游+非遗”在产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都相对薄弱。本研究将通过文献资料、多形式社会调查、综合考察等方法,探讨河北省运河文化带发展“旅游+非遗”的制约因素,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为创建大运河非遗之旅提供一些思路。

一、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旅游和非遗资源概况

(一)河北省运河文化带的旅游实体景观概况

河北省运河文化带贯穿河北省东南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随着现代化建设,各地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密集,铁路及公路网纵横交织。该区域的旅游实体景观(景区景点、物质遗存)在多个城市、乡村中有所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旅游实体景观总览①

由表1可知,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没有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共6个;3A级旅游景区共8个; 3A级以下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实体吸引物若干。总体来看,河北省运河文化带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和大量实体化旅游吸引物的景观级别较低,规模较小,影响力和吸引力不高,市场化运营效果参差不齐;很多景区景点和物质遗存与大运河相距较远,分布零散,交通条件复杂;在景区的文化内涵上与大运河贴合的项目较少,主要集中在沧州及其下辖区域。这是因为,在河北运河五城市之中,沧州段是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区域,约253公里,沧州市区是省内惟一运河过境的城市,且是全国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运河文化是沧州重要的地域文化;而其他区域由于运河流经里程较少或断流,导致实体化吸引物与大运河文化的关联度偏低。

(二)河北省运河文化带的非遗资源分布

大运河文化囊括的文化遗产相当丰富,除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流传千载、意义重大的宝贵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传承的传统文化,大运河非遗一般是与大运河有着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活动。河北省运河文化带的非遗一方面是由运河交通的助推而产生,或因漕运和商贸的带动而发展[1],包括各类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如邯郸魏县的土纺土织技艺、衡水故城县的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沧州泊头的传统铸造技艺、青县的点穴拨穴疗法等;另一方面是在运河沿线地区形成或发展、受到运河重要影响的文化活动,包括传统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艺术形式,如运河船工号子、京东大鼓、木板大鼓等,以及传统体育、杂技和游艺活动,如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这些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广泛分布在运河流域,与运河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关联,彰显了运河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代表性的运河非遗见表2。

表2 河北省运河文化带主要非遗项目②

由表2可知,河北省运河非遗包含了多种传统文化要素,在分布上,沧州、邯郸两地区较为突出,沧州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见长,是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和“杂技之乡”;邯郸以传统戏剧、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种类居多,是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廊坊、衡水、邢台的非遗项目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运河所经历的技术与艺术工艺的演化与变迁本身,也许正是水道遗产的本质所在[2]。

二、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旅游+非遗”的制约因素

(一)旅游竞争力弱

有研究选取了中国大运河沿线的13个主要城市,从城市经济、旅游服务水平、城市空气质量、沿线景点、城市环保等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这13个城市归纳为旅游竞争力最强型(北京、杭州、苏州、天津)、较强型(镇江、扬州、徐州、济宁、淮安)和较弱型(德州、聊城、沧州、枣庄)3个层次。沧州属于较弱型,在运河城市旅游业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资源零散且知名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政府扶持力度欠缺等。多年来沧州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成效平平,发展旅游业面临诸多困境。即便是河北省内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运河五城市也处于弱势地位,详情见表3。

表3 2019年河北省旅游接待收入情况(按旅游总收入排名)①

由表3可知,河北省运河五城市,除邯郸市旅游接待收入在河北省11个城市位居中游以外,廊坊、邢台、沧州、衡水四市分列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的最后几位。可见,运河流经地市与河北省其他城市相比,旅游业发展基础较弱,各方面实力存在一定差距。在此情况下开发大运河旅游,需要考虑诸多制约因素,例如旅游吸引力、旅游可进入性和文化融入等。

首先,旅游资源离不开物化资源、审美资源,即旅游实体物来支撑,大运河旅游需要以大运河水体为主体资源形成一条生态廊道,打造有吸引力的缤纷旅游带。虽然近年来沿线各区域对大运河的治理长抓不懈,水质和水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大运河沿线旅游景区景点规格不高,无5A级景区,4A和3A级景区比重低,其余多种景区景点的吸引度、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较低,无标杆型、重量级旅游产品。

基于此,河北多地下大力度进行运河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在建或改造提升的文旅项目有: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沧州)、沧州南川楼和朗吟楼商业街区、沧州百狮园、沧州南皮县张之洞文化小镇、衡水故城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邢台清河县大运河综合文化长廊,以及杂粮小镇、黄瓜小镇、红木小镇等特色小镇。经考察,在建项目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除香河、沧州市区、吴桥城区的个别景观之外,大多数项目距离大运河水体较远,分布零散,各自孤立为“点”,无法串联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另一方面,项目的文化特色各异,或是停留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或是追求休闲康养、乡村体验,或是呈现某一特定主题文化,而与大运河文化有效融合的项目不多,大运河文化得不到彰显,因此,沧州等地非遗公园或长廊的建设承载着重要使命,备受关注。

