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

2021-10-02王寅

慈善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道医治狄仁杰

王寅

《黄帝内经》是一部立体书的构架,如果我们仅仅是从低的层次,就是从“地”的层面来读,那就是当作养生书来看,最后变成什么呢?《黄帝内经》就变成一本民间通用的医书,是一本养身书了。民间通用的养生学问很简单,总结出来就是十六个字:早睡早起、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多吃蔬菜。这样我们身体的问题就解决了。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从“地”的层面去读《黄帝内经》的话,其实就是从物质出发去解决一个身体问题。我们现在希望从哪一个层次理解呢?高一点,从“人”的这个层次去理解《黄帝内经》,那它又变成一本什么书了呢?是哲学书吗?是修炼之书吗?是认识世界之书吗?是心理学之书吗?是管理学之书吗?这些都是我们从“人”的这个层次角度,去理解思想,調控人心,感觉人的各种行为活动,所以,它又是一本辨阴阳之思想的书,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

第三个层次就高了,是从“天”的层面去解读《黄帝内经》,中国的帝王叫什么?叫“天子”,是天之子。《黄帝内经》为什么以帝王命名?它是命理之书吗?命理之书就是天道、天然、自然的规律,我们怎么去追寻它,怎么去把握这个命理和天理。那么从帝王的角度来看《黄帝内经》又是怎样的呢?帝王看事情与我们老百姓看事情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我们都看过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有三个典型人物:和珅、纪晓岚、乾隆爷。三个人有什么特点呢?和珅代表了贪官,纪晓岚代表了清官,一个是阴,一个是阳,活生生的一个阴阳太极图。

上为阳,下为阴,天为阳,地为阴,中间是有阴有阳。一个帝王治国,阳为主,阴阳和合,来驾驭下面的阴。对皇上来讲,这两个人哪个是忠臣?哪个是奸臣呢?

这句话一问,大家就落进一个圈套里了,哪一个是忠臣?哪一个是奸臣呢?其实对皇上来讲,和珅与纪晓岚都是忠臣,只是对老百姓来讲,一个是贪官,一个是清官。和珅的爱好是什么?贪,贪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纪晓岚是清官,他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名,清名,所以贪对他来讲是不可原谅的。一次陪皇上私服出巡时,纪晓岚就在皇上面前讲和珅的不是,说:“和珅这种人应该杀之而后快,他贪墨无数,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的人不该杀吗?”

皇上怎么回答的?皇上说得很直接:“你学的是治国之道,我学的是帝王之术。”纪晓岚当时一听就愣在那了。纪晓岚是什么身份?四库全书的总编撰,可以说中国的书他都读遍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治国之道他全知道,可他不知道皇上讲的帝王之术在哪本书里面,没见过呀。这下我们就看到了,纪晓岚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黄帝内经》的价值,一个臣子他读不懂帝王思想。

作为一个帝王如何去驾驭这些大臣呢?纪晓岚与和珅这两个人对帝王的价值是什么呢?从帝王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忠臣和奸臣的概念呢?

从乾隆爷来讲,用这两个人那就是一种天道,帝王看人的价值观和我们常人是不同的。和珅贪墨无数,贪了那么多的财物,乾隆爷知不知道?肯定知道,不会不知道的。那又为什么由着他去贪呢?为什么当他贪到一定程度都不把他杀掉呢?把他这个贪念断了呢?在当时来讲这是乾隆爷治国方略的一种做法,不学《黄帝内经》,就看不懂这些东西,学过以后就知道,原来帝王是这样子的。当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会知道原来帝王看和珅是这么看的,从乾隆爷的角度来看和珅,和珅是个千年难遇的人才。

为什么和珅喜欢贪?学过“五行人”就会知道,和珅是一个“火行人”。我们去看流传下来的那些和珅画像,那些照片史料,和珅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人,五官非常好,而且绝顶聪明。他懂六种语言,但不是学历考上来的,他是皇上身边的锦衣卫出身,是扎扎实实实打天下打出来的,他的方法,用的都是实际的方法。而纪晓岚是书生读上来的,他们走的是两条线。

对于皇上来讲,怎么使用和珅这个人是非常的有奥妙,和珅本性上已经形成了贪财好色,他样样都要贪,贪对和珅这样的人来讲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我们常常会和一些贪官说,你贪个几千万,几个亿就可以了,干吗后面还贪那么多呢?其实大家都不明白,一个人真的到这个层次的时候,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习性了。乾隆爷最厉害,他就利用了和珅的这个习性来治他。怎么治的呢?你和珅喜欢贪,好,我就把自己的国库交给你管,内务府总管交给你和珅当,我把皇家的钥匙交给你了,你去管我的财库。

