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运会与城市可持续良性互动研究

2021-09-26白洪煜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奥运会良性互动

白洪煜

【摘要】在奥运会申办城市减少,主办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函待解决的今天,需要在可持续城市理论下探究奥运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奥运会和主办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在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下实践奥运会与可持续城市互动共赢模式,对于解决冬奥会举办过程中城市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奥运会;城市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

1问题的提出

1.1奥运会申办城市减少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奥运会在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各国申办的积极性急剧下降。2022年冬奥会的五个申办城市中,波兰的克拉科夫,挪威的奥斯陆和乌克兰的利沃夫三个城市先后退出,只剩下中国北京一张家口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同样,申办2024夏季奥运会的五个城市中,德国汉堡、意大利的罗马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退出,剩下巴黎和洛杉矶。为了防止出现2028夏奥会无城市申办的尴尬局面,国际奥委会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将这两届奥运会“分配”给巴黎和洛杉矶。各国对举办奥运会态度趋冷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举办成本过高,负担过重,奥运会后留下难以处理的负遗产。面对奥运会无人愿意申办的严重局面,国际奥委会意识到奥运会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其能否减轻主办城市的负担,并对城市产生可持续的正面影响。奥运会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主办城市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以奥运会促进主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促进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这种观念的转变极为重要,意味着奥运会将只顾自己高大上形象,牺牲主办城市利益的传统的“一赢一输”的举办模式,改变为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模式。2014年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奥林匹克议程2020》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新的举办理念。然而,这种新的奥运会与主办城市的“双赢”模式的具体形态究竟如何?国际奥委会并未给出答案。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国际奥委会推出改革措施后,首届在一个完整的筹备过程中根据新的“双赢”模式举办的冬奥会。因此,首先需要对这种“双赢”模式进行探讨,继而探讨依据这一新模式举办的这届冬奥会与主办城市具体的互动关系。

1.2奥运会主办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巫待解决

城市经济社会的聚合、裂变和辐射效应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紧密相连,自诞生之日起奥林匹克运动就与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奥运更是深深地打上了城市的烙印。不同城市及其元素与奥运的结合,使奥运既延续了体育盛会的血脉,又凸现出超越体育的魅力。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增强,奥运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赛事,还是综合水平最高的顶级赛事,各国顶级体育明星同场竞技、世界各地海量观众同时聚焦、各路媒体及赞助商趋之若鹜,奥运会无论“吸睛”还是“吸金”能力在世界范围都是首屈一指。奥运不仅在项目数量上远高于其它综合赛事,更是在体育文化上形成了凝聚效果,奥运会最特别的还在于其“奥运氛围”的营造。由于“奥运氛围”是基于综合性赛事产生的,是多种运动项目整合才能产生的整体影响,因此,奥运会需要浓缩于一定的时空范围。

然而项目的扩充、参与人数的增加、活动组织体系的扩增,这些问题使得主办城市在资金和资源的消耗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奥运会的膨胀又推动了主办城市相关的设施支撑以及服务需求的膨胀,场馆设施、交通设施、餐饮住宿、安全保障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和服务都必须与赛事配套。不仅是资源的数量有所要求,作为顶级赛事的奥运会对设施和服务的质量上有着极高的标准,奥运会需求前后的巨大落差更使得这一状况难以消解,宏大而奢侈的奥运会使许多城市赛后长期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然而,城市的可持续性关系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若主办城市因负担过重而拒绝奥运会,将直接导致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可持续发展。学者John Bale等甚至认为,奥运会成为了奥林匹克理想实现的阻碍:“事实上,如果我们想营造一个和平、平等的世界文化氛围,使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得以幸存,唯一的方法就是取消奥运会”。显然,如果要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性,对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关系的探索和改革刻不容缓。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北京、张家口除了需要履行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之外,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函待通过冬奥契机解决。冬奥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对主办城市来说,是加快建设和地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经历了由08年奥运会带来的国家形象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提升,第二次举办奥运赛事的北京更有必要借助奥运会的契机,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与城市自身、区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更能證明奥林匹克运动能够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列,留下积极的遗产,对于保持奥运会在潜在的主办城市及其居民之间的长期吸引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022年“双城模式”下的北京冬奥会如何建立奥运会与主办城市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1.3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将奥运会与可持续城市理念相结合,探寻一种奥运会与主办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良性互动模式,以应对奥运会与主办城市的现实困境。并在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下运用奥运会与可持续城市良性互动的新模式,以强化冬奥会对北京、张家口的正面影响,弱化负面影响,形成丰厚的奥运城市遗产。

