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青:新变化、新需求呼唤新标准

2021-10-08盛雪云

在线学习 2021年9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在线教育

盛雪云

教育领域,特别是在线教育领域尚无完善和统一的在线学习指导者元数据模型。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和颁布能够有效地规范行业实践,调整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在线教育 在线学习促进者 国际标准

近年来,随着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迎来快速发展期,一时间,相关从业者数量迅速增长。行业飞速扩张,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期,由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李青牵头研制的国际标准ISO/IEC 23127-1《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 在线学习促进者元数据 第1部分:框架》正式发布,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该标准规定了在线提供教学/培训服务的人员信息模型,有助于记录教师和学习支持服务人员的相关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分享和跨平台交互。从长远看,它有益于规范行业行为,调整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顺势而为 促成国际共识

在线学习:前段时间,由您牵头研制的国际标准《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在线学习促进者元数据 第1部分:框架》发布。请您简单介绍下该标准。为什么要研制该标准?

李青:ISO/IEC 23127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系列标准,其目的是用来描述信息系统中,在线学习促进者的数据结构和数据交换格式。今年发布的ISO/IEC 23127-1,是标准的第1部分:框架。第1部分给出了在线学习促进者数据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数据描述格式规范,后面关于在线学习促进者的具体业务内容的其他部分必须遵守第1部分规定的格式和规范。

之所以研制这个标准,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目前在学习的参与者类标准中,相关的标准还是空白。无论是我们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甚至是ISO国际标准,其中关于教学资源和学习者信息方面的标准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关于教师或教学服务人员的数据标准尚未發布。即便是教育数据标准比较成熟的国家,在其相关标准中,描述教师信息的部分也非常简单,比如美国教育部的CEDS通用教育数据标准。所以标准的发布已经不太能够满足实际业务的需要。

第二,提供在线教学服务的人员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教育”成为潮流后,基于互联网提供教育服务、在线教学和辅导的主体非常多,人员也较为复杂,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范畴。比如,各种大咖、网红,甚至一般的自媒体,提供了大量以传授大众相关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视频片段,通过社交媒体或各种视频网站进行非正式乃至正式的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按照这样的变化和需求,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需要用规范化的形式来记录、汇集和交换这些在线提供教育服务主体相关的信息,他们的教育服务绩效,以及在线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信息。这本身也有益于在线教育服务的质量保障。

第三,在线教育相关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和教师/教学服务人员相关的在线教育业务场景大概有四类:

一是在线教学辅导。在提供在线学习辅导业务的网站中,服务的购买者(学习者或是教育服务的实际购买人)需要了解在线辅导教师的相关信息、已经取得的成功案例,以往的教学业绩,作为是否购买该项服务的参考依据。

二是教师的社会性评价。互联网上一些专门评价教师的网站,提供教师的基本信息、任课情况、学术成果等,这有助于家长或者学生在选课之前了解教师相关信息,在课后对教师进行评价。国内此类网站比较少见,但是国外有一些比较大的网站已经成规模。

三是智能化教学系统或智慧学习环境。教学系统如果要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需要记录和跟踪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偏好和认知特征,也需要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风格以及教学绩效,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合理配对。

四是教育人才交流。招聘网站中招聘教师和培训师,或是教师和培训师应聘相应的工作,都涉及到有什么样的业务和岗位需求,需要什么样的资质。开发者和运营方可以以ISO/IEC 23127中给定的模型定义教师和培训师的个人数据集,这样的数据可管理、可交换。也便于应聘者提供可靠的、高质量的数据。

综上,如何以规范化的方式记录、汇集和交换这些服务主体的信息、其教育服务的绩效,并对其在线教育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价,是解决目前互联网教育平台教育服务质量问题的关键之一。显然,业内专家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项标准能够在ISO予以立项,也代表这一标准化需求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数国齐心除窒碍 助力标准实现

在线学习:标准研究团队成员组成情况是怎样的?团队花大力气做的是哪些内容?

李青:该标准由我代表中国专家牵头,挪威、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等国专家都积极参与了研制和讨论。

在提案准备阶段,我们积极和国际标准专家沟通,与来自挪威、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标准化专家研讨提案内容,奠定了比较好的工作基础;在标准研制过程中,三位加拿大专家、两位日本专家,一位韩国专家和一位挪威专家作为编辑组成员参与了ISO/IEC 23127-1标准项目,过程中也得到了第三工作组(SC36 WG3)负责人、法国专家布兰丁(Blandin)先生的指导。北邮团队的刘勇、于翠波两位副教授,还有我的两位研究生也先后参与了该标准的研制工作。其中一位研究生还以该标准相关的研究撰写了硕士论文。

ISO/IEC 23127-1的研制目标在于怎么用一个合适的方式描述在线学习促进者的相关信息。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其描述框架和标准文本的表达必须要考虑到各个国家在法律和文化习惯方面的差异。这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难点之一。

根据SC36的约定,我们必须采用SC36研发的ISO/IEC 19788 MLR(Metadata for Learning Resource)作为技术基础来描述在线学习促进者。这个过程中,我们和研发MLR的法国专家、加拿大专家多次研讨了如何基于MLR的规范定义出在线学习促进者的描述框架,并且能够满足对其进行数据描述的需要。我们还通过应用简谱的形式适应不同国家对在线学习促进者元数据标准本地化的需要。通过集体的努力,我们扩展了MLR的应用范围。

在线学习:在标准研制过程中,你们是如何对业界实践现状进行调查的?不同国家的在线学习促进者群体是否存在差异?

