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趣、兴趣和志趣:小学职业规划课三部曲

2021-09-22金银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小学

金银花

摘要:职业规划迷茫现象在年轻人群中很常见,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具有可行性。小学阶段以无意注意、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趣”字上下功夫,即用乐趣把学生引进门,用兴趣将学生带上路,用志趣让学生走上道,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进入丰富多彩的职业世界。

关键词:职业兴趣;职业乐趣;职业志趣;小学

中圖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19-03

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年是和职业相伴的,在职业中获得价值观、成就感、幸福感,对于人生的价值提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1]。如果在职业中只能获得报酬,不能享受每天的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小学阶段正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依旧以无意注意、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为主[2]。基于这些身心特点,在小学职业规划课程的设计中要以体验性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引导其直接收获关于这项工作的价值体验和感受。

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学校要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探寻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职业选择、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职业课堂上帮助学生进入职业世界的大门,培养职业兴趣,让职业兴趣转变为职业乐趣,进而发展成为职业志趣,直至让学生爱上学习。

一、用乐趣把学生引进门,课程以体验性活动为主

在职业规划期末试卷中有一道题是“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什么内容”,每次学生填写的答案中,总是以体验性活动课程居多,因为这些课学生投入的最多,最快乐,收获也最多。因此,在设计职业生涯课程时,需要以体验性活动为主。

例如,在介绍“美食体验师”时,让学生体验做自媒体美食博主。给每位学生分发一颗糖,要求学生一边品尝、观察、感受,一边写下有关这颗糖的文案,并在最后进行评选。在“我来拍电影”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剧本,学生自愿选择想要体验的角色,包括导演、演员、电影评论员,组成小剧组排练,并在最后呈现现场“电影”,随后电影评论员客观地评价电影,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这节课有所收获。在律师职业体验课上,通过模拟法庭,如校园欺凌、校园盗窃等模拟法庭剧本的展现,来增加学生对于律师、法官等职业的认识。

体验性活动应用于小学课堂,早就被提倡,但是真正运用在课堂中,却是一件比较滞后的事情。因为活动课备课和上课纪律管控难度大,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学习和管理。可是事实证明,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性学习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应该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看到带给学生的益处。

二、用兴趣将学生带上路,把职业融入日常生活

兴趣,即对事物的特殊爱好,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然而,找到自己的兴趣却需要一个过程。职业课堂中,可以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职业面,通过职业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生活中职业的眼睛。

(一)发现职业多样性,找到自己的兴趣

职业规划涉及对于自我的认识、对于职业的认识,以及这两者的匹配。对于小学生来说,自我还在不断地发展中,不需要过早下定论。但对于常规职业类型,是可以提前了解和学习的,所以小学的职业规划课程重点放在认识丰富多彩的职业上。不过早给学生下定论,把职业路径变小,不做职业匹配和职业规划,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做更多的尝试。

例如可以开展职业种类头脑风暴,让学生通过小组比拼,看哪一组能够想到更多的职业,开拓学生对职业种类的认识;可以介绍新型职业,比如旅行体验师、道歉服务员、自由职业者等,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有趣的职业;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职业,比如网约车司机让出租车司机面临职业危机,无人驾驶可能会替代司机,机器人代替工人、服务员,电商取代很多实体店。最后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职业是不容易消失,不容易被取代的,学生会得出结论:重复性的劳动会被取代,而需要脑力劳动、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不容易被取代。

也许小学职业课上,在短期内并不能明显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但是通过不断地探索职业,了解职业,让学生对于职业的重要性和丰富性有更多的认识,可以为未来选择职业种下许多种子。

(二)把职业融入日常生活,拥有发现身边职业的眼睛

其实职业就在生活中,而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职业规划上也不例外。很多学生最了解的三个职业除了教师之外,大概就是父母的职业了。很多学生都知道家人的工作名称,实际上却对父母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价值感高不高、满意程度等了解甚少。

在“家庭职业树”课程中,可以用家庭职业树帮助学生梳理家庭成员的职业,在填写完毕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我家族中最多人从事的职业是什么?(2)我想要从事这种职业吗?为什么?由此了解自己是否喜欢从事家庭成员选择的职业。在填写家庭职业树时,学生就能够觉察到,自己其实并不是那么了解家人的职业,很多同学也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家庭成员选择的职业。随后通过一份家庭作业——“了解家人的工作”访谈(详见附件),把职业规划课延续到生活中。教师提前准备好访谈提纲,由学生访谈两位家长,之后学生将结果带回学校做报告,或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家人的职业,以此来建立对于职业的初步认识。对于感兴趣的职业,还可以通过求助父母及父母的人际资源,通过做一天的职业见习来深入了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探索身边的职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中真实的职业样貌,通过职业访谈或者职业见习等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父母的生活状态,让父母了解孩子现阶段对于职业的看法,增进亲子沟通,这是一举两得的活动。

三、用志趣让学生走上道,减少学习无意义感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