1.4研究意义

随着奥运会规模的扩大以及比赛标准的提高,举办奥运会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奥运会申办城市的减少,迫使人们思考奥运会应该与主办城市形成一种新的关系,以使两者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可持续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于解决城市强劲扩张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矛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提出与遗产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密切相关的新的奥运会申办程序后,通过将奥林匹克理念与可持续城市理念的有机结合,探索城市与奥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对于保持奥运会在潜在主办城市及其居民之间的长期吸引力,解决奥运会乏人申办的尴尬境遇,从而促进奥运会和主办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后,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申办成功后能否积极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奥运遗产的利用”也成为国际奥委会最关注的问题。同时,北京冬奥会又是国际奥委会发布《奥林匹克运动 2020议程》改革后申办成功的首届奥运会,是实践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证明奥林匹克运动能够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列,留下积极的城市遗产的重要尝试。北京和张家口有必要把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与城市自身、区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对于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之间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关系模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竞争与城市营销

2.1城市竞争与营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加深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能够很容易地在全球范围内依照比较优势重新配置和组织生产,超国界的生产体系和全球市场网络在这一变化中加速形成。这一过程几乎把所有的城市都纳入到一个网络化体系中,成为全球经济活动、政治生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但遗憾的是并未就此而形成一个“大同世界”,相反一个非对称的极化世界正在生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城市己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之中,国家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以全球视角来审时度势,发掘并利用新的资源;同时,城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地认识和创造本地的资源,以发展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卡斯特尔斯曾指出,在全球网络体系下,国家和城市存在于两种空间之下,一是国家或城市的地理疆界内的“场所空间”,另一种是以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所形成的“流动空间”。显然,一个国家或城市要想在全球化的城市体系中获取资源,寻求发展机会,就必须在这个流动空间里有更积极的作为,如全方位的城市营销。这也就是所谓的“放眼世界,着手地方”。与此同时,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引起城市内外环境的急剧变迁。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进程来看,这些环境包括传统制造业外迁,人口和就业机会不断流失,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丛生,造成社会生活质量下降;加之城市规划失当导致中高收入群体向郊区外迁,造成内城的“空心化”;产业及人口的外移,造成地方税收缩减,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无力投入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使地方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在这样一个竞争性的环境下,过去的规则在今天己不再适用,尽管很多选择仍然和地理位置有关,但己不再像以往那样占有主导地位。地点的质量变得非常重要,这导致城市纷纷投资于提升其吸引力,而吸引力则由城市的居民、企业、投资者和游客共同决定。为了有效应对激烈的城市竞争和遏制城市衰退,城市政府必须逐渐转变职能,从以往的城市管理者向“城市企業”经营者转变,运用营销手段来刺激和推动地区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举办政经活动、大型体育赛事和节庆会展等重大事件来寻求在全球舞台上增强曝光度和美誉度,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更新、复兴和再生,从而使得体育赛事营销成为全球化环境中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工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争相举办体育赛事实践的全球范围开展,如对奥运会、世界杯等赛事举办权的争夺。

2.2中国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体育赛事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许多城市发展成为体育赛事中心城市。如美国的纽约和印第安纳波利斯、英国伦敦和曼彻斯特、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体育在促进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多元价值和功能正在不断被发掘,并己被越来越多的政府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战略而加以组合应用,形成了众多因体育而美丽、因体育而亮丽的体育特色城市,如利物浦、伦敦、曼彻斯特、墨尔本、巴萨罗那等。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举办城市获得了经济盈余,这成了后来许多城市争相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原因。如今,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往往被认为是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城市或者试图获得竞争力的城市。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大型体育赛事中。2012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有: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和马德里; 2016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有:芝加哥、东京、马德里和里约热内卢,这些城市都是在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国,同样出现了热衷申办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现象,甚至有进一步扩大和升级的态势,出现一年千赛的现象。

