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病成珠

2021-09-23陈刘芳

师道 2021年8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班级老师

陈刘芳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

相 遇

那年,我接手了一个中年级班,班里有块出名的“顽石”——小A,他有严重的注意力缺陷综合症,多动,做什么事都随心所欲,且脾气异常暴躁,只要认为谁冒犯了他,翻完白眼就跳起来“报仇”。小A打过几位任课教师,也打过全班大部分同学。因为小A经常性的暴力举动,他所在的班级频繁更换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我觉得自己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对班级管理和转化后进生颇有几点方法。可接手这个班后,小A让我屡次遭遇滑铁卢。一开始,我认为任何人都渴望自己被关爱、被赏识,就用“顺毛捋”的方法,欣赏小A每一个小小优点。我幾次找他聊天,表扬他聪明、悟性高,如果改掉一些毛病,将有极大的进步。小A目光是躲闪的,从不与人对接,但他貌似对这种谈话很受用,胡乱点头表示会改变、会控制脾气。最初,小A确实收敛了些,不再随意离开座位,当他发现我目光停留在他身上时也会规矩一时。我以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暗暗得意,但没几天就发现,其实没什么效果。照样三天两头有班干部急匆匆跑来报告:小A又跟人打架了。于是,我经常像消防队员一般赶过去拉架、劝解。小A在老师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偏执、不通情理,让人吃惊、愤怒、头疼。我预感到自己遭遇了一个极其特殊的、难管教的孩子。一想到要和这样的孩子天天打交道,心里就揪得难受。

每天放学时总结班里当日表现,都有同学反映小A又违反了纪律。我千方百计地为小A找借口,试图通过正向引导法慢慢改变他。这样做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我不敢想象和小A翻脸后会发生什么,自己能不能应对下来,承受得住,我无数次告诫自己要有爱心、耐心,要多想办法。

一天,小A和几名同学在做操期间疯闹,导致班级被少先大队值日生扣了分。散操后,我惩罚参与疯打的同学,让他们留下来重新做操,并讲明做得不好还要重做。其他几名学生都意识到了错误,规规矩矩重新做;唯有小A吊儿郎当、满不在乎,随便晃几下手臂。

众目睽睽之下,我觉得小A在有意挑衅老师的威权,板起脸,罚他单独再做一遍。小A原地不动直翻白眼。长久以来郁积的怒火涌上心头,我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对危险气氛的判断力,盯着小A说:“必须重新做。”话音未落,本来就火药桶一样的小A一头冲我撞来……

我颜面扫地,那天下班都不知道是怎么回去的。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只能请家长到学校面谈,偏偏小A父亲因为骂了上一任班主任闹了一场风波后,再也不肯到学校来。小A母亲可能因为儿子带来的麻烦过多,不愿面对,说没时间。我向校长提议开除小A,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权利开除学生。我打电话给家长希望能协助管教小A,但家长对老师戒心深重,根本不愿与我交心交流,只是敷衍。

痛 苦

心灰意冷之下,我开始逃避,不再理会小A。无人管顾的小A变本加厉地胡闹,班风学风受到严重影响,班级每周各项评分连续创我任教以来的历史新低。我身心俱疲,郁郁寡欢,仿佛行走在无尽的暗夜里。

一些家长在和我交谈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小A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孩子学习,老师应该管住小A;几位任课教师也对小A头痛不已,经常向我诉苦抱怨,希望我到小A家里动员他转学。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堪称“恐怖”的事,美术课上,小A和老师产生冲突,对老师又踢又打。美术老师个子高大,把他按在墙边。小A打不到老师,气得头往墙上撞,竟在头上撞了一个大血包……学生喊我到教室善后,我的惊惧忐忑可想而知。

我何尝不想抹去进入眼里的沙粒,只是谈何容易?

我设想过动员其转学的结果,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知子莫若父母,他们最了解小A的秉性,只是没办法管教,才选择了做鸵鸟。不要说无充分理由转学其手续之繁杂,就算可以顺当转学,小A这种性格、表现,还会面临老师拒绝接纳的问题。如果登门劝转,其父母拒绝执行,那后期的家校关系将雪上加霜,不堪设想。

磨 合

消沉无奈的同时,我不停地反思:小A毕竟还是个孩子,无论怎样,老师肩负教育责任,和他计较僵持,让他站到对立面,处处向老师使反力,于班级工作、班级荣誉、小A的成长乃至全班学生的成长都不利,几败俱伤。无论怎样,我得克服心理障碍继续关注他,让他感受到温暖。

