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对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2021-09-22胡永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治疗效果

胡永红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对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影响。方法:挑选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的63例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患者,依据抽签方法分组,研究组32例,采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开胸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总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总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5);术前,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无差异(P>0.05),在术中与术后研究组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对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与常规开胸肿瘤切除术相当,但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胸管总引流量,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腔镜;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效果;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42-02

纵隔位于胸前区,从颈胸交界处开始,一直到隔膜。纵隔的左右两侧被胸膜覆盖。纵隔内含有心脏、食道、气管、淋巴结、神经、血管等多种器官,这个结构里的肿瘤叫做纵隔肿瘤[1]。纵隔通常分为几个区域来描述肿瘤的位置,胸骨角和第四胸椎的下缘是边界,上面的部分称为上纵隔[2],心包是边界,从心包前面到胸骨后面的部分称为前纵隔,心包所在的部分称为中纵隔,从心包后面到脊柱前面的部分称为纵隔膜[3]。不同部位的病因、发病概率和性质不同。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是其中的一种,手术是治疗此疾病的的主要方法,但是常规开胸手术并发症高,随着医学发展,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探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对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挑选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63例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患者,依据抽签方法分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纳入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并愿意参与者;临床资料可完整收集者。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损伤者;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者认知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开胸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研究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向上,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做一1.5~2.0 cm的切口,作为探查口;另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做一长3.0 cm的切口,作为操作口。经探查口放置胸腔镜光源探测病灶及其邻近区域,如需第2个辅助操作口,其位置可根据倒置的三角形来确定。用电凝钩配合超声刀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避免损伤周围重要血管及其他结构,完整切除肿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总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VA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Fisher 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0例(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8例(90.32%),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3,P>0.05)。

2.2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管总引流量对比

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总引流量也明显减少(P<0.05),见表2。

2.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对比

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更低(P<0.05),见表3。

2.4 两组的VAS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的V A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术中与术后研究组的V 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4。

3 讨论

纵隔肿瘤可分为神经源性肿瘤和胸骨异位组织肿瘤。根据起源分类,胸骨异位组织肿瘤可分为胸腺瘤(一般位于上纵隔)和胸骨后甲状腺肿(淋巴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淋巴瘤。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鞘瘤,都是比较常见的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年人的发病率最高[4]。神经元性的肿瘤大多数位于后纵膈肌椎旁沟内,少数的神经鞘瘤可以纵隔中部或前方。X线表现是胸片或者卵圆形的致密阴影,密度比较均匀,边界比较清楚,往往呈现单侧性突出,少数有钙化现象[5]。如来自脊髓神经根的肿瘤同时突入脊髓腔或纵隔,呈哑铃状,常引起椎间孔增大,位于肋间可以使肋间隙增宽,肋骨缘变形和增厚。影像学表现主要取决于胸片或CT发现纵隔病变。胸部X光片覆盖胸骨和脊柱,所以很難发现纵隔肿瘤的小病变[6]。目前,胸部CT是纵隔肿瘤筛查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肿瘤的诊断可以通过CT或者活检来确定[7]。手术是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是常规开胸手术属于开放性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总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5);术前,两组的VA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术中与术后研究组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胸腔镜治疗是利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设备的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8]。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疗效可靠、切口符合美观要求等优点,它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胸腔外科学的各个领域[9]。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有很大的不同,手术通常在3~4个胸壁1.5 cm的小切口下进行[10]。医生通过观察监视屏,使用特殊的外科手术器械完成手术,相当于医生的眼睛进入患者的胸腔进行手术。由于胸腔镜的放大效果和高清晰度成像,切除的范围和安全性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媲美。另外电胸腔镜手术可以大大减少外科手术创伤,保证胸部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效果。目前,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选择,它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一些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无法忍受常规开胸手术,通过胸腔镜手术获得了手术诊断和治疗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了胸腔外科学的范围。安全有效,减少疼痛,恢复快。它已成为微创胸腔外科学手术的代表,也是未来胸腔外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对后纵隔神经原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与常规开胸肿瘤切除术相当,但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胸管总引流量,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煜,章雪飞,茅腾,等.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纵隔肿瘤切除术339例近期疗效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0,36(11):660-663.

[2] 梁璃汇,李畅波,禹德富.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对纵膈肿瘤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和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273(3):137-140.

[3] 周继尧,刘德森,陈晓春,等.经剑突下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6):30-33.

[4] 李仁喜,王子堯,陈跃军,等.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疗效分析(附35例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0,24(1):45-48.

[5] 李仁鹏,黎琰,胡文滕,等.截石位经剑突下入路与侧卧位经肋间入路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26(12):17-21.

[6] 袁江,高兆明,张扬,等.PLMA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对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患者术后谵妄及NGAL、S100β蛋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40(3):445-449.

[7] 岳瀚逊,张瑜,马敏杰,等.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26(4):353-357.

[8] 王庆淮,谭宁.经肋间VATS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效果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21):3824-3827.

[9] 冯喆,高继东,郑明非,等.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浆中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541(7):82-84,147.

[10] 黄修明,陈献珊,陈锋夏.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分析及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9):1754-1758.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治疗效果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