3研究的理论基础

3.1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发展方式、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大多数人口的生存质量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 十八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使得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财富急剧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以及就业机会的推动,大量人口开始涌入城市,城市化及过度城市化问题日益凸显。由于人类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带来的城市有机整体性破坏及生态空间的多样性和平等性被破坏,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源环境危机等“城市病”己经严重威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1798年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论》到1973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问世的100多年间,环境危机逐步受到人类重视的同时,生态意识也得到了同步的提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颁布《布伦特兰报告》,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一一“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至今,它始终都是世界各国在发展当中强调的要素。这一命题,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事件。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架构,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往后二三十年时间内,获得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并得到高度关注,融入各国的发展行动之中,成为指导国家发展的纲领和基本战略。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纽约总部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Agenda 2030),以指导2015到2030年间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政策制定和资金使用,并做出彻底消除贫困的历史性承诺。2030议程包含17个普遍适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协调环境、社会及经济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应对严峻的环境挑战,尤其是气候挑战;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促进和谐、包容的社会。    近几十年,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增长。2015年,将近40亿人生活在城市,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至约50亿;城市覆盖的土地面积也将扩张三倍。迅速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包括贫民窟居住者人数不断增加、空气污染加剧、基本服务和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城市无序扩张,这也使城市更加易受灾害影响。《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中涵盖了“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这一目标,旨在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同时下分10项具体目标,从环境、经济、社会方面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展望。

3.2关于可持续城市的研究

可持续城市概念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延伸出来,各国政府及学者通过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基于不同的目标取向,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城市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国际城市会议的政策解读中,可持续城市被视为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上的理想方式及普遍诉求,在生态观念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产方式上追求低碳、循环的增长方式;在生活方式上追求绿色、健康、稳定的生活。 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在不同阶段给可持续城市下了不同的定义。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中首次出现可持续城市的官方定义:根据其发展需求有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供给(仅在可持续产出的水平上使用资源),对于可能威胁到发展的环境危害有可持续的安全保障(仅考虑到可接受的风险)。在这个层面上,对于可持續城市主要探讨的是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城市空间模式。1996年欧盟针对欧洲城市,把可持续城市定义为将基础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服务传递给住区内所有人,而不损害这些服务所依仗的自然与社会系统的活力,概念跳出了单纯考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型,覆盖了可持续发展三重底线。2000年7月在柏林召开的21世纪城市会议也提出了可持续城市的概念,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包括生态、文化、政治、机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而不给后代遗留负担的城市发展模式,概念除三重底线外考虑了城市生活中的其它因素。中东欧区域环境中心将可持续城市宽泛地定义为一个制定了计划和政策,目标在于确保足够的资源可获取性和再利用,社会舒适和公平以及经济发展和保障后代繁荣的城市。联合国人居署2001年给可持续城市下的定义是,在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并且其发展所依赖的区域资源供应能够得到不断维持(在可持续水平上使用区域资源),它能够远离外界的环境灾害,并持久地保持自身的安全运行,概念关注了可持续利用以及灾害的抵抗。而2015年联合国出台的《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中认为可持续城市应该是这样一种城市:所有公民都过上体面的、有品质的生活,且投身于城市的生产性和能动性活动中,创造共同繁荣和社会稳定,同时不伤害环境,目标是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展,国外学者也较早开始了可持续城市的概念研究。国内学者对可持续城市的概念也有着不同角度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城市”与众多描绘城市前景的蓝图如花园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平行,是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想城市模型,包含公平、美丽、创造、生态、易于交往等特征,是相对较新但极具活力的概念。也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城市”是诸如花园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的上位概念或综合概念。这些概念的差异源自于研究者对于可持续城市内涵的不同认知和理解,在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三重底线”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研究者们对内涵要素的关注也不同,有的研究者更多的关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城市的宜居性,而一些研究者更倾向于解释可持续城市中的社会公平和福利以及生活质量方面。

