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策略研究

2021-09-22王善军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王善军

【摘 要】本文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价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探究,提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方法包括应用环保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创建环保活动,发动学生参与;结合数学知识,渗透环保应用;构建问题情境,凸显环保意识;布置环保作业,培养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046-02

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重点之一。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环境污染越发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环保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有重要作用。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价值

环保意识与初中数学教学息息相关。数学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学科,数学对于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有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越发突出,构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越发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一定的环保意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环保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这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有多方面的作用,这也让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有了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方法

2.1  应用环保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现代教学中,学生兴趣对教学效率有着巨大作用,其作用并不会随知识教学和道德品质培养的区别而减弱。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意识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兴趣[1]。数学教学与环保领域的联系并非十分密切,这对教师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让学生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出了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它能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而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引入环保相关的视频资源,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即可以引入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个图片:发电站巨大的烟囱冒着滚滚的白烟,但白烟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再上升,而是擴散开来,如伞盖一样覆盖在城市上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某人在距发电站50米的某地观察发电站顶端和白烟顶部的仰角,让学生计算白烟扩散时的高度。由于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到的现象,学生的注意力能被充分吸引,当然,如果学生询问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也可以简单地回答“逆温”。这样,通过与环保相关的素材,教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环境问题严峻性的同时应用数学知识。

2.2  开展环保活动,发动学生参与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实践活动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明晰数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方法。另外,与环保相关的实践活动多在乡村进行,乡村学生更容易感知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积极将乡土地理和数学知识结合,开展相应的环保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如引入“函数”这一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各小组分别测量“有绿色植被隔断”和“无绿色植被隔断”两种情况的最大噪声。学生需要选择不同的距离,将数据分别记录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平滑的曲线绘制成图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了解绿色植被在隔断噪声方面的作用。教师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环保和数学知识充分联系在一起,这有助于学生了解附近环境问题现状,并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方法。

2.3  结合数学知识,渗透环保应用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环保知识、环保相关工具中,也能充分应用到数学知识,而这一系列工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提供环保数据的重要途径。将一系列环保工具与数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对学生更好地获取环保数据、了解环保现状、培养环保意识发挥重要作用。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将数学知识与环保应用工具结合起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环保中的数学原理,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

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显示AQI的平台。基于这一平台,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其中的数据都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你能用公式将其表示出来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大气质量方面“国家二级标准”的概念,让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一项污染物的浓度。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AQI的数值与浓度最高的污染物相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则为六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除以对应的二级标准相加得到。而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数值,学生可以有效地用字母表示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在课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简单的空气质量计算器的作业。教师通过数学知识与环保应用工具的结合,有效地让学生了解环保工具中的数学原理,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

2.4  构建问题情境,凸显环保意识

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同,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成为当今教学的重要方法。问题是问题探究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情境的构建不仅对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对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也有一定作用[2]。我国环境问题凸显,构建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情境切合当今热点,更具时效性,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渗透环保意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数据的离散”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构建与环保相关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河北空气质量的数据,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得出河北中南部大气污染的现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平均数计算得出河北地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且首要污染物主要为

PM2.5的结论。而通过极差和方差的计算,学生则能发现河北空气质量相当不稳定,且总体而言,冬季污染相对严重。通过环保数据的引入,教师可有效构建问题情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培养其环保意识。

2.5  布置环保作业,培养良好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布置的数学作业重复且单一,不仅应用效果不佳,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布置与环保相关的实践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对帮助学生将环保意识从理念转化为行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故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布置与环保相关的实践作业,将环保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在“统计”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热门的垃圾分类问题布置实践作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学生都需要通过线上社交软件调查自己亲人垃圾分类的状况,并与小组内其他学生交流,以获得足够的数据。而在调查完毕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垃圾分类的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分类,并投入相应的垃圾桶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分类次数记录下来,并给予持之以恒的学生一定的奖励。通过布置以上环保相关的作业,教师能有效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这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相当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环保知识结合在一起,充分应用環保素材,构建与环保相关的问题情境,渗透环保知识,并布置与环保相关的作业。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初中主要学科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形成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薛丽雅.“低碳”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23).

[2]张家福.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4(8).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