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樱桃

2021-09-22陈晔晔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挑水教书小儿子

陈晔晔

早晨,玉生在自家楼上甜睡。屋外鹂鸡鸟儿在树上跳跃:丽——句——儿,丽——句——儿——好听的鸟音,又引动百鸟和鸣。

妻子春梅在厨房里忙活做饭,锅盆碗勺的碰响也同样优美。

玉生昨儿个刚结束期末考试回家,春梅过节似的炒了俩菜,让小儿子去村超市买回啤酒。时隔两个月跌进家的温馨,玉生竟喝晕了。春梅说,你别起,多睡会儿,咱家那巴掌大的地儿,我一个人慢慢干。

鹂鸡鸟儿将他唤醒,看表已是七点。七岁的小儿子像小羊偎在他怀里。

昨天,小儿子嘟着嘴说想他,赖在他怀里翻他口袋,看有没有好吃的。儿子摸遍了口袋,除了几份卷子和钢笔,什么也没有。春梅在村扶贫工厂上班,他当老师,供两个大学生,日子一直紧紧巴巴。

他举起钢笔,抓起小儿子的手:“爸爸呀,给我们明明买了块手表。”他在儿子白嫩的小胳膊上画啊画,画了三个手表。“手表”飘着一股清新的墨水味。儿子欢快地接纳了。

他给妻子的是一堆汗渍的衣服。他紧拥妻子,妻子脸上绽放着山丹丹的红。

他感慨道:“如今村里还挺热闹,又是旅游,又是扶贫工厂,好多开农家院的都发财了,不如我也回来开个农家院,种果树搞采摘?或者也去大城市打拼。两个孩子大学一毕业,肯定不回咱这大山沟,在城里买房要交首付,女儿嫁人要陪送,这些没有几十万下不来。当老师太拴人,挣钱不多,我要想办法让你们娘儿几个过上好日子!”

春梅说:“俺嫁你图的是你有文化,要嫁有钱的,俺早跟你吹啦!再说,五年脱贫攻坚结束了,开始乡村振兴,那振兴不光是上了楼、修修路,关键是让孩子们有文化,不然,孩子们没文化,早晚还得返贫。”

玉生在郦鸡鸟儿的叫声中起来,站在院里呼吸着山村特有的清新空气。

玉生高中毕业后当了三十年教师,在崎岖的山路上磨砺青春和热血,由一个普通的代课老师,凭着优秀的教学成绩转为正式教师。在那个山高路远外地老师不愿来的山沟,他付出了几十年光阴。当初,若不是那一腔热血,他高中毕业那年就走出了大山。若是走出了大山,他的生活就是两个样,可能寻不来春梅这样的知音。

现在人们都去山外挣大钱,有的盖起了二层小楼买上了私家车。而且,移民搬迁,大多数人脱贫住上楼,冬有暖气,上厕所也方便,不用再蹲茅房。没有了猪圈,村里环境也好了。几十个村集中到一个地方,学校也重新盖了。他昨天对春梅说送完今年的毕业生就辞职,只是他走了,山里的孩子们就放了羊,没有了老师……说到底,春梅不同意他辞职,他自己也不舍得离开讲台。

春梅做熟饭,安顿爷儿俩吃了,担着水桶去河边地里浇地。她背着玉生种了几亩樱桃,眼下正是樱桃熟的时候,天气干旱,她只好从河里挑水浇。玉生教书顾不上家,她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引种了省农科院的良种樱桃,去年樱桃就挂了果,一年能有五位数的收入。

春梅一趟趟挑水,地浇了不到一半,身上已经湿透。这些年,生活已经把她磨炼得更加壮实能干。玉生在外乡教书,顾不上家,她自己什么都干了。

樱桃红红的,像胖娃娃一样喜人。

玉生寻了一根扁担,挑上两只水桶。担上的铁钩和桶系随着玉生身体的摆动发出和郦鸡鸟儿叫一样好听的声音。

“你来干啥?”

“担水啊……春梅,我想好了,开了学还教书。”

“是哎!你就是那块料,不会误人子弟。要不然,哼哼,乖乖在家给我抡?头种地!”

“这是谁家的樱桃?這地不是三大爷家的吗?你给他家挑水?”

“给你说了吧,我都承包了。这个樱桃园是咱的,樱桃工作组全部包了,价格比市场上的还贵。孩子们买房的首付、闺女的嫁妆,以后都会有的。”

“春梅,你咋不早说!”

“说啥?你教书育人是大事儿,家里的小事儿不用你操心。”

郦鸡鸟儿又叫了,悦耳的鸟音从樱桃树枝叶间泻下来。玉生满眼含笑,抬头四望,“咋不见它们的影儿?”春梅说:“别找了,惊动了它们,以后就不来咱这儿了。”

夫妻俩挑上水桶往河边去。

太阳正好出来,照在红红的樱桃上。阳光下,玉生仿佛受到了鼓舞和激励——那是来自妻子和生活的。不,还有郦鸡鸟儿和红樱桃!

猜你喜欢

挑水教书小儿子
读书、教书、写书:我的专业发展三部曲
我的教书生涯
动物学校放寒假
山鸡舞镜
帮妈妈挑水
挑水
周而复始
不是放马的
左脑风暴
爷仨钓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