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不想学”到“想学”再到“乐学”,中职数学教学三部曲

2021-09-22庞淼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7期
关键词:乐学数学素养中职数学

庞淼

[摘要]  数学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中职学生来说,学好数学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部分中职学生基础不好,学习数学缺乏热情与方法,因而出现“不想学”的念头。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要改变他们的现状,让他们从“不想学”到“想学”再到“乐学”。要完成这样的三部曲,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促进他们的能力提升。当学生都“乐学”时,数学就不再是他们成长的负担,进而会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助力。

[关键词]  中职数学;不想学;想学;乐学;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78-02

几乎每一个班上都会有不想学的学生,这也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作为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分析这些学生不想学习的原因,进而去转化他们。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最后的考试结果。让学生想学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教师调整方法适应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磨合。让学生乐学,这其实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建构认知脉络,自主发现数学的奥秘。乐学中,学生的状态是自由的,他们的思维是舒展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改变他们“学”的态度与方法,进而让他们学有所成。

一、师傅帮扶结对,精准转化“不想学”的学生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想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关注这些学生,找寻其中的缘由,进而想到解决的办法。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没多大兴趣。一是他们怎么学都学不好,进而失去学习的热情;二是由于长期的不良习惯的积累,“不想学”已经在他们的头脑根深蒂固;三是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没有达到他们的理想预设,因而消极对待课堂;四是教师在课堂上相应地转化他们的教学机制。这部分“不想学”的学生,是班级的一部分,也是教学中教师不可疏忽的对象。“不想学”的学生一般在课堂的表现都不好,转化他们也是优化课堂环境的需要。建立帮扶小组,其实就是对“不想学”的学生进行精准“扶贫”以改变他们的现状。教师要按照每个“不想学”的学生的特点,给他们找一个帮扶的人。学习态度不好的就安排一个学习态度好的去影响他、改变他;学习基础不好的,就安排一个耐心的学生慢慢地将基础的认知重新拾起;学习方法不对的,就安排尖子生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等。这样的帮扶就是让“不想学”的学生周围都是“想学”的学生,就是从思想上、方法上、行动上让“不想学”这一现象得到根治。

比如说,在安排座位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态度不好的学生坐到学习态度好的人旁边,那么这个学生发现在他的周围有好的学习气氛,那么他也会渐渐地调整自己。同时教师还让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去督促他,及时发现他的不足,进而让他做一些改变。态度是可以转化的,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只要一个星期去修正一个错误,也会慢慢地好起来。当不想学的学生在情感上与学习上都得到别人的帮扶时,他们的态度也会转变,进而也就知道“想学”其实也不难。

二、指导“结对帮扶”互助方法,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对于结对帮扶来说,那些想学却学不好的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在方法上帮助他们。课堂上教师也会对那些不想学的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但是不同的学生又会有不一样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但教师的辅导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学生的了解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结对帮扶”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获得精准的帮助。

以《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基础模块下册》“平面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为例,教师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题目:三个平面能将空间分成几部分?这道题是移动开放题,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分情况讨论。部分学生拿到这样的题目也是直接放弃,不想做过多的思考。这时候结对帮扶中的“师傅”就可以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帮助他的“徒弟”。

“师傅”先是画出图1中三个平面存在的样式,进而让“徒弟”数一数可以分成几个平面。“师傅”问假如三个平面出现交错,会是怎样的结果。“师傅”画出如图2所示的图形,“徒弟”也能数出被分割的空间的个数;每数一个空间,就标上一个数字,最后“徒弟”确定分为6个平面。接下来,“师傅”让“徒弟”单独思考,看有没有别的样式了,“徒弟”想到这样的图形,如图3所示,平面被分为7个部分。当“师徒”都想不到还有没有别的样式时,教師问他们会不会出现被分为8个平面的样式。“师徒”共同讨论,进而他们发现如图4所示的样式。有了具体的指导,“不想学”的现象得以扭转。

三、利用自我展示,赚取积分,有效激活“想学”的学生

让学生想学其实就是要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积分兑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能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想学。小组积分兑换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而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来赚取积分。当然,没有完成任务的但是积极参加的,课堂表现情况好的同样可以赚取积分。显然,积分兑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他们会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获得更多的分数。可见,积分兑换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有效激活了“想学”的学生。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展示的机会,以让他们提升多元的能力。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让他们赚取积分,展示的过程也就是想学的过程。展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学生再根据该情境设定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务,进而进行相关的任务展示,在体验课堂活动的同时,达成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展示,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参与度,只要参与了,就是展示的一种,就可以获得积分,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想学”的因子。

猜你喜欢

乐学数学素养中职数学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