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岩魂”照亮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工作路径的探讨

2021-10-08周莲娣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在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许多高校教师开始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于目前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积极的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发现课程思政的新形势、探索课程思政新资源。本文基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现状,探索把思政元素—“红色文化-红岩精神”有机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从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关键词:红岩精神;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信息冲击,使其面临巨大的挑战,思政课堂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孤岛”,教育效果也受到了极大影响[1]。因此,本文以医学免疫学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把德育元素渗透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有效协助青年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2]。

一、“红岩精神”的形成和精神内核

在众多思政元素中,红岩精神对于重庆这样一座英雄之城来说是重要的革命精神支柱。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中共中央南方局以重庆红岩村为依托,带领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党员和革命志士,把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气节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了红岩精神。

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百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孕育出了系列伟大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而红岩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则红岩精神伟大的精神内核。我们深入研究阐释好红岩精神,精心讲好红色故事,运用多种手段创新,让红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4]。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专业课程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

今天,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青年大学生是建设中国复兴梦的实施主体,坚定理想信念是应当是矢志不渝的。可是有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们面对纷纭众生的资本世界的诱惑,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和糜烂。在专业课堂中融入“红岩精神”,用红岩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气推动青年大学生历经思想洗礼、精神熏陶,变得异常珍贵,刻不容缓。

二、融入“红岩精神”的精神内核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

(一)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教学中融入坚定革命信念的精神内核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中枢免疫器官中成熟的淋巴细胞经HEV离开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结相应区域内定居,并通过输出淋巴管,胸导管返回血循环。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从而使二者互相沟通,免疫细胞得以畅流全身。当机体某处发生病原体感染或肿瘤细胞,大量的免疫细胞便前赴后继地参与到清除抗原性异物的洪流中。这种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可延伸至“红岩精神”中坚定革命信念的精神内核。就如同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许建业、陈然等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坚定革命必胜的革命信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永不磨灭的“红岩精神”。

(二)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形成脓细胞的教学中融入浩然革命正气的精神内核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60-70%,达多种PRR和调理性受体,通过调理作用或ADCC具有很强的趋化和吞噬杀菌功能,尤其擅长清除化脓性细菌感染,作用方式就是玉石俱焚。中性粒细胞细胞内如溶菌酶、酸性水解酶、碱性水解酶、髓过氧化物酶等各种酶类消化、杀灭细菌的同时,中性粒细胞也变性坏死,成为脓细胞。这种消除抗原性异物的方式,可延伸出“红岩精神”中浩然革命正气的精神内核。就如同众多的革命先烈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残酷屠杀,“愿以我血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牺牲精神,坚持与敌人进行不懈地斗争。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给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和为之奉献了热血生命的党组织留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血泪嘱托”,总结出八条“狱中意见”,这是他们在走向刑场前,向党组织表达的赤胆忠心和殷切希望。

(三)CTL杀伤靶细胞的教学中融入巨大人格力量的精神内核

细胞免疫的主要的效应细胞CTL,通过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及淋巴毒素等直接杀伤靶细胞;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等方式特异性识别内并杀伤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这种在抗病毒、抗肿瘤中起到中流砥柱清除效应的作用,可延伸出“红岩精神”中巨大人格力量的精神内核。就如同以江竹筠、陈然、王朴等为代表的歌乐英烈群体在铁窗黑牢里大义凛然,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正气之歌,闪耀着永恒的人格魅力。

(四)HIV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教学中融入崇高思想境界的精神内核

HIV主要感染和破坏宿主的CD4+细胞(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DC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引起细胞免疫的严重缺陷,导致的以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单核/巨噬细胞能被HIV感染但不易死亡,成为HIV的储存场所和庇护所,促进HIV病毒在机体内的潜伏和扩散进入人体的过程。这种被病毒策反,成为病毒肆虐的帮凶和叛徒,助纣为虐的感染方式,延伸出“红岩精神”中崇高思想境界的精神内核。就如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重庆的革命斗争中做出了正确的决择,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不做革命的叛徒,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的坚定信念,坚贞不屈、永不叛党。

新形势下,中国处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围追堵截,特别是针对新冠疫情的起源问题多次试图追责惩戒中国。所以中国仍处于内忧外患中,每个青年大学生都应该继承并发扬“红岩精神”,使之从小就在心里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更有助于青年一代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帮助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进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品格、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国家、民族梦想之中,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于丹.将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的初步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186-187.

[2]尚晓玲.从医学视角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思政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9(21):222-223.

[3]朱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视角下红岩精神的重大意义[N]重庆日报,2021-5-11(3).

[4]徐茂华,李真真.正确把握红岩精神的三个维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J],2021,35:(2):132-137

基金项目:2019年度重庆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周莲娣。

作者簡介:周莲娣(1978-),女,辽宁大连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