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应用于老年病科临床带教工作中的效果研究

2021-09-22王凌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老年病优良率思维能力

王凌雁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 410100

机体各组织系统功能、免疫效用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减弱,从而致使老年人较易诱发各种疾病,如骨质疏松、脑梗塞、心力衰竭等[1]。当前我国的国情特点为老龄化严重,所以,老年患者的数量呈持年上升趋势,从而造成老年病科患者数量增多,老年患者的疾病通常涵盖病情较急、病况较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同时伴有多种疾病的特征,这使得医学界、临床界及人们对临床医师提出了高标准[2]。过往临床带教工作主要采用传统教授方法,此种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而进行教授的带教模式,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方面效果不佳[3]。故而该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选取98名于老年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学员,探讨PBL教学方法于该次带教工作中发挥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98名于该院老年病科实习的临床专业学员;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学员49名。常规组:男学员28名,女学员21名,年龄21~24周岁,平均年龄(22.04±1.01)岁;其内包含三本学员25名、二本学员24名。研究组:男学员30名,女学员19名;年龄22~26周岁,平均年龄(23.11±0.62)岁;其内包含三本学员26名、二本学员23名。两组学员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学员应用以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即以口语讲授、动作示范等形式开展的传统教学。

研究组学员使用PBL教学,①设计教学方案,选出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带教教师负责教学,并以当前老年病科的实际状态、学员的实际状况为基础,设计出具备可操作性、合理性、科学性教学方案。②落实教学方案,即由带教教师为学员宣讲老年病科中病发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及其病因、病理等,同时带领学员熟悉科室内环境。而后实施分组教学,即将49名学员分成7组,每组7名学员,各选出一名组长。发挥学员自主性,即由教师针对即将要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各组学员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围绕教学大纲给予学员正确指导,并带领学员展开组间、组内辩论研讨,以使学员对问题加深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教师针对学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于实践中鼓励学员反复学习,以巩固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学员各科成绩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即带教结束后,由带教教师为学员出题,考核学员的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两科,各科成绩分值为(0~50)分,总分为百分制,分数与带教成效为正相关;应用思维能力量表评估学员的资料查阅、分析能力及独立解问题的能力,分值即(0~350)分,分数越高,学员的思维能力越强。

②比较两组学员对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的评分,即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由学员评估带教教师教学期间的理论水平、操作技术、教学态度及教学方法;各项分值均为百分制,分数越高,学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其教学方法认可度越高。

③比较两组学员的带教优良率,即以学员的基础理论、实践操作两科总成绩为基准,即优(90~100)分,良(70~89)分,差(0~69)分,总优良率=(总人数-差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实验生成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员各科成绩及思维能力评分对比

研究组学员的各科成绩、思维能力评分均比常规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员各科成绩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员各科成绩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常规组(n=49)研究组(n=49)t值P值基础理论32.36±15.48 41.54±10.03 3.484 0.001实践操作 资料查阅30.65±8.32 42.73±9.21 6.813<0.001 232.43±6.82 301.52±8.96 42.950<0.001分析能力 独立解决能力230.67±7.98 312.49±8.72 48.454<0.001 223.88±11.23 313.51±7.65 46.1736 0.0000

2.2 两组学员对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评分对比

研究组学员较认可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即研究组教师的各项评分分值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学员对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员对带教教师教学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常规组(n=49)研究组(n=49)t值P值理论水平80.54±10.23 92.68±10.05 5.926<0.001 85.47±9.86 95.43±9.25 5.157<0.001操作技术 教学态度85.82±8.32 93.79±7.51 4.978<0.001教学方法84.26±7.48 93.87±7.45 6.372<0.001

2.3 两组学员带教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学员的带教优良率为95.92%,常规组学员的带教优良率为69.39%,常规组比研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学员带教优良率对比[n(%)]

3 讨论

老年病科于医院众多的科室之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科室的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其机体各器官能力低下,是其感染疾病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4]。而由于机体免疫及恢复功能不高,导致患者病情发展较迅速,预后恢复的效果也不理想,这使得人们对临床医师医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5]。为了促进医院整体治疗水平的提升,推动临床专业学员的理论实践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临床实习是增进学员临床医疗技术水平能力的有效途径[6]。

传统临床带教的特征即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不益于激发学员学习的自主性[7]。PBL教学首次被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其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的主导思想,而是将学生定为教学的中心,教师立于指导者地位,通过设定问题,督促学员自主学习,实施分组讲授教学,鼓励学员踊跃研讨,教师从旁总结归纳方法实施带教,以促进学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培育及提升[8]。除此之外,学员在此教学过程中,对老年病科中的多发病、常见病等均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如导致疾病病发的因素、治疗疾病的方法、医治期间的禁忌等,为学员日后从事老年病科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促进医院老年病科疾病治愈率的上升[9]。

该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员经PBL教学后,其基础理论、实践操作、思维能力等均有良好提升,考核所得成绩及评分均比常规组学员的分值高(P<0.05);实验组学员给予带教教师及教学方法的评分较优异,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学员的带教优良率为95.92%,比常规组69.39%的优良率高(P<0.05)。由此可以知晓,该种教学方式比较受学员认可,带教效率相对较高,可充分发挥学员教学主体地位,以促进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升高,从而培养学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教学举措。PBL教学属于启发性传授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通过此教学,学员的临床操作能力、理论基础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且于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也有较强推动作用[10]。

综上所述,老年病科临床带教工作中实施PBL教学,可以较好启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促使学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经过问题引导、分组教学、资料翻阅、分析问题、辩论探讨、归纳总结的学习经历,使学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良好提升,从而增进了我国老年病科临床医师的疾病诊治能力,值得应用于老年病科的临床带教工作之中。

猜你喜欢

老年病优良率思维能力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
谈社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