其次,优秀的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较高的可进入性,即交通和服务设施完善,方便旅游者进入、游览和结束访问,一般应具有一级公路或高等级航道、航线直达,或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大运河旅游的最佳方案是形成真正的“运河游”,即水上游,但大运河河北段实体水量少,通水通航的条件还比较复杂,各地情况不一。2021年6月26日,大运河廊坊(香河)段和北京(通州)段同步实现旅游通航[4],水面宽达90~150米,若干文旅产品应运而生,至此,北运河已树立了通航新标杆;而南运河包含的沧州—衡水—德州段,除沧州市区、青县、泊头、吴桥等地运河景观内蓄水外,其他河道内均无水,引水期最高值水面宽度30~60米,水深2~3米;此外,卫运河和卫河包含的邢台、邯郸段,除临西段以外一般常年无水,仅引水期有水,邯郸段的永济渠遗址更是已经废弃。对照《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提出的2025年河北运河水系实现全线有水、适宜河段实现旅游通航的前景还有一定的距离。一旦水上游无法实现,则陆上大运河旅游将大打折扣,因为基于廊、沧、衡、邢、邯及下辖区域的陆上旅游景点的串联问题、线路设计问题又是一个庞大工程,这就导致运河旅游的基本物化载体支撑力不足,可进入性较差。

(二)文化资源挖掘力不足,非遗传承、利用效果不佳

发展“旅游+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至关重要。虽然部分运河物质遗迹和工业遗存实现了转型和再利用,如邢台清河大运河油坊码头和朱唐口险工遗存、廊坊香河金门闸遗址等,但河北运河大量文化资源要素呈碎片化零散分布于城市和乡村,处于待发掘或浅层开发的状态[5]。

经统计,属于河北省运河文化带体系中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约90项,而河北省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约565项,运河非遗占比不多,且诸多项目在知名度、保护机制、传承利用效果上明显弱于张家口蔚县剪纸、承德满清民俗文化、井陉拉花、河北梆子、评剧等非运河非遗。本课题组制作并发放了网络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民众对河北运河非遗的认知情况,收回有效问卷158份。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北运河非遗各大类之中,知名度最高的是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占比达到81.6%,最低的是传统美术,占比仅为42.0%;在所有项目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沧州武术和吴桥杂技,占比均为86.2%,知名度最低的是邯郸传统戏剧东填池赛戏,占比只有5.6%,甚至更有39.7%的人对传统舞蹈、戏剧、曲艺、医药等非遗的了解为0。关于了解大运河非遗的渠道,60.3%的人表示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了解,通过旅游活动、地方节庆活动、文创产品了解的占比分别为29.1%,19.6%,22.2%。关于河北运河非遗的创造性传承利用,49.3%的人认为现状不尽人意,99.1%的人表示支持和期待。可见,河北运河非遗的影响范围小,大部分没有获得有效传承和利用,与大运河旅游、节事活动的融合度较低,鲜有非遗项目能够获得高品质的文化创意设计和推广,至今未形成深入人心的大运河非遗旅游品牌,与当前民众对于传统文化与旅游等特色产业融合的需求是脱节的。

有学者通过将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山东、安徽、河北、河南)的文化产业数据进行对比[6],列出沿线20个城市在各项指标上的数据,得出各城市之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差异的结论:两端的北京、杭州等城市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资源被合理利用的程度高,尤其是南端的杭州、苏州、扬州等城市集群,依托大运河和当地文化发展多元化新兴业态,成效显著。而运河中段、北段城市在文化产业的竞争中不尽人意,河北段的代表——邯郸、沧州分别排在倒数第二、第三的位置。总体来看,河北运河城市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还不深刻,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性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没有起步,在资源赋存和资源转化方面没有形成优势。运河非遗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的挖掘和阐释不足,非遗活化传承和创造性利用方式有限,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和较低水平,且存在较多阻滞和障碍[7],这些都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三)城市、乡村发展同质化

