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德四大暴动

2021-09-27英德市老促会

源流 2021年8期
关键词:刘裕英德反动

英德市老促会

英德地处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縣级行政区。旧京汉铁路沿北江东岸抵达广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24年9月至1925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农民部特派员、共产党员侯凤墀、王蔚垣先后到英德建立党组织。1926年9月,省农民协会、中共广东区委调派共产党员刘裕光从梅县回到家乡英德,加强党组织领导并开展农民运动。以刘裕光为首的英德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各乡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到1928年1月,全县建立113个乡农会,会员8000多人,农民武装有子弹枪、粉枪8000多支。1927年至1931年间,英德发动了县城暴动、潭洞暴动、鸡乸湖暴动和鱼湾暴动,成立了英德县政府委员会和苏维埃政权,沉重打击了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反动政府。 在英德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县城暴动及英德县政府委员会的成立

1927年“四一五”反共政变后,根据省委指示,省农运巡视员罗绮园、周其鉴前来英德,与中共英德县支部书记王蔚垣商定,以县人民团体委员会的名义组织农军,发动英德县城暴动。

参加起义的队伍有来自文光、黄塘、附城、小江、黄冈等乡农会组建的农军200多人,北江农军学校学员和铁路工人自卫队70多人,叶文龙率领的清远县农军280多人,以及支持工农运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第一团等。五六百人的工农兵武装于起义前夕按指定地点在县城秘密集结,并进行了严密的部署分工。

4月25日凌晨,英德农军、北江农军学校学员包围了国民党英德县政府,农军战士钱发联、何亚汉等埋伏在大门口,趁哨兵换岗打开大门后,扑上去夺下哨兵的枪。暴动人员手持武器冲入国民党英德县政府,活捉代县长王镏沧以及分庭检察官谢豪,收缴国民党英德县政府公章。反动分子有的被抓,有的逃走,暴动人员手持犁头旗上街张贴布告,安抚民众。

25日上午,中共英德县支部在东门坝召开群众大会。北江地委书记卓庆坚,委员侯凤墀、甄博亚等人到会,暴动人员一律佩带红布条。王蔚垣主持大会,庄严宣布成立北江地区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英德县政府委员会。大会推举刘裕光为县长,韩毓涛、郑瑞熊、戚锦、王蔚垣、李雄为政府委员。刘裕光在会上历数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反动分子王镏沧、谢豪罪行,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坚持斗争,直到最后胜利。到会群众振臂高呼口号,随后农军押着王镏沧、谢豪游街示众。当日下午,县政府委员会在东关街公审处决坚持反动立场的王镏沧、谢豪。29日,农军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革命者及无辜群众。

潭洞暴动

潭洞暴动发生在1928年初。地处偏远山区的潭洞乡有40多户200多人,由于山多耕地少,农民正常年景只有半年粮,不足部分靠砍柴维持生活。当地的地主、土豪劣绅残酷剥削掠夺,农民改变现实愿望强烈。在县委委员刘裕光及潭洞农会梁金、陈石沾等策划下,计划在除夕前一天(1928年1月21日)举行武装暴动,向陈仁福、陈子林等“三大户五大家”进攻,但因“事机不密,反被地主所乘”。

1928年1月4日,潭洞地主纠集国民党县政府兵力、英翁商团及土匪向农民发动进攻。潭洞农民奋起反抗。经过几天的战斗,潭洞农民撤出,潭洞被敌占据,群众财物被劫,房屋被烧。

为了支援潭洞农民,英德县委书记赵自选、刘裕光等组织文光、黄塘等乡300多农民武装,于1月9日开赴并包围潭洞,向反动武装展开进攻,持续两昼夜。反动武装依凭炮楼据守。司前乡组织三四百农军占领金钗岭,佛冈县农军何亚根带领数百农军前来支援,形成对敌夹击之势。

潭洞地主用重金请来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一个营,围攻农民武装。农民武装在刘裕光等领导下英勇抗击。文光、黄塘等乡的农民武装及佛冈县农军共600多人,在外围夹攻国民党军;潭洞农民武装攻打村内反动武装据守的炮楼。经过几天战斗,双方互有伤亡。在敌强我弱情况下,英德县委按照北江特委指示,农民武装撤出潭洞,退守濂滩坚持斗争。

鸡乸湖暴动及丰霖乡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1931年春,北江特委委员刘裕光从香港接受任务后回到英德,传达党在当前的任务,主要是从秘密活动转向公开的武装暴动,以革命武装打击反革命武装,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鸡乸湖是丰霖乡的一个村庄。村里的土豪劣绅邓尚醮横行乡里,当地农民切齿痛恨。刘裕光在鸡乸湖一带建起百余人的农民武装中队,英东特支书记李业兼中队长(后改为蓝田),武装中队下设3个小队。同时在五道坛成立临时办事处,主任刘裕光,委员李靖山、林栋材、陈川等。4月中旬,刘裕光、梁展如在鸡乸湖等地组织群众,秘密收集枪支、大刀、梭标等。

6月3日暴动开始。武装中队占领了鸡乸湖。未抓到邓尚醮,杀了他的两个儿子,没收邓家财产分给贫苦农民。宣布成立英德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丰霖乡苏维埃政府。

