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印章式医用瓶口贴辅助粘贴装置的设计

2021-09-29周思齐李杰尧徐庶刘远浩刘腊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瓶口限位药液

周思齐 李杰尧 徐庶 刘远浩 刘腊梅

静脉输液是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也是基础护理操作中护士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技术[1]。静脉输液操作需要穿刺技术的辅助,在操作过程中会造成患者局部皮肤、黏膜及血管的破坏而易导致外界致病微生物在一定概率下从穿刺部位侵入机体而引起局部感染或全身反应。因此,从护士配制药物到给药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按照《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2]要求,抽出的药液和配置好的静脉输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 h,启瓶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 h,但目前对已配好药液的输液瓶瓶口封存要求尚未规范[3]。若开启的输液瓶口封存不当或未及时封存,可能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附着于输液瓶瓶口,并于进针时带进药液,造成药液污染[4]。因此,已配置好药液的输液瓶瓶口封存与配置药液的无菌操作同样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一次性包装的粘贴式医用瓶口贴来封存加药后已开启的输液瓶口[3,5],若开启包装后长时间不使用或当护士揭贴时均易造成瓶口贴微生物的污染[6]。因此,为简化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药物配制时的程序,加快输液瓶口贴的粘贴速度,同时避免因输液瓶口被污染导致的各种不良事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便于粘贴与储存的印章式医用瓶口贴辅助粘贴装置,现介绍如下。

1 结构与设计

1.1 结构

印章式医用瓶口贴辅助粘贴装置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包括新型医用瓶口贴和存放及使用新型印章式医用瓶口贴的新型辅助粘贴装置。

1.2 设计

1.2.1 新型医用瓶口贴的设计 传统医用瓶口贴由压敏胶层、内衬层和离型纸组成,且每4片医用瓶口贴粘贴于一张离型纸上,每5张离型纸保存于一个塑料包装中。使用时护士撕开包装,在其中的离型纸上揭取医用瓶口贴,然后粘贴于已完成配药且瓶口已消毒的输液瓶瓶口上,但是此过程会增加护士配药的操作时间,增加已揭取的医用瓶口贴接触到其他有菌物品的概率,且不易保存包装中未使用的医用瓶口贴。而本新型医用瓶口贴是在传统医用瓶口贴的基础上,在其背面添加有机硅不粘涂料,以防止医用瓶口贴在新型印章式医用瓶口贴辅助粘贴装置内贴叠放时互相粘连,保证在每次使用辅助粘贴装置时只有一张新型医用瓶口贴粘贴在瓶口上,避免新型医用瓶口贴的浪费。在使用前,每20片新型医用瓶口贴呈圆柱状叠放在一起保存于无菌密封包装中,最底层的医用瓶口贴粘贴面带有离型纸,可起到防止胶水干燥、失效并可避免污染的作用。在使用时,护士可以将无菌包装中的圆柱状新型医用瓶口贴整体放置于新型印章式医用瓶口贴辅助粘贴装置内,并且配合辅助粘贴装置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护士在配药时每次揭取医用瓶口贴的时间,避免揭取时导致瓶口贴的污染,而且也便于保存未使用的医用瓶口贴。

1.2.2 新型印章式医用瓶口贴辅助粘贴装置设计(图1-4) 该装置主体包括两个部分即标签筒和压力组件(图1)。其中标签筒内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一限位环,并且空腔内位于第一限位环的上方形成放置筒(图3),用于放置新型医用瓶口贴。另外,第一限位环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四个弹性销(图3),弹性销起到进一步的格挡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将已粘贴瓶口贴的输液瓶取出时会带出上层尚未使用的瓶口贴,相应的在弹性销上涂覆有机硅防粘涂料,防止瓶口贴粘接面粘接在弹性销上。标签筒的底部同时设置有阻挡结构(图1,图2),其包括4个呈90°扇形的挡片,在挡片的圆弧边中点位置固定有扭转弹簧,挡片通过扭转弹簧与标签筒的内壁可转动连接,挡片一方面能起到阻挡上层尚未使用的瓶口贴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不使用该装置时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保证储存在该装置内的瓶口贴的无菌环境,相应的在挡片上涂覆有机硅防粘涂料,防止瓶口贴粘接面粘接在挡片上。在紧贴所述阻挡结构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环(图3)。此外,标签筒的底部另设有防护盖(图1,图2),起到密封的作用,可有效防止在该装置不使用时挡片的底面被污染,进而避免在使用时污染已消毒过的输液瓶瓶口。压力组件(图4)通过其上部设置的配接块可拆卸固定在标签筒的上端,配接头(图3)的内壁与配接块的外壁螺纹配合,并且配接块顶部设置有旋转头,旋转头和配接头的外径尺寸相同,且旋转头和配接头上均设置防滑纹。另外,配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弹性件和压板均位于空腔内,且位于第一限位环的上方(图4),以便使用时给予粘贴压力。