3.3可持续城市的内涵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传统理念将现实世界分解为经济、社会和环境部门三大支柱。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优化集成,体现为经济配置上的效率、生态规模上的足够、社会分配上的公平同时起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环境、经济、社会三者的关系一般采用以坎贝尔等提出的三角模型,将环境、经济和社会视为城市发展中相对独立的目标,以构建三者的平等地位。这种模型在实践中容易出现误读,认为对于三者之间的基本矛盾须通过政治妥协和利益调停等“妥协”的办法来寻找解决出路。尽管对可持续城市内涵的诊释学者们多有己见,但在目标定位方面内在地均体现为对公平或生态关注程度上的差异。因此研究的重点和观点的倾向也有所差别。

4大型赛事与主办城市的互动

随着赛事规模的扩大,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提供的平台支撑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赛事与主办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赛事举办对城市造成的影响也备受人们关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就己经开始对大型赛事与主办城市的互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大型赛事与城市环境设施的互动研究、大型赛事与城市产业经济的互动研究,以及大型赛事与城市社会文化的互动研究三个方面。

4.1大型赛事与城市环境设施的互动

关于大型赛事与城市环境设施的互动,学者们通常从大型赛事筹备建设、赛事举办运营以及赛后利用维护三个阶段,对大型赛事对城市环境设施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在赛事筹备建设方面,胡乔认为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及赛事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的开采会破环以当地植被为主的自然环境,施工过程、废弃物堆砌、建筑材料和垃圾运输等更是使得环境造成污染,自然人文景观均遭受破坏72。从赛事举办运营的角度,程亮等认为依托自然环境举办的大型赛事,如水上赛事等,会给城市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黄凤娟则认为在赛事举办和运营过程中,赛场由于人口剧增带来的噪音、垃圾和污染排放等,使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科。在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维护方面,马国馨认为规模大标准高的大型场馆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去维护和运营,而赛后大量的闲置更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然而,大型赛事与城市环境设施的互动更多来自于积极的、良性的方面。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Essex和Challdey指出,大型赛事的举办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将大力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并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加速城市更新和改造有着积极的影响。Indovina则认为,大型赛事能直接加速城市的建设,为城市建筑带来大量设施。刘晶晶认为连接型和嵌入型的体育场地对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到积极作用。王小健等认为在赛事场馆的选址中,应着重于对城市衰败区域的更新,而非给繁华地区锦上添花。大型赛事举办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环保目标的提出以及具体环保措施和计划的设计和运用也使城市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赛事后较长的时期内都受益匪浅。高斯帕提出举办城市应有针对性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环保计划,赛事主办方、政府以及社会团体都需要在这里发挥作用,以保证大型赛事对举办城市的环境影响降低。张晓林等则认为大型赛事的绿色调控体系应包括绿色的规划与管理、供应链与物流、市场经营开发、以及引入专门的环境管理体系。曹庆荣则建议利用政策导向、科技支援、法律规范,以及文化教育等措施协同构建赛事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以解决大型赛事与主办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4.2大型赛事与城市产业经济的互动研究

大型赛事与城市产业、经济的互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大型赛事对城市相关产业的带动、吸引投资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创造就业等方面影响。杨炯等提出,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应是指由体育赛事社会辐射力所引发相关产业的某些直接经济行为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大型体育赛事波及产业的经济活动、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的社会利用,以及由体育赛事引发的融资活动等方面8z。易剑东认为大型赛事的举办有助于刺激建筑、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交通、通信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加快各项事务与国际的接轨。肖锋等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提出大型赛事有助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并推动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从而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

