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乡慈善扶贫记事

2021-10-02胡佳境

慈善 2021年5期
关键词:春蚕桐乡市助学

胡佳境

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不久前,桐乡市市长收到一封感谢信。信中说:“听到弟弟告诉我这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即刻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坎里,是他们把党的温暖送到我家里,救了我的命,经济上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精神上唤起我战胜疾病重获新生决心,我衷心感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衷心感谢各级政府和领导……”咋回事?

据了解,写信人是桐乡市洲泉镇屈家浜村的癌症患者李大伯,今年已70高龄,6年前患了结肠癌,虽经手术、化疗,但病根未除,去年病情恶化,再度住院手术,入院10个月,历经大小9次手术和每月2次的化疗,医药费花了38万多元。桐乡市慈善总会得知后,会同当地领导上门慰问,捎去了8万多元的医疗救助金和慰问品。李大伯当时还在杭州树兰医院治疗,得知领导上门慰问的消息,即向市长写了信。

桐乡市作为国家第一批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是一个富裕的地区。但是,由于灾难、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家庭往往面临凭自身能力难于越过的“坎”。小康路上需要“扶一把”。

多年来,桐乡市慈善总会坚持“边募集善款、边开展救助”的工作方针,以特殊群体及特殊致困致贫者为重点对象,持之以恒地开展慈善助医、助困活动。仅“祥和春节”救助项目,自2012年至2021年10年间,三级慈善组织累计发放救助和慰问金10520.64万元,受助困难家庭35184户次、受惠群众108325人次,助老慰问39590人次。

在三级救助中,桐乡市慈善总会、镇街道慈善分会、村社区慈善工作站分别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市慈善总会以大病患者家庭为主,有相当一部分是患尿毒症、白血病、癌症、心脏病以及其他患有罕见性疾病者、器官移植者、疑难杂症者、交通肇事受害者等重特大病患者的特困家庭。如多年前,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来自大麻镇黎明村村民姚某建的求救信。诉说风华正茂、正在高校就读的21岁大学生燕燕(化名)突发白血病,为了救命,四处求医,负债累累。虽然骨髓移植配对成功,卻无力继续治疗。总会即与大麻镇了解核实情况,立即给予救助,同时联系爱心企业给予定向帮助,还积极向省慈善总会申办了专项救助,共筹集善款近10万元。在各方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手术治疗,渡过了难关。目前,女孩在嘉兴某单位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各分会的救助以一般困难户为主,大多是因病、因残、因无劳动能力致贫的困难家庭。作为市、镇街道重要补充的村级帮扶基金的救助,则主要用于因各种原因致使生活暂时困难的村(居)民家庭的救助和慰问,标准一般几百至几千元不等,个别特别困难的家庭救助上万元。如前两年石门镇郜墩村一名陈姓精神残疾患者,儿子13岁患重症肌无力,肢体一级残疾常年卧病在床,女儿5岁才上幼儿园,母亲已77岁,一家无固定收入,危房又急需改造,村帮扶基金给予5万元的救助。崇福镇的芝村村、南阳村,屠甸镇的万星村、海星村、红星村,石门镇的墅丰村等不少村在助医助困的同时还启动了对老年人的慰问。芝村村2018年支出帮扶基金22.887万元,其中13.635万元用于慰问本村1072位60岁以上老人。对老年人的关爱自建立帮扶基金以来,每年如此,从未间断。

与此同时,企业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一大批企业负责人,每每出现在市“祥和春节”救助金发放现场,为特困户发放每户5000元的救助金;不少企业春节期间专门追加捐款,通过慈善总会定向助老助困,传诵了不少令人感动的佳话。嘉兴恒美服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每年春节拿出近15万元的慰问金,为乌镇镇双塔村6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每人五六百元的新年红包。老人们纷纷感叹:“真的是比亲儿子还要好啊。”

智力扶贫、决不让一名贫困学子辍学

7月12日,桐乡市慈善总会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发布了启动2021年“金秋助学”项目的信息……

据了解,“金秋助学——圆你大学梦”是桐乡市慈善总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打造的一个知名慈善救助品牌。总会以“同在一片蓝天下,决不让一名学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智力扶贫是从根本上扶贫”的理念,一如既往地把“金秋助学”列为每年的重点救助项目,全力做好相关各项工作。

每年的高考落下帷幕,“金秋助学”活动就将扬帆起航。每年都要出台文件,制定“金秋助学”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分会秘书长会议部署落实。确保桐乡市低保、低收入、城镇特困职工的家庭或因天灾人祸、重特大病的困难家庭当年考入大学的新生以及在读的大学生,一个不漏地列为慈善助学救助对象。

救助标准逐步提高,从开始每人每年2000元至3000元,到后来3000元至4000元,再到如今4000元至5000元。救助范围扩大,人数从起初的每年几人至几十人,到近几年的300人左右。发放的助学金也不断增加,从起初每年的几万元至几十万元,到近几年的100万元至200万元。

每年还举办简朴隆重的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桐乡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在仪式现场,受助大学生面对面接受爱心企业代表发放的助学金外,还会收到励志书籍、生活用品,以及市领导、企业家等的热情祝福和殷切希望。

爱心企业是助学的主力军。一大批企业除了每年资助困难家庭大学新生以外,还持续资助往年资助的大学生,直到毕业乃至帮助就业。

作为助学的一个新模式,2020年中国工商银行(桐乡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桐乡支行)等桐乡市27家金融机构首次以结对的方式参与资助活动,向45名大学新生发放了4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直至完成学业。社会各界都伸出了助学之手。他们中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有企业家、职工、教师、医护工作者,有居民、农民、战士、学生,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还有朝霞般的孩子,每年总有幼儿园开展义卖活动,把所得善款用于助学。