李青:在项目预研究阶段,我们对国内外主要的教师评价网站、社交网站、招聘网站都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以从中收集和整理出对于在线学习促进者信息描述的需求。

在线学习促进者覆盖范围本身就非常广泛,他们可以是非常职业化的教师,也可以是半职业化的在网上提供教学服务的人员,于他们而言,这是副业而非主业。所以,群体内的差异非常大,反倒是国家间的差异没有那么明显。根据我们的经验,国家间的差异更多反映在法律和文化上,比如对于信息公开许可方面的差异和隐私保护政策的差异。

专业群体界定 促进在线教育规范发展

在线学习:您是如何界定“在线学习促进者”这一群体的?标准中有没有相应的指标来衡量或对应他们对在线学习的促进作用?

李青:在线学习促进者是一类在线提供教学服务的、帮助和促进学习的人员,无论其是否有教师执业资格。他们提供教学内容或教学辅导、教学评估等和教育教学相关的服务,其教育服务的主阵地是互联网。当然,也不排斥线下学习服务提供者使用这个标准描述他们的相关信息。

其实,最初做标准提案时,我们使用的术语是“在线教师”,后来大家觉得“教师”太局限了。一是教师有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如要获得教师资格证才能执业,而实际上大量提供教学服务的人员并没有教师资格证。二是教师在各个国家都受到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严格管理和约束,如果直接叫“在线教师”,标准的使用范围会大大缩小,而且会遇到一些法律上的制约。所以我们把对象界定為在线学习促进者,只要是在网上提供教学服务,帮助和促进学习的人员,都可以称为“在线学习促进者”。

在线学习促进者元数据中有很多数据项和他们的价值或贡献相关:比如“管理信息”中记载了在线学习促进者的工作经历;“教学信息”可以用来描述在线学习促进者提供教育服务的领域、类型、方式等;“教学经历”记载了在线学习促进者以往提供教学服务的经过和教学成果,以及服务对象对其教学经历的认可或评价。

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促进者”与我国去年颁布的“在线学习服务师”这一新职业之间有什么关联或区别吗?

李青:这个可以与上一个问题结合来看。

“在线学习促进者”是基于互联网提供教学服务的一类专兼职人员,和“在线学习服务师”相互呼应,但范围更宽泛。根据人社部给出的职业定义,“在线学习服务师”是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个性、精准、及时、有效的学习规划、学习指导、支持服务和评价反馈的人员。这类人员在我国职业分类中属于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而非教师,后者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而在线学习促进者的界定不排斥教师。由此可见,“在线学习促进者”的定义范围比“在线学习服务师”更宽泛。

新标准问世 有益行业健康新生态形成

在线学习:ISO/IEC 23127系列标准的大致架构是怎样的?后续有什么计划?

李青:ISO/IEC 23127系列标准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族,计划分为7个部分研制,今年发布的是第1部分:框架。后续我们将针对在线学习促进者元数据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研制标准,它们是个人信息、管理信息、教学信息、教学经历、学术能力、关系信息。第1部分给出了在线学习促进者的数据描述格式,其他6个部分以此为技术规范对在线学习促进者元数据部分进行描述和规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根据需要引用或编制一些词汇表用来约束对某些属性的描述范围。

以上标准会被逐个研制,但先后顺序会根据需求的迫切程度和标准研制的难度动态调整。预计今年,最迟明年,我们将向ISO提出新提案,研制教学经历部分的标准,也就是为在线学习促进者在线提供教学服务的经历提供结构化的描述方法,这部分数据对于在线学习促进者来说较其他部分更有业务价值。

再次强调,本系列标准虽然面向在线学习促进者研制,但不排斥在线下教学中使用。还有,目前该系列标准的描述对象是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普遍应用于教学,也会产生新的标准化需求。

在线学习:该标准对于行业发展的实际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李青:前面提到,教育领域,特别是在线教育领域尚无完善和统一的在线学习指导者元数据模型。各类相关网站出于自身的需要对教师类角色的信息进行定义、记录和使用,但由于缺乏统筹和协调,这些数据无法交换、互操作,也不能被复用。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和颁布能够有效地规范行业实践,调整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对于提供网络教育服务的机构而言,相关标准可为其在系统中开发教师类角色时提供可靠的信息模型和描述规范。对于在线学习促进者来说,其线上教学的经历和结果可跨平台共享,便于他们展示自己的资历,也有助于其提高教学服务水平。对于教育管理部门而言,相关标准的出台能够进一步规范在线学习指导者信息的记录和管理。对于社会大众而言,通过该标准规范后,在线学习指导者的信息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在线教学服务的提供者。通过对在线学习促进者数据的公开和共享,有利于整个在线教育服务生态的健康

发展。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在线教育
中国广电700MHZ大带宽提案成为5G国际标准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探究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成为ISO/IEC 29167—16:2015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