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心会文本,精心巧设计

2021-09-22林晓纯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林晓纯

摘  要:教學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凡事预则立,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演绎出高效课堂教学的精彩。因此,打破传统形式上的枷锁,将新课程标准精神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中,才能设计出新颖、有创意、体现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教学设计;寓教于乐;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尤为重要。回顾自己二十几年教学生涯的点点滴滴,困惑与欣喜并存,执著与成长相依。尤其是经历过一次次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洗脑”和“充电”后,我深刻认识到: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是以对学生学情和文本内容的充分了解、合理安排为前提条件的。

一、学思结合可小成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它是备课工作的书面成果,也是课堂调控的重要依据。预设课堂教学程序是每位教师走进课堂之前的必修课,是一线教师实施教学实践活动的“术前准备”。

初出茅庐,我带着满腔热情和干劲走上三尺讲台,力求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大纲要求传授给学生,学生却收获甚少。原因何在呢?回想每次讲授新课前,我首先想到的是借助教学参考书设计教案,当资料匮乏时,便在设计教学方案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我感觉一片茫然,不知该如何妥当处理教材。在迷茫困惑中我不断反思探索:教学设计太注重形式化,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字词障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对词句段的分析,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使学生在单调重复的教学活动中产生厌倦心理。无法独立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在不经意间“穿新鞋走老路”,造就“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这或许也是许多教师面临的困境,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找到症结所在,当务之急便是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为此我积极参加进修培训,借鉴他人经验,在“柳暗花明”中对教学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篇文章,每位老师根据自己不同的阅历经验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体验,设计出风格迥异的教案。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借鉴并非完全的临摹,诚如钱梦龙老师所言:“看一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条是在教育思想上是不是有明确、一贯的追求,另一条是有没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自己缺少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缺少独立的解读和思考,也就无法深刻领悟文章内涵,如同井底之蛙那样,永远跳不出那片狭小的天地,无法拥有更广阔的的眼界和心怀。想要拟定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还要看所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定,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纸上谈兵。

例如设计《桃花源记》一课教学流程之前,我们并不能局限于从教学参考书中摘录有关的文字资料,而是课前广泛阅读作者的其它作品如《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把握作者陶渊明的创作风格与思想意识;还可以翻阅《晋史》和《陶潜传》,从第一手材料中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和古今名人的评价观点。此外,还可借助《桃花源诗》进行延伸阅读,提高学生的赏析理解水平。在整合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终形成清晰的教学策略。

二、变通运用有所得

借鉴是“他山之石”,探索是“自我发现”。语文教学若是一昧 “东施效颦”,又怎能走出富有个性的教学之路?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在刚开始探索时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业测试成绩”,现在则重点探究“如何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灵活安排教学流程,重点出击,而不搞全面扫荡,关键是让学生乐学、会学,既关注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又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素养。

例如设计《土地的誓言》一课教案时,为了让这些懵懂的孩子热爱乡土乃至热爱祖国,我把重点放在观看记录片《九·一八》、聆听歌曲《松花江上》和赏读秦牧的散文《土地》上,从引起学生心灵共鸣入手,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然后通过自读感知——朗读赏析——质疑反思三个层层递进的步骤,着力培养学生养成圈、点、勾、划的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多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比如设计《社戏》一课的教学流程,教师不必提出诸如“分析双喜、阿发、桂生的性格特征”这样直截了当的问题,不妨变换角度发问:“你愿意和其中哪一个伙伴做朋友,为什么?”学生对具有亲和力的问题更感兴趣,也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又如安排《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决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设想:如果你就是文中的菲利普,你会怎么对待弟弟于勒?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你会怎样评价他们?如果让你来写小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题旨?对于学生的讨论意见,教师应允许“针锋相对”,善待“天马行空”,鼓励“各领风骚”,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收获。学生通过热烈的探讨交流能缩短与作品的距离,体会作者高超的构思精巧的布局,更深切地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控制下畸形的人际关系。

三、知行合一方大就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老先生这句话精辟地点明了教材的性质和功能,刷新了传统教育观念。新课程提出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的开发者。所谓开发,就是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以前,我们常常以教师的阅读感悟单一取代学生的阅读感悟,强行灌输每节课的课堂学习目标,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这样做的弊端:语文教学过程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学习应试技能,而应该整体考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综合;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我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教学思路、风格、手段等方面大胆突破创新,多方搜集相关材料,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发现、质疑、讨论、赏析、评价、拓展、活动等教学方式,以新颖直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为课堂教学辅助手段,不包打包唱,结果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我也从中感受到寓教于乐所带来的欣喜与成就感。

例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设计了“诵读品味——探究讨论”环节,让学生在疏通古文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故事情节,并通过合作探讨进一步认识愚公的形象和这则寓言故事的思想意义。接着便设计了“拓展延伸——想象力训练”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从“在家庭会议上”和“愚公智叟辩难”两题中任选一个角度发挥想象力改写成片段作文。课后反思时我觉得这样设计教学流程,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维目标,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也为学生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设计《云南的歌会》、《安塞腰鼓》的教学方案时,就由民歌、腰鼓而谈及武术、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并请学生结合潮汕地区的潮剧、英歌舞的特色,对如何继承和发扬潮汕传统文化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又如学习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时,则安排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有关马的成语俗语、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等资料进行课外知识补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再如教读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春雨图”时,可以选编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早春》中的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以及《在烈日和暴雨下》、《看云识天气》中对“暴雨”的描写等进行对比阅读,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

潜心会文本,精心巧设计。教师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把握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使教学设计成为自己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载体,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组成的精神世界里遨游,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真正体现大语文的观念。我始终坚信,在从迷惘无知的旁观者到身居其中的执行者这一成长过程中,唯有播种才有收获。

【本文系广东省汕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生‘学会学习’多元培育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GHBY04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1(06).

[2]黄阳.落实自主学习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中学语文,2016(3):89-90.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