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26马玉娇王玉婷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4期
关键词:左室心功能综合征

张 敏 马玉娇 陶 婧 王玉婷 张 玉 杜 瑶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南京 21002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如胸痛、上腹部疼痛等,抢救时机非常关键,出现疑似症状后必须即刻就医,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介入、手术等[1-4]。作为辅助性手段,护理干预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5-6]。集束化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指的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疾患[7-9]。目前,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并不少见,但是关于集束化干预的报道并不多见,集束化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健康的恢复有何价值,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为此,本研究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4~75 岁,平均(58.49±3.2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 例,中学(含中专)20 例,本科(含专科)及以上5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35~76 岁,平均(58.87±3.2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 例,中学(含中专)21 例,本科(含专科)及以上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术前检查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准备手术所需的药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膳食以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为主。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干预。(1)寻找积极元素: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组成集束化积极护理元素小组,小组由主治医生、护士长、专科护士及科内其他护士组成。(2)集束化护理元素:①完善分工。专科护士事先准备治疗所需各种药物并实施健康宣教,给予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②术前指导。口述+视频方式进行术前宣教,给予患者答疑解惑;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床上排尿等训练,提高患者对术后身体变化的应对能力。③术后观察。床边做心电图,予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穿刺点和末梢循环情况,重点观察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主治医生,警惕迷走反射、心脏压塞、腹膜后血肿,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④术后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勿过饱,依据患者电解质情况和实际恢复情况逐步调整,少食多餐,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保证食物纤维含量。⑤术后活动。术后8~12 h 解除患肢伤口处压迫,肢体活动时间以医嘱和伤口出血情况而定。根据心功能分级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以不出现症状为原则;初次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遵循床上活动-坐床边-下床三步曲。⑥集束化物资。科室备有集束包,包含拔动脉鞘管包、心包/胸腔/中心静脉穿刺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管包、无创/有创呼吸机包;需要抢救时,护士能迅速取来集束包配合抢救,各种包内有抢救所需的物资,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最佳时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干预满意度。(1)心功能:采用SCQ-1001B 型超声心动仪(上海声彦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探头频率为2.5 MHz)在干预前和干预2 周后(干预后)对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in diastole,LVPWd)各心功能指标,步骤按仪器说明书进行。(2)干预后,经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采用纸质现场调查,填写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指导,由患者本人自主填写,不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干扰,确保问卷均回收(回收率为100%)。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到躯体、心理、认知、社会各功能,每项功能评分0~100 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护理满意度:干预后,经自制的纸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0.861),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式同生存质量调查。调查表涉及基本护理技能(25 分)、护理服务态度(25 分)、护理服务质量(25 分)、护理服务结果(25 分)4 项内容,总 分100 分。≥80 分为满意,60~79 分为较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LVEF、LVEDD 和LVPW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LVEF 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PWd 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PWd:左室后壁厚度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心理、认知、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包括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10-16]。

常规护理干预是介入手术治疗后,不可缺少的一项辅助恢复的手段,尽管可以照顾到各方面,但是在系统性、证据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致护理干预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7-21]。

集束化干预集合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例患者实施的一组护理干预措施,该组措施中的每一项干预都是经过临床证实能改善患者结局[22]。集束化护理目的: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2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各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充分显示了集束化干预的对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集束化干预的主要特点在于集束化,并且这种集束化是一种建立在有护理依据基础上的集束化,能够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及其治疗特点出发,给予患者更加系统、到位的护理干预,以便更好地提升治疗效果[24]。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各生活质量指标,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的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更高(P <0.05),提示了集束化干预的应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也充分体现了集束化干预的特点。集束化干预,不同于常规干预,首先成立集束化护理元素小组,小组成立后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的规范性,间接地作用于治疗效果,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25-27]。在护理干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了集束化干预可以更好地获得患者的认可,进而更好地提升护理干预满意度。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样本数量较少,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日后还需改进。

综上所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集束化干预能够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对生活质量和护理干预满意度的提升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左室心功能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心功能如何分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