最初几次家访,小A父母冷淡戒备的心理表现在脸上,我硬着头皮和他们交流孩子的成长状况,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小A上课不守规矩时,我就到他家里检查作业,单独辅导他功课,对他的过错暂且闭口不谈。渐渐地,他们一家不再抵触老师,时间长了,小A的父母也常说些“做家长的要配合老师管教孩子”之类的话。

为了防止小A与同学发生纠纷,我尽可能守在教室里,就坐在教室后面办公,改作业,写教案。学校举行活动,我与班干部和任课教师协商,尽量让小A参与,让他感知到老师重视他,没有抛弃他。我心里很清楚,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在活动中会付出数倍的汗水,最后班级得分还会被拉低,牺牲掉班级荣誉。小A感到了老师的真心,不再故意与我作对,班级的混乱局面有所缓解。

浸 润

虽如此,但总感觉有一个结梗在心里,别别扭扭、疙疙瘩瘩,这样不舒服的感觉是有问题的。于是我不停地看书,解疑释惑。当时出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班主任突围》等书,我努力吸收其中的思想理论,并试着套用其中招数。王晓春老师说,运动和读书是改变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我在班上开展了“和老师一起跳绳”“和老师一起跑步”“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小A身体协调性比较差,跳绳不能连贯,也不想和老师一起跳绳。我要求小A妈妈无论他跳得如何,必须每天坚持陪他跳够300下。大课间做操后跑步小A想偷懒,我就一直陪在他身后跑。

为了激发小A看书的兴趣,我帮助他找到自己喜欢看的书。周末,我带全班学生到图书馆借书看,并提出要求:看书要做读书笔记,感悟多少不论,但必须得写;在下一次到图书馆换书前,要在班上交换读书笔记,分享读书心得。小A借了什么书,我总是偷偷记住,回去后在网上搜索资料,借着写读书笔记的机会,不露痕迹地写下想对小A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在交流读书笔记时,装着不经意的样子,和小A结对交换,分享读书笔记。

一点一滴的心血浸润之下,小A的脾性渐渐柔和了些,上课多动、易怒、攻击他人的频率持续降低。此外,我还收获了令人意外的惊喜,班里其他孩子因为读书和运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亦有所提升。

虽然劳累辛苦,但这一切是值得的。

蜕 变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把后进生纯粹当作一个学生看的话,会很烦,因为他每天给你惹祸。如果换为研究的眼光,你会思考他为什么今天又惹祸了呢?就不一样了。如果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去寻找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寻求到解决的办法,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于是,学生变了,老师也变了。”看到这段话,我联想起和小A打交道的种种,豁然发现自己在格局、心态上有根本性問题。我的辛苦努力、付出,只是单纯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并没有站在自己专业成长的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所以也没有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学生,去寻找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罢了。

我开始阅读有关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书籍,《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多动症儿童的科学教养》……

我捡拾起久违的记日记习惯,一天天的文字梳理中,我看到了学生的逻辑、学生的需求以及其中隐约的内在规律;也慢慢看到了一个平时不知道的自己,有时候软弱无能,有时候粗暴简单,有时候善良博爱,有时候又自私虚荣。我必须时时提升自己、修炼自己,才会成为一个更会调理、更能包容的师者。

毕业时,小A身上已具备了常人该有的一般忍耐力和对人应有的礼貌与温情。

送走小A这届毕业生时,我能感觉自己行走在教育路上的底气比以往更充足,步履比以往更轻盈,也比以往更沉稳踏实。

而今回望那些职业生涯中的危机与困惑,它们已是我教育叙事中激起美丽水花的波澜。因着这些波澜,我平淡低沉的人生才有了些许精彩,些许意义。

珍珠是由蚌的痛苦凝结而成。蚌的体内进了沙粒,那种痛苦促使蚌不停地分泌;当沙粒被层层包裹,变成珍珠时,蚌的生命价值有了质的飞跃。老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心态人格的成熟,与之何其相似。

当我把这篇文章取名为《蚌病成珠》时,网上跳出一首不知名的小诗,一瞬间我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一粒小沙子/从我疏忽的伤缝里/潜入最敏感处/在我的一呼一吸中/痛干四海的泪/无泪/我呕心沥血偿赎你/日日夜夜/层层覆裹/润与镇痛/是彼此唯一的救赎/我的血一滴滴流干/你终于柔软/甘愿葬在我一怀的通透里/一分憾/九分痛/合成璧体。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盛丰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班级老师
班级“无课日”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