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理教学追求“闳约之美”

2021-09-26马国欣王晓燕

新校园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具导学研学

马国欣 王晓燕

2011年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周其凤引用“闳约深美”四个字,鼓励新生培养良好学术境界,追求新知。“闳约”二字,“闳”指知识要广阔;“约”指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选择,也就是要简约。结合地理学科特色走“闳约之美”的地理教学之路,成为笔者8年来不断求索的专业路径。

一、地理教学与“闳”的结合

古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就地理学科而言,闳,即阔远缤纷,培养地理大视野。笔者的课堂重点突出以下三点:

1. 世界是教材——地理课上出“国际范儿”

“坎昆会议”“一带一路”“喀什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红旗河西部调水”“雄安新区”“中国高铁”“海绵城市”“港珠澳大桥”……这些在新闻联播中出现的名词,全部出现在了课堂上。这些内容很好建立起地理课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其对社会的关爱及家国情怀。

2. 人地和谐是目标——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笔者会组织学生在课上辩论“人口多到底好还是不好”,让学生表演自己编写的情景剧《外卖背后……》;还设计调查表让学生调查社会上的垃圾分类现状,并在班里开始尝试垃圾分类,尝试“变废为宝”,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 研学开视野——“地缘”促课程深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途径。北京、淄博、青州、临沂,黄河、龙洞、山东省地质博物馆等地,都留下了我们的印记,研学大大开阔了学生视野。“地缘”课程是笔者与组内老师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已成册印刷。这套课程包含了地球、地图、资源、环境、区域、经济等九大板块,有部分内容得以实施并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制作地球仪、绘制校园平面图、净化污水、“走进……”系列等。学生通过研学与校本课程,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大大提高了地理实践力。

二、地理教学与“约”的结合

地理学科涉及内容宽泛,但是初中地理教学有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达成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由博返约”。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地理思维,真正做到减负提质。约,即锻炼思维,培养兴趣,减负提质。笔者的课堂就围绕简约,在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上下功夫。

1. 图示导学课——学法科学促重点简约

以学习长江、黄河为例,课本有10页内容。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先提取文字内容再回到地图会非常复杂,尤其对学困生来说,这么大的知识容量根本无法接受。图示导学就省略了这个过程,直击本节课的核心——一边画图,一边呈现知识,化繁为简。同时,我们提倡图示导学就图示一级主干知识,这就再一次把课本变得简约。

首先,带领学生绘制河流干流——黄河“几”字形、长江“v+w”形,然后依次在图中标注源头、注入海洋处、上中下游分界点、重要的支流等,至此,两条河流最基本的信息就绘制完成了。后面,我们会配合地形图、降水图进行进一步学习,然后再完善图示导学,包括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以及如何开发利用。对4册地理课本,我们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概括成了50个导学图示,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令笔者欣慰的是,学生很喜欢图示导学,学考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己将一个个地图默画出来。

2. 动手实践课——追求理解促难点简约

地理学科尤其是七年级上册的有些内容是抽象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会不会突破难点呢?于是,地理实践课诞生了。

笔者利用教具、地图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用中学,当有些教具不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时,就亲手改造教具或制作教具。

比如:“地球公转”是七年级上冊最难的一课,起初,笔者尝试播放地球运动的动画,可是能看懂的学生不超过三分之一,怎么办呢?于是,笔者制作了公转轨道模型,同时把地球仪的重要纬线都贴出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带着学生一遍遍操作,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能学会;教学等高线地形图,要用到等高线模型,模型不够、不好用,就带着组里的年轻老师削土豆,削了满满一盆——有山脊、有山谷、有陡崖,等学生把各个山体部位都弄明白了,我们又反向思维,参照平面地图用彩泥还原了一座座高山,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学习季风的成因,笔者从化学实验室借来酒精灯,买了很多香,带着学生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每到假期,又会把实践课堂搬出教室,比如活动“寻找济南泉水”、制作“爱护环境宣传海报”等,这些都成为学校和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理实践课真正把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质量。

三、结语

当“闳约”成为一种习惯,当“闳约”成为一种风格,成绩也就水到渠成了——班级多年的学考成绩均居全区前三,自己被评为“教学能手”……基于地理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走“闳约之美”的地理教学之路,做好学生地理学习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马国欣 山东省济南第二十七中学; 王晓燕 山东省济南市舜华学校)

猜你喜欢

教具导学研学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