和珅管的是真认真啊,皇家的财宝码放得整整齐齐,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和珅管理皇上的库房之前,这个库房永远亏空的,皇上要花钱经常是没有,那些管理的大臣都是死管理,不懂得敛财,全是亏空的。可是自从和珅做了内务府总管以后,皇上不缺钱花了。而且和珅还把这种管理皇家国库财富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家里来,自己家贪墨的那个仓库也是堆放得井井有条,跟皇上的管理系统一模一样。这个时候皇帝只要派一个人去看一下他的仓库就知道他贪了多少了,皇帝不是笨人,不是任由和珅胡作非为的。

对乾隆爷来讲他无形当中建立了两个国库:一个是他表面上的国库,阳的,正常的财政收入进来的,也就是纪晓岚那些人所做的,钱在哪里,花到哪里,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另一部分就是所有贪官贪墨的钱财最终通过一种暗的渠道,流到和珅的那个库里面,阴的。这就是一个阳的国库和一个阴的国库,乾隆爷给下一个皇帝留下的就是这个国库了。和珅的库房最终清点的时候有多少钱呢?用一个量词来比较的话,我们会吓一大跳,相当于当时大清皇朝15年的财政收入。

所以乾隆爷是最敢花钱的,当时他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皇帝,圆明园里有多少财富大家知道吗?当初参与火烧圆明园的那些英国上校、法国队长的回忆录里都有记载。据传一个法国队长进了圆明园就傻了,他讲了一句什么话?“整个法国城堡的财富加起来,都不及中国的一座圆明园”,大家想一想这个财富有多少。

所以从帝王的角度看问题是不同的,是从“天子”的角度往下看,而我们是从“地上”的角度往上看的。乾隆爷用和珅是在用他的贪性,用他的贪性来制约那些个贪官,用中医的思想来看就是“以毒攻毒”,帝王治国之道妙就妙在这里。

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驾驭人,不但要懂得用人的优点和长处,还要懂得用人的缺点和弱点,尤其要懂得用人的人性。那种贪性和阴暗面,都可以拿来用,没有不成为工具的东西。哪怕扔掉的是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就起到一个作用,可以垫到一个空缺里面去。

要知道,圣人無弃物,圣人无弃人。再参悟一下《道德经》这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另外还有一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狄仁杰是哪一种人才呢?是上医?中医?还是下医?

首先大家要知道,不管是上医、中医还是下医,都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一个医学体系。有了《黄帝内经》作为基础,上可以治国,下可以治人,中可以治企,上、中、下都管用。

对狄仁杰来讲,治病是小儿科,作为身居宰相的他,治起病来头头是道,比一般的御医都要厉害得多,为什么?因为他是悟了道的人。他和其他大臣不一样,那些大臣都是通过学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官必学,考试考出来的,狄仁杰却不是走的这条路线,他与其他宰相区别在哪里?他能读懂人性。他为什么能破案?他知道这个案子表象的背后是什么,他知道人的欲望在哪里,这个人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他能根据天地、阴阳、五行的运用推演,而推论出一系列的问题。而且他知道皇上在想什么,很多个大臣失败在哪里,就是读不懂一个帝王在想什么,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思考,不知道皇上在想什么。而狄仁杰却能知道,每当他破案立功的时候,他自己很清楚,因为他功劳太大了,有可能功高盖主,这个时候皇上就要找借口来贬你,把你打下去。这个时候狄仁杰就完全知道皇上怎么想的,他不止一次地被贬,有一次几乎贬为庶民流放了。然一旦朝廷发生了大事,他知道皇上要用他了,他又会回来接受皇上的重用。这样一个能上能下的人,就是“道”者。

对《黄帝内经》来讲,我们读懂了它,就明白了什么是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因为《黄帝内经》是一本从“天道”的层面,看“人道”和“地道”的书。从天道来看,运用天道变化的规律来治病、治人、治国都是一回事,主要看我们是从哪个层面去“悟”?是从“天道”上去悟,是从“人道”上去悟,还是从“地道”上去悟,就是悟的层次不同。中国文化就是悟“天道”,然后用于“人道”,最后落地,成为我们行事的方法。

《黄帝内经》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部天书,它的智慧是从天上来的,这本书成书于什么时候?两千五百年前,两千五百年前发生了什么?

释迦摩尼佛是在那个时代;

老子是在那个时代;

孔子也是在那个时代;

《黄帝内经》也是在那个时代。

几乎都是在那同一时代诞生的,那个时代诞生的人物、事物,给了我们两千多年的机会,我们有超过他们吗?

猜你喜欢

天道医治狄仁杰
早春
天道
得心应手
分类医治
神奇的医生
漫画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真假难辨!关于电击治疗精神病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