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德性与道问学

2021-09-30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学象山工具性

叶水涛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念可追溯到儒家的历史传统,即《中庸》所说的“尊德性而道问学”。人需要受教育,不学习便不知“道”,不读书便不能明理,也就无以成“仁”。教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这一点古今相同。问学的目标在于培育“德性”,德性要通过“问学”来抵达。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科育人,育人目标要落实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儒家文化以道德修养为主,是“尊德性”之学,“德性”是首位的。與“尊德性”相对的,还有“道问学”,即对学问和知识的把握。

语文的人文性,其实就是传统的所谓“德性”,包括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审美境界等。语文的工具性,其实就是传统的所谓“问学”,包括知识见识和驾驭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所谓“尊德性”之学就是肯定人的德性是本来已有的,但不免为物欲所蔽,因此你要时时在这方面用工夫,保持德性不坠。“尊德性”要有“道问学”来扶翼,否则不免流于空疏。“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儒家的双翼,从《大学》《中庸》以来,一直彼此呼应,须臾不能分离。儒家传统中还有其他一些相应的名词,如“博学”和“一贯”“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或者“居敬”与“穷理”,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你不能割裂开来看。

儒家没有不尊德性的,都把德性之知放在首位,但另一方面,尊德性之外,还要不要知识,要不要道问学呢?儒家弟子信奉孔孟之道,但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孔孟之道呢?显然,不读孔、孟、六经之书,无论怎样崇仁隆礼,你都不能领会孔孟之道。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流派。

陆象山说,他读了《孟子》以后,心中便直接得到了儒家的义理。事实上,很可能他是心中先有了义理,然后才在《孟子》中得到印证的。陆象山虽然并不主张完全废书不观,但他毕竟认为读书对于成德的功夫而言只是外在的,不是直接相关的。

朱熹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子,他当然也是尊德性的,但特别强调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联,不只肯定尊德性的重要,而且关注德性内涵的丰富,以及如何落到实处。比如朱熹讲《诗经》,不赞成只用“思无邪”三个字来概括,因为这不能概括《诗经》内容的丰富和意蕴的深厚。他认为,如果真要懂得《诗经》,总得要将一部《诗经》从头到尾好好地读读。所以朱子的《诗集传》对《诗经》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看法,有很多新颖的见解。这就充分表现出朱子喜欢研究学问注重知识的一方面。至少在朱子一系的新儒学中,知识是一个占有中心位置的问题,这也是世界思想史上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陆象山与朱熹的“鹅湖之会”,二人就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反复辩难。陆象山认为朱熹过分强调格物致知,缺乏德性的自觉统摄,不免失于琐细和支离;朱熹认为陆象山片面理解诚意正心,缺乏知识和学问的修炼,明显失之于空疏与轻率。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显然带有朱陆之争的余绪。语文教学终究是“人”的教育,无疑应突出人文性,着眼于人的发展,把“立人”放在首位,致力于学生德性的培育,为孩子的一生打好“精神的底色”。但同时,语文教学是民族母语的教与学,应从母语的特点出发,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与时俱进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让他们能自如地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中小学语文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策略,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注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感性,重视积累、感悟,重视语感培养,提倡多读多写。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应该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问学象山工具性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儿童问学课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期主题: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问学”之“圈地运动”——译林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象山
立井壁后注浆技术在白象山铁矿风井的实践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