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

2021-09-26潘惠娟

新校园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效性意识教师

潘惠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学校结合学情和教材内容,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能够真正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的优势分析

1.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相同,他们需要共同努力朝着相同的方向迈进。从外部看,各小组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这更需小组内部成员团结一心,以便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期间,小组内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主动帮助学习程度较低的同学,使整个小组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这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

2.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在分享和讨论的同时不断思考,提高自身能力。初中生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在此过程中,能够与组内成员合力更加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在分享各自学习成果的同时针对其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深入探讨,促使他们在交换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获取更加多元的观点,拓展思路,有利于促进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1. 创设有利于营造小组合作氛围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营造合适的氛围,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兴趣爱好,设计合作方案;其次,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使之能够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鼓励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使他们通过深入探讨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 确保小组合作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要想使合作学习模式真正发挥实效,教师就要制订详细的计划,引导学生合理分工,让学生在共同参与中收获学习成果,由此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君子自强不息”学习活动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有的搜集与“自强”有关的名言警句,有的围绕“自强不息”拟写演讲稿,还有的设计手抄报。学生自主分工,准备资料,先在小组中展示、讲解,得到认可后,小组把资料整合起来,再加工、优化使之成为一份完善的报告,并在班级汇报和展览。这既能使学生将合作落到实处,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不断强化其合作意识,有助于提高其合作成效。

3. 做好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巧妙指点

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在合作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以便让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学生们在学习《醉翁亭记》一文时,很难把握其中“醉”与“乐”的关系。讨论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感知能力的差别,往往会产生分歧,此时教师应适时干预,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让他们结合文章语境体会禽鸟之乐、百姓之乐,再从太守角度出发感受其“与民同乐”的境界。

4. 注重对小组学习的及时反馈,做好激励评价

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具体表现,教师还需进行合理、客观且全面的评价,给予他们及时、准确的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本组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体验,多从正面评价,在鼓励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了解本组的优势并引导他们相互吸取经验。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而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其既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分析、体验和感悟中获取知识并促进其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鉴于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精心设计合作學习方案,不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加强引导、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使之能够按照教师既定的计划去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

猜你喜欢

实效性意识教师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秋天在哪里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