鸡乸湖暴动震动了地主阶级及国民党英德当局。当地地主迅速纠集反动武装600多人,分三路直扑鸡乸湖。武装中队采取分兵出击战术对付来敌。经过激烈的战斗,当场毙敌2人。接着发起冲锋,打得反动武装晕头转向,狼狈而逃。

国民党英德当局从韶关调来1个营兵力,伙同当地反动武装再次进攻鸡乸湖。武装中队与反动武装展开激烈战斗,毙伤地方反动武装20多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蓝田、李业率一部冲出重围退守三山。在鸡乸湖来不及撤退的30多名武装中队战士遭受包围并被放火焚烧,3人当场烧死,10多人被俘,被解至县城惨遭杀害。

鱼湾暴动及鱼湾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鸡乸湖暴动后,退守三山的武装中队坚持革命活动。英东特支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继续进行暴动的各项准备,进一步牵制敌人,使江西根据地的斗争不至于孤立。

1931年6月下旬,英德境内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境内黄水滔滔,乡间房屋许多被毁,饥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国民党英德当局一筹莫展。夏粮颗粒无收,地主和反动政权仍不减租,灾民怨声载道。

北江特委刘裕光、梁展如等与鱼湾党组织研究,决定发动群众向当局请愿,要求减租减税,开仓赈灾。

8月28日晚上,鱼湾党组织接到情报:国民党县政府职员莫汉和县长侄子官某插手鱼湾圩兴宁籍商人罗福元的家庭纠纷,矛盾严重激化,数十名兴宁籍商人冲入区署与区长陈炳文理论。双方发生撕打。兴宁籍商人拔起旗杆刺伤陈炳文,造成官商冲突的紧张局面。县政警队来了一个班追查此事,却袒护权势。兴宁籍商人四处联络,要求鱼湾党组织助一臂之力,与陈炳文进行更大规模的抗争。

当晚,刘裕光、蓝田、李业率武装中队埋伏在鱼湾圩区署附近,活捉了2名送信的县政警队员。刘裕光等利用政警队员叫开区署大门,武装中队迅速冲入,当场击毙企图顽抗的区长陈炳文,活捉莫汉和县政警队30多人,缴获武器弹药物资一批。听到枪声,鱼湾圩附近的高枧、塘角、水头、大塘、墩背、石下等地农民武装前来助战。

解决区署后,武装中队攻打隔壁的国民党十三局盘踞的当铺。敌人依仗高楼深院顽抗,战斗至清晨解除敌人武装后,乘胜占领文光乡公所。接着蓝田、胡曙东、胡希文等到高枧坝捉拿大地主胡祖枫、胡朗轩、胡克勋。高枧等地农民武装分别在鱼湾圩商店及附近村庄宣传党的政策,收缴各类长短枪百余支,筹集了一批现金和粮食。反动乡村政权在暴动洪流中土崩瓦解。

29日中午,鱼湾圩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各乡农民扛着红旗、大刀、梭标涌来,参加在大同社学门坪举行的庆祝大会。刘裕光在会上发表充满胜利喜悦的讲话,宣告鱼湾苏维埃政府成立。苏维埃政府主席廖光禄,委员邓强、邓尚莪、陈开咸、刘承龙、范深利、黄杰夫、蓝醒初、蓝秋初,秘书邬强,财粮胡克旬;政府机关设文光乡公所和大同社学。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土地革命的文告,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耕者有其田”、“开仓分粮”、“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政府”等口号。

大会强调了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成立两个工农赤卫大队,由参加暴动的400多人组成。第一大队大队长蓝田,党代表李业;第二大队大队长胡曙东,党代表彭金華。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鱼湾暴动及苏维埃政府的成立,震惊了国民党广东当局,迫使其从曲江县抽调准备去南雄“围剿”江西红军的军队南下进剿鱼湾。8月30日,国民党军1个团伙同门园太乡的反动武装,疯狂向鱼湾苏维埃政府反扑。工农赤卫大队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最后工农赤卫大队一边掩护群众转移,一边撤退到三山及佛冈观音山隐秘。

敌人占领鱼湾圩后,一面封山“围剿”,一面在各村庄实行连坐制度,封锁人民与工农武装的联系。烧杀抢掠,疯狂搜捕共产党员、农会干部,胡子健、胡必煊、黄平、傅亚秋、廖光云、罗耀来等不幸被捕遇害。

英德的四大暴动发生在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广州“四一五”反共政变期间。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举行暴动,需要巨大的胆魄和勇气!四大暴动中,潭洞暴动和鸡乸湖暴动针对本乡地主和土豪劣绅的,县城暴动和鱼湾暴动则直接针对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反动当局。在暴动当天分别宣告建立英德县政府委员会和鱼湾苏维埃政权,在当时整个北江地区是没有先例的,在广东省也是罕见的,暴动的影响和意义深远而重大。

猜你喜欢

刘裕英德反动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a ball-milled La0.5Pr0.5Fe11.4Si1.6B0.2Hy/Al magnetocaloric composite
未来日记
卢英德:百事可乐女王
激战长空之英德怒战
人民交警之歌
英德革命烈士陵园
宋武帝刘裕文学雅集略考
反动作等
再说谦虚
从刘裕运筹建康保卫战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