5奥运会与可持续城市互动关系的建立及互动模式

共生于近代城市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之间两者彼此影响、互相推动。一方面,城市是现代奥运会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奥林匹克运动也不断地从城市的发展中主动地加以调适,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各个主办城市也在奥运舞台上寻得发展和奋进的力量,奥运会的举办早己超出了体育本身,成为了不少城市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奥运会与可持续城市互动关系的建立,目的是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奥运会与可持续城市互动共赢的新模式,从而推动奥运会与主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互动方向包括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奥运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另一方面是可持续城市理念对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5.1奥运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顾拜旦曾说过:“无论是那些希望通过社会改良以维护长久的社会秩序的人们,还是那些试图通过社会革命以新的社会秩序取而代之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城市作为其活动舞台和宣传中心。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希望从那里得到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案; m2。奥运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与可持续城市致力于创造美好世界的一致目标,使得它们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时形成祸合。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环境三大支柱与可持续城市可存续环境、绿色经济、和谐社会三大支柱作为两者的核心内涵,对两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与可持续城市在环境层面上呈现出相似的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的目标上又表现出了一致的取向;奥林匹克文化支柱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转变的桥梁,对于可持续城市绿色经济的达成有着促进的作用;同时,奥林匹克体育支柱又是可持续生活方式引导的主要内容,对于可持续城市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与可持续城市三大支柱的有机结合,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5.2奥林匹克环境强化可存续环境价值观念

环境是体育,也是奥林匹克运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平台,没有适宜的环境,便没有体育运动,也谈不到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的奥林匹克运动。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获取生产资料的同时也获得了身体活动的能力,在提高生产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又将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进行了有意识的培养,体育也在人类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孕育。环境构成了体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基础,体育的历史、地域、文化、内容、方式都离不开环境的塑造。早期奥林匹克运动受到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没有专门的体育场馆,但西方体育文化对自然的挑战和征服的渴望使得奥林匹克运动受环境的限制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的程度远超其他文化形式。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项目设置、赛场建设、设施配备、赛事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环境这一平台的有力支持,环境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致力于创造一个美好世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也与环境理念不谋而合。1994年,国际奥委会把环境视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这一奥林匹克运动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仅符合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一直倡导的理念。二十多年来,国际奥委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的政策文件,历届奥运会在也环境保护领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全球范围作出了环境保护的榜样示范,唤起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然而,奥林匹克运动在工业发展以及过度商业化的侵蚀下,在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现象。求大求全的赛事规模使得赛场建设变得盲目,大兴土木消耗大量的资源,机械作业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破坏,区域景观空间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发挥;高强度的赛事运行造成的能源浪费,人群的大量聚集带来过量的废弃物排放,而远离城市中心的赛场也给赛事交通、运输系统带来沉重负担;赛后场馆闲置和后期维护又造成资源再次浪费。随着环境危机在全球范围警钟敲响,人们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己经对人类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等构成了威肋。环境问题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一,也是城市不可持续问题的集中表现。城市发展中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以及人们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欠缺容易引发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制约城市的自身发展。而奥林匹克运动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努力又与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吻合。奥林匹克运动“旨在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的宗旨在现实中可理解为其环境诉求。近年来多届奥运会都制定了明确的环境保护计划和措施,将奥运会举办和城市环境改善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都靈冬奥会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了重要位置,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在奥运会知识管理和国际奥委会环境政策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措施,如制定环境标准、加强环境项目管理、进行环境破坏补偿、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等,这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赛后取得了实效。同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体育与环境大会上发表的一项报告称,都灵冬奥会在污水处理、碳排放以及垃圾回收等措施成效显著,新的污水处理系统使得当地河流水质有效提高,并减轻了赛事用水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的约10万吨碳排放,通过后期在肯尼亚、墨西哥和斯里兰卡的植树和清洁能源项目抵消了70%;赛事产生的垃圾只给当地带来0.2%的额外负担,更使得当地垃圾回收比例较五年前提高了3成以上。通过奥林匹克环境支柱强化城市可持续环境价值观念,尤其是在奥林匹克教育的影响下,人们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环保行为的提升对于解决主办城市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借助奥运会的平台将环境教育与环保经验在世界范围辐射传播,对于一般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有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奥林匹克运动与可持续城市面临着一致的发展危机一一环境,同时二者又以改善环境为共同的发展目标,使得奥林匹克环境支柱与可持续城市可存续环境支柱的重合对于三大支柱的祸合建立了联系的桥梁,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奥林匹克文化、体育支柱与可持续城市绿色经济、和谐社会支柱实现了沟通的可能,而奥林匹克运动与可持续城市三大支柱的祸合,又为相互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路径。

