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需求的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

2021-09-26李银花李娟朱海燕肖文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企业需求实践教学改革

李银花 李娟 朱海燕 肖文军

[摘 要] 茶学是我国的特色专业,能为茶产业的发展输送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随着国家对茶产业的支持与政策规划,对我国茶叶行业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完成急需茶学实践型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分析茶学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从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和实践考核方式、整合茶学主干课程体系等方面构建茶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茶产业输送高素质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企业需求;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湖南省教育厅“基于教学科研互动的茶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8〕436号);2019年度湖南农业大学“基于企业需求的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湘农教发〔2019〕68号);2020年度教育部“农科类专业科教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高教厅函〔2020〕20号)

[作者简介] 李银花(1977—),女,湖南平江人,博士,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实验师,主要从事茶叶功能成分化学研究;肖文军(1969—),男,湖南城步人,博士,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系主任,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茶叶功能成分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4-0059-04   [收稿日期] 2021-01-19

教育部提出对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以来,实践教学逐渐提上日程,并成为各高等院校改革的重点[1]。我国茶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级,茶产业的发展对茶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而茶学学科作为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其实践能力的高低与能否更好地为社会输送新型职业人才的任务息息相关,对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普遍受到学者的关注。张金霞[2]认为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职业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朱旗等人[3]提出,为适应我国茶产业发展新常态,茶学专业要积极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些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尝试[4-11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茶学专业办学特色,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为改革重点,提出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规划,旨在全面推进“十三五”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加快专业发展,满足目前茶叶行业就业市场对创新型实践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旨在为企业输送更多创新实践性人才,适应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当前茶学实践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内容缺乏创新性

茶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1)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理论课时偏多,而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加强了茶叶加工、茶树栽培与育种、茶叶审评与检验、茶艺等实训内容,但还是无法满足企业对茶学专业实践型人才的要求。(2)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3)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学内容陈旧,茶学实践教学仍沿袭“传、带、留”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设备落后,与国内外对茶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一致,无法为茶行业输送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4)学生实践课程的考核机制不严格,实践课程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而不是让学生实际操作,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具有一定随意性。(5)茶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没有与茶叶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的设计不能满足国内外茶企对实践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同时实践教学活动大都在校内基地和校内实验室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大都是为理论教学而设计。(6)茶学专业的各个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重叠的现象。

(二)教学实践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在选拔高层次人才方面要求具备博士以上学历、高影响因子文章、国家级课题等条件,高层次引进的年轻教师充实了茶学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使茶学专业的科研水平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这些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一般都是从大学校门到大学校门,有些还是博士阶段甚至博士后阶段才跨入茶学专业,没有经过茶学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自身对茶了解的时间也较短,所学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方面要完成学校下达的科研考核任务;另一方面,基于职称的压力也很难有时间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这也成为茶学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虽然引进了高层次人才来补充教学力量,实践型师资队伍仍然比较薄弱。

(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更新缓慢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每年都會投入一定的经费,但投入经费较少。制茶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有时会因场地小无法放置更新的先进设备。用于茶叶品质和安全指标检测的先进仪器价格昂贵,故在实验室建设中,因教学经费少而只能购买核心设备。茶叶加工具有季节性,茶叶加工设备的使用也具有唯一性。上述问题导致茶叶加工设备和茶叶加工实训实验室利用率偏低。

(四)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利用率低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校外基地的实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湖南农业大学多年前就建立了长安校外实训和实习教学基地,方便茶学专业学生开展茶叶加工、茶树病虫害、茶树栽培与育种的教学实习和实训,也方便茶学学生和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科教兴茶;但每年利用的时间不多,一般上半年在校外基地开展茶叶加工生产实习,下半年开展茶树栽培与育种实习,导致校外实践基地利用率低。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