河北省大运河沿线城市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建筑设计和城市功能基本一致,往往拥有风格类似的公共建筑物和居民区、千篇一律的商业区和游憩地,对自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根脉挖掘不足。大运河沿线的诸多村镇也暴露出同样的问题,乡村中的产业以传统的农业、工业、手工业为主,产业结构欠合理,新兴产业较少;生产生活方式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鲜明。此外,由于冀东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无特色景观,大运河水量少,水源条件较差,自然遗产和名胜古迹相对匮乏,远不如南方运河各具魅力的景观风貌。近年来,部分城市虽然提出挖掘地域文化、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新型城镇的愿景,但现有的一些文旅项目依然存在同质化现象,同类型、同效应的项目居多,或是在做低端模仿,特色品牌匮乏,基于自身资源优势的文旅开发路径还有待明确和优化,各区域基于非遗传承的优质文旅项目备受社会关注与期待。

(四)“旅游+非遗”的统筹规划和实施难度大

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旅游+非遗”融合发展面临各地区、各部门和多产业的统筹规划、统一调度问题。由于大运河跨越空间大,涉及5个地级市和17个县级行政单位,难以进行区域间的统一领导和管理。虽然局部地区尝试进行跨区域合作,如沧、廊、衡三地的“运河旅游营销联盟”于2015年在沧州成立;《香河县与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于2020年在北京签署,但至今河北省运河文化带的各地区还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如今的文旅产业已经不是单一的部门行为,它需要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和大范围的产业融合,而大运河文化旅游又是纵跨多区域的庞大项目,涉及诸多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多区域、多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融合、社会共建共享和区域间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北运河旅游的开发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由于政策落实不力,各方难以达成深度共识,整体协调意识较差,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集群成长环境,现有的文旅项目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和明确分工。如何对运河非遗旅游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多地区、多产业、多资源的协同发展目标,还任重道远。

三、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旅游+非遗”的对策探究

北京通州与廊坊香河同步实现旅游通航,为河北运河旅游注入希望,运河船工号子和香河非遗——中幡的表演也为运河非遗旅游融入了文化特色。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依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8]的总思路,依托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打造满足大众需求的文旅项目,才能使旅游活动和非遗文化相得益彰。基于运河水上游的巨大吸引力,在逐步实现河北运河全线通航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从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策略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动静结合,在开放中确立“旅游+非遗”融合路径

将活跃的运河旅游和冷静的非遗传统结合起来,以开放、包容的思维,形成一种有效保护、活态传承、综合利用的模式,达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一方面,针对河北大运河景观资源不占优势的问题,坚持生态治理和环境优化;同时基于运河母体的原真性和待开发的状态,适当打造运河旅游实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加滨水休闲建筑,如建设带有地方特色的运河客栈、运河酒肆和茶坊、运河驿站、运河垂钓台、运河水榭等,也可以通过培育特色植被、繁殖特色生物等方式提升河北运河文化带的品位与生趣,在运河全线通航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水上生态长廊。

另一方面,创新河北运河非遗活化的路径,在坚持非遗的真实性、原创性,维护和完善管理系统的同时,运用动态、创新的思维,将稳定的非遗内在机制与自身的“活态”传承结合起来,与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在实施中,可以将非遗资源植入运河旅游之中,达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依托沧州、吴桥、临西等运河通水段,在运河实体的适当空间节点上创建非遗交流中心、非遗工坊、非遗表演平台、非遗体验驿站、运河文创集市等文化消费场景,拓展非遗展示空间,打造非遗共享天地,将运河非遗与大运河实景游览结合起来[9],使运河旅游不走传统旅游的老路子,转变被动灌输式的观光游模式。可考虑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允许游客定时、定量地进入“运河原生态居民区”,适度开展主客互动,体验运河原住民情感、生活的原真性[10],实现深度体验旅游,营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旅氛围。旅游和非遗的有机结合使现代生活因文化的充盈而有灵魂,文化在世俗中灵动而焕发光彩,在开放的大空间里促进非遗的“静”与旅游生活的“动”协调互补,形成一种平衡和良性的发展模式。

(二)古今契合,在创新中实现“旅游+非遗”品牌塑造

以大运河非遗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蕴藏着冀东南地区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要坚持古为今用,贯通融合,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和提炼运河非遗中的文化精髓,打造运河文旅品牌,使中国精神、河北风格、运河气派在时代发展中生生不息,推动河北运河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