5.3奥林匹克文化转变绿色经济发展方式

美国人类学家夏洛格和贝茨提出,文化是一种适应方式。文化体现着人的本质、能力与活动,是自觉自为“人化”过程的积淀,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城市规划以及评价体系的经济指向尤为强烈,严重缺乏人文关怀,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载体而非居民的宜居之地,文化特色缺失。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一种资源,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新途径‘%。当文化引导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矛盾时,就需要人类对价值观进行积极的调整,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重构对于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的发展,意义至关重大。城市社会生产活动与消费行为的调整对于减少城市地区人类活动对外部资源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城市绿色经济所倡导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然而在消费主义引导下,人们的物质需要无限膨胀,为了攀比和虚荣过度消费,消费的需要促进了生产,这种消费和生产往往以以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为代价,而生产的高度发达又带动了消费,形成恶性循环,制约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传统生产、消费方式引导下的价值观通常把人视为经济动物,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割裂了人的身心联系,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掠夺和破坏。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竞赛的区别在于它是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甚至说,“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奥林匹克主义的灵魂”。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的结合是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基本立足点。顾拜旦毕其一生,都主张把体育的发展与文化的深化相结合。按照他的理解,奥运会的内涵应该超越国际锦标赛单纯的竞技意义,这样才能紧紧地向古希腊文化靠拢,彰显其特殊的意义。为此他曾说:“跨进新阶段和恢复奥运会原始之美的时刻己经来临。在奥林匹亚辉煌的时代,文学艺术与体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伟大与崇高,未来也应该如此。”

奥运会为不断更替的年轻一代提供了每四年一次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了新的“体现人类本质的文化意识”,因而需要自己独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奥林匹克运动标志、圣火、会标、吉祥物,都是奥林匹克文化的鲜明象征,奥运会圣火传递、开幕式、闭幕式、颁奖典礼等,又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独有的仪式传统。奥林匹克场馆建筑、服装展示、文艺表演、文学作品等其他文化形式也成为了奥林匹克文化外在的信息载体,同时,奥林匹克运动综合性文化的特点又促进了与之有关的各种文化形式的发展。顾拜旦还说过,“应该将体育看作是艺术的创造者。体育产生美,也塑造了运动员这个活生生的雕像。”奥林匹克文化还体现着浓郁的艺术气息,人体形态的美、人的修养情操的陶冶、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和谐,都是奥林匹克运动力求创造和展示的美的形式。奥林匹克文化力图从不同角度、层次去挖掘、展示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反映、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赋予了美更丰富的内涵。奥林匹克文化强调将人们被割裂的身心重新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城市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人们需要从身体到心理,以及价值观念的全方位提升;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发展精神生活的需要;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城市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生产、消费的指导精神,而奥林匹克文化满足人的需要,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协调经济、环境、社会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润斌,董国忠.后疫情时期奥运会举办模式的变革方向与中国应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8):19-31.

[2]张婧,黄海燕.奥运会非市场价值的内在机理、效应表现、作用机制与引导策略——基于主办城市視角[J/OL].体育学研究:1-18[2021-08-31].

[3]年炜.奥运经济是不是把“双刃剑”?[J].群言,2021(08):25-28.

[4]李凌,张瑞林,王晓林.消费决策环境对奥运彩票销量提升的质性研究——基于综合型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21,42(04):104-113.

[5]DI Gernot Leitner,谢云侠.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总体规划框架及要点[J/OL].城市交通:1-10[2021-08-31].

[6]孙玲,张颖达,刘雪杰,祝超.大型体育赛事专用道路网络规划方法[J/OL].城市交通:1-10[2021-08-31].

[7]郭继孚,马毅林,刘雪杰,刘婧.大型体育赛事交通战略研究[J/OL].城市交通:1-10[2021-08-31].

[8]王菲,童桐.范式转型与网络建构:关系管理视域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公关理念及实践探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7):35-43.

猜你喜欢

奥运会良性互动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营造互动的主题墙饰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大选之夜,美国传媒业的“奥运会”
融合时代舆论监督中的媒体互动
俄被禁选手自办“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