为鼓励受助大学生奋发进取、全面发展,每年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都会安排大学生代表发言,还有历届大学生在现场捐款献爱心,让同学们心灵碰撞出励志火花。并从2017年开始,市慈善总会试行了奖学金制度,首次有56名学子的83个项目获奖,奖学金600元至5000元不等,发放奖学金10.34万元。近几年又作了调整,使奖学金制度更趋完善。去年又有65名学生的109个项目获奖,发放奖学金18.1万元。

统计显示,自2002年至2021年,“金秋助学”项目已经整整实施了20年,累计救助1435人(不含今年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2060.32万元(含奖学金63.62万元)。

根据桐乡市慈善总会携手分会和爱心企业对受助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20年来,已有1209名同学完成学业,走上各自工作岗位,家庭经济状况随之逐步摆脱贫困。纵观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各类企业职工约占65%,教师、幼教约占10%,医生、护士约占10%,进入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的约占10%,其他约占5%,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如石门镇婷婷(化名),早几年毕业于赣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主修规划设计,在校四年中,她获得过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校级奖学金。她从小被抱养,连亲生父母是谁都不知晓,上高二那年,养父离世,从此她的生活也跟着陷入窘境,连上高中的学费都难以维持。就在婷婷一筹莫展之时,市慈善总会伸出援手,延续了她的上学梦,并一直资助到她大学毕业。如今,婷婷在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从事规划设计工作。她说:“当时如果没有慈善总会和好心人的资助,我的未来无法想象。”

桐乡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金秋助学集善心、献爱心、暖人心,它为莘莘学子鼓起了理想风帆、增强了拼搏信心、点燃了生活希望,我们将坚持不懈做下去。”

造血扶贫、让困难家庭走向新生

桐乡,热闹非凡的年度“春蚕扶贫奖”颁奖仪式落幕不久,“蚕花奶奶”们乘着高温,又早早地搬出蚕具、蚕网,清洗、消毒,放在骄阳底下暴晒,为秋蚕再夺丰收备战。

古人云“授人与渔胜于授人与鱼”,捐款捐物、能解燃眉之急,但拔掉穷根、引进富源,还得靠掌握除贫迎富的本领,让困难家庭走向新生。

桐乡市慈善总会自2014年开始启动的家蚕饲养帮扶项目,至今已连续实施了8个年头。当年4月,市慈善总会为拓展造血型救助项目,充分利用桐乡本土蚕桑资源丰富优势,联合市残联、龙翔街道,依托龙翔元丰小蚕共育中心设施,对龙翔街道所辖单桥、董家、金牛等9个村的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施春蚕饲养帮扶造血型救助项目试点。

2015年4月,在上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市慈善总会造血型救助“喜得宝”家蚕饲养帮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石门东池及龙翔元丰小蚕共育中心承担,涵盖梧桐、凤鸣、龙翔和石门、河山、洲泉等6个街道镇20个行政村的57户低保家庭。市慈善总会依托共育中心为扶持户无偿提供1~3龄蚕宝宝,提供鲜茧销售价外补助,凭鲜茧销售发票每担(100市斤)補助200元,对优胜者给予奖励;由市、镇街道农经服务部门无偿提供家蚕饲养的养前准备、饲养技术、各关键阶段的技术信息服务。同时,小蚕共育单位做好小蚕饲养和3龄蚕的发放工作;各有关村确定专人,协助解决扶持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根据扶持户需求发挥各自优势,为扶持户提供义务服务。由于免去了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1~3龄期饲养,又有技术上的指导,通过较短时间饲养就普遍获得了较高收益。如南王村祖家埭阿坤,往年春蚕单产仅40多斤,帮扶以后达90多斤,翻了一番多。57家低保家庭当年饲养春蚕种100.25张,平均张产108.6斤,总产量10887.15斤,每百斤均价1760元,销售加补助,户均收益达3850元。

2016年至2018年,“喜得宝”养蚕项目作为第二轮省农信慈善基金造血型救助项目的子项目,连续三年完成预定目标。扶持范围扩展到全市8~10个镇街道的20多个行政村,帮扶有一定劳动能力和饲养条件的70多户低保、低收入等困难家庭。市慈善总会每年举办春蚕饲养专题技术讲座,每年会同东池小蚕共育中心将3龄蚕送到扶持户手中,每年会同相关部门技术人员上门解决蚕病防治等问题。市慈善义工协会每年组织数百名慈善义工,帮助采摘春蚕茧。项目实施三年,扶持户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据统计,三年总计饲养春蚕种405.75张,产茧38410斤,销售收入72.50万元,总收入91.68万元,平均每户增加收入12389元,而且13户超2万元,为摆脱贫困走上小康奠定了基础。同时,扶持户劳动技能和脱贫信心明显提高。

2019年至今,“喜得宝”养蚕项目又有新进展。如今依托石门东池小蚕共育设施,已在桐乡全市11个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就在今年5月8日,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又一次全体出动,将144.75张3龄春蚕,全部免费送到76户低保、低收入、失独等困难家庭;2021年度“春蚕扶贫”颁奖仪式上又传出喜讯,平均每户增收6533元,比去年增长了60%。市慈善总会用心用情的系列帮扶,让扶持户赞叹不已。

“作为在我市持续多年的家蚕饲养帮扶项目,如何更好地完善‘造血扶贫的新路径,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桐乡市慈善总会会长沈济贤表示,接下去,市慈善总会将进一步根据桐乡的实际,设计出更多、更好的造血型扶贫项目,让暂时困难的家庭依靠勤劳脱贫,走上生活富裕之路;让慈善力量,在争创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征途中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春蚕桐乡市助学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学生习作
渔歌子·咏春蚕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春蚕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春蚕
一张罚单
虚惊一场
童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