非遗传承人不能再处江湖之远而脱离大众[11],而应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高技艺,更好地融入民众生活。政府应鼓励并扶持非遗传承人、广大非遗爱好者和青年人从事非遗的改进、创作工作,结合当今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将生产生活智慧应用到非遗传承之中,这既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文旅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对于传统戏剧、音乐等表演类非遗,可以尝试将古老而固定的表达方式转换为融入时代风格的内容、形式和创意化包装。一是通过专业人才的研习,维持其唱腔不变,创编糅合现代元素的戏剧脚本;二是维持其故事内容不变,加入现代的表演手段和表达方式。两种创新思路都可以以运河旅游的展演平台为载体,实现传统艺术的新韵味、新展示与新表达,引起时代共鸣,获得社会大众持续的关注和认同感。

对于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可以借鉴国家级非遗项目——邯郸大名草编的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女士的创新之路。她通过研磨技艺,潜心构思,三十年间创作了草编时装、草编京剧脸谱、草编屏风、草编国画、草编书法、草编成语故事、草编十二生肖等多个系列的作品,使草编艺术享誉国内外。据此,应改进工艺美术类非遗的形式和内容,融合古今文化和时尚元素,打造创意性非遗文创产品。借助大运河旅游路线,建立非遗传承交流研习基地和文创产业园,打造特色非遗工坊、非遗品鉴吧、非遗文创雅舍等,让民众在旅游的同时,投入到非遗的体验、研习和传承的工作中来,得到文化和休闲的双重享受。

通过对非遗创造性地传承和利用,积极构建非遗传播体系,打造整体的“千年运河”河北非遗文旅品牌。其中廊坊香河段可打造“京畿辅卫·芳香运河”旅游品牌;沧州各区域可打造“侠武商贸·运河之城”旅游品牌;沧州东光及衡水景县故城段重点体现“世界遗产”景观风貌;邢台清河至邯郸大名段重点体现“古都家园”景观风貌。这是对河北运河文化带内容和形象的整体性建设,为提升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力、传播力与发展力,紧扣新时代特征与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做出的创新发展[12],将为河北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深远的综合效应。

(三)产业融合,在凝聚中培育“旅游+非遗”一体化模式

针对河北省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薄弱的现状,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使其转化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源动力。如何将非遗资源进行文化再生产,需要有效地借助社会各方力量,构成文化的运作与更新[13],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非遗的传承内涵和创新规律,将非遗元素与现代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消费理念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实现资金对接、生产对接、人才对接,打造大运河城市产业集群,形成跨界融合效应,推动大运河非遗项目产业化保护,推动“旅游+”运营模式横向一体化进程。“旅游+”不应局限于“旅游+非遗”,实践中可以把“加号”再延伸,形成“旅游+非遗+科技+文创+会展+休闲+……”多产业融合的集聚效应。

第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升文化质感,使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例如邢窑文化体验馆,游人可行走于空中走廊观看邢窑的制作过程。在其他在建项目中,政府可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非遗与科技、线上旅游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运河沿线各地可依托新科技成果,构建智慧体验式大运河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智能化科技、5G、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优势,多维度打造大运河遗产数字博物馆和运河体验游模式,为民众奉献“远在千里之外,却如身临其境”的美妙意境,提供立体化智慧特色的大运河“微旅游”“云观景”等沉浸式服务。

第二,凝聚多种文化产业形态,推动文旅内容的交互融合,培育新型文旅业态。民俗、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非遗项目,可以通过转化为文化符号、地域品牌形象的方式去培育,将旅游业、博物馆业、地方节庆等进行融合[14],继续做大做强沧州武术节、吴桥杂技节等节事活动,合理开发黄粱梦文化、武松故里文化;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发掘和培育,如影视化创编、艺术设计、文创产品、休闲软件游戏等,派生出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风尚,同时要防止过度商业化,在管理理念、创新方式、传播路径等方面遵循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避免粗制滥造。

(四)资源整合,在谋划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说,大运河不仅有优秀的自然资源,也蕴含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河北运河文化带包括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自然、物质、精神、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其种类全、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建立统一的运河资源保护与开发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各城市的特色优势,通过文旅融合的引擎,合理规划和利用多种宝贵资源,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来说,大运河文化带贯穿冀东南地区,西连雄安新区,北接“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发展潜力巨大,对河北省区域空间合理分布与全面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应当谋划出多点联动形成合力的战略空间。基于沧州在河北运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沧州在运河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沧州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相应的带动性和号召力。建议以沧州为核心,创建河北运河城市联盟,将文化带中的点、线、面与周边环境、相关政策、发展规划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汇和整合,对接雄安新区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共谋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15],形成“一核心、五区域、多节点”的文化长廊,达成不同文化空间、资源要素的连续性统一体,促进河北省运河文化带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 释:

①资料来自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②资料来自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猜你喜欢

沧州大运河运河
2022 第六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千年渡口,沧海之州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沧州专场二)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