图1 医用瓶口贴辅助粘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医用瓶口贴辅助黏贴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 标签筒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 压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2 制作材料

该套装置的配接头、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旋转头、配接块、压板、挡片和防护盖均采用医用塑料—热塑性聚氨酯制作,其具有较好的透明性、高强度和撕裂性能,耐化学性和耐磨性,还具有较宽广的硬度范围、表面较光滑、抗真菌和微生物及较高的耐水稳定性[7-8]。弹性销、弹性件和扭转弹簧均采用抗菌不锈钢制作,其是在不锈钢的基体中加入适量的抗菌元素,使不锈钢具有抗菌功能[9]。新型医用瓶口贴背面、第一限位环、弹性销和阻挡结构上均涂有有机硅防粘涂料,其中的有机硅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低毒性、低表面能、与基材湿润性好、温度适用范围广、对胶粘剂迁移性小、与有机聚合物的不相容性等独特性能使其成为性能优良的离型材料[10]。

3 使用方法

首次使用时应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检查并打开外包装取出该装置。拧开旋转头,取出压力组件,将一次性新型无菌医用瓶口贴从密封完好的包装中取出,并揭下底部的离型纸,装入装置中并迅速拧上旋转头,保证压力组件已固定完好且密封。然后取下防护盖,手握装置垂直向消毒后的输液瓶口按压,此时该装置的挡片已向上开启,同时输液瓶瓶口将弹性销压入到第一限位环内,使得输液瓶瓶口与最底层的医用瓶口贴粘接。然后将已粘贴瓶口贴的输液瓶取出,弹性销自动弹出,起到阻挡上层尚未使用的瓶口贴的作用。输液瓶封口完成后将防护盖重新盖于装置底部以避免由于装置长时间放置使其底部阻挡结构污染,进而污染已消毒的输液瓶瓶口以及装置内未使用的新型医用瓶口贴。

4 讨论

4.1 装置原理

使用时,该装置与输液瓶口接触并通过垂直向下压力的反作用力将挡片向上顶开,然后进入装置内的输液瓶口通过压力组件的压力作用与新型医用瓶口贴紧密粘连,同时输液瓶口将装置内的弹性梢挤压入第一限位环中。输液瓶口封存完毕后,输液瓶拔出时,弹性梢因缺少输液瓶口的挤压作用而自动弹出,可阻断上层未使用的新型医用瓶口贴被输液瓶带出。

4.2 装置优点

4.2.1 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可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效率 该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使用时只需将密封完好的包装中叠放的新型医用瓶口贴去掉底部离型纸后整体放入装置内,拧紧压力组件后,即可打开底部的防护盖,向已消毒后的输液瓶口按压即完成输液瓶口的封存。此套装置与传统医用瓶口贴相比,可以减少护士每次揭取医用瓶口贴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该装置体积偏小,可放置于治疗车、治疗盘上及医护人员的衣服口袋中等,携带方便,有利于随时使用,从而减少医护人员往返治疗室的次数,节约临床护理时间,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

4.2.2 有利于无菌操作、防止医用瓶口贴及输液瓶口的污染 该套装置整体的材料均采用无菌且抗菌的医用材料,与传统医用瓶口贴相比,可为未使用完的医用瓶口贴提供无菌的密闭保存空间,防止未使用的医用瓶口贴暴露在有菌环境中而引起污染。同时该装置也可减少护士在揭取医用瓶口贴时其粘贴面可能与其他有菌物品接触的机会,减少污染的发生,避免在使用时引起输液瓶口的污染,甚至导致输液瓶内药液污染而引起患者发热等输液反应[11]。

4.2.3 可减少护患纠纷、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研究显示[12],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的差错与漏洞、输液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输液反应与并发症等是经常引起护患纠纷和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该套装置可以通过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附着于输液瓶口,阻止附着于输液瓶口的细菌和尘粒在进针时进入药液,从而避免因药液污染而造成患者局部或全身反应,进而降低护患纠纷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并改善护患关系[4]。

综上所述,印章式医用瓶口贴结构简单,体积小,医护人员可随身携带。操作简易,可优化医护人员工作流程,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另外,该套装置采用抗菌医用材料制作,有利于未使用医用瓶口贴的保存,并可避免药液封存过程中瓶口贴的污染,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本产品目前尚处于设计研发阶段,还未进行临床试验。因此,在临床使用中仍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待成品制成后有待进一步调查、修改与完善。

猜你喜欢

瓶口限位药液
塑料弹簧限位座断裂失效分析
深水刚悬链线立管限位锚安装与限位链回接技术研究
神奇的瓶子
吸管钓鱼大赛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汽车车门限位涂装夹具的设计
药液熏蒸坐浴 治老年阴道炎
小蜗牛储物盒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