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9-22倪云汤勇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后勤部门后勤社会化

倪云,汤勇

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总务科,江苏南通 22600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基数逐渐增大,医院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较多。医疗体系的重要决策,在落实过程中,医院后勤服务是重要的决胜板块之一[1]。医院后勤部门作为医疗单位中的主体部门,随着医疗单位的相关体制改革和变迁,将医院后勤部门服务逐渐社会化也成了当代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趋势。但是据统计,医院后勤部门的综合利率不高[2],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工作,充分发挥医院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必须建立更完善与健全的相关体系制度,以进一步推进医院后勤部门的整体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1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价值和可行性

1.1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医院医疗单位体系,是靠国家支撑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为一种服务于社会民生的公益性组织。其实,随着目前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医疗部门不仅仅满足于公益存在的产业性质,随着医疗单位产业力量的提升更是在不断加大医疗整体产业的发展。医疗单位后勤部门的社会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医疗物资和辅助人员的人力资源等进行有效地调整和把控,从而提高医院后勤部门的服务能力,同时极大地降低基础物资投入成本。长此以往良性循环,就可以利用后勤部门节省的资金为医院一线部门更多地投入先进设备和仪器,用于患者康复与治疗;对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关怀与保护;加强与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从而将医院的医疗水平逐步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更好地满足于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将医院后勤部门社会化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目前医院存在的陈旧观念和作风进行革新和改良,便于医院与时俱进[3-4]。传统的意识认知认为,医院后勤部门是一个较为清闲的铁饭碗部门,只要按照基本的流程进行工作,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和工作压力,随工作时间增长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资历。

因此医院后勤部门工作人员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学习进取的精神,医院后勤服务要逐渐引入社会化机制,改变后勤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不断提升医院后勤部门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同时,也为医疗单位进行全面提升和改革创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医院后勤部门是医疗单位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单位之一。将医院后勤服务逐渐社会化,可以全面提升医院后勤服务过程中的物资利用率(表1)。同时,因为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将面临着更多机会和挑战,所以也能更大程度调动医院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促使医院后勤服务工作日益精进,迈向新台阶。因此打破老旧传统,积极将医院后勤部门进行社会化的改革推进,是医疗单位发展历程中的必然趋势,在日渐激烈的社会竞争普遍大环境下,解放医疗单位的封闭式发展,积极将服务社会化,既能不断提高医疗单位的综合发展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更能在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拓展视野,发现更多社会医疗现状和需要进军的产业。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紧要关头,医疗部门更能肩负起自己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使命[5]。

表1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优点

1.2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可行性

医院后勤部门是医疗单位的主体部门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地加强合作才能充分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的认知,站在一个更大平台去对医疗从业人员的使命和职责进行审视和反思,我们知道医者仁也,爱人民为人民是每一位医疗工作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因此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说,救死扶伤并不仅仅是普遍认为等到问题发生之后进行全力救助。古话说,宁肯架上药生尘,不叫天下有病人。因而,更应该在患者发生之前就做好充分预控和准备,以降低社会人口医疗次数,增强人们健康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幸福发展[6-7]。传统的医疗机构在医疗单位的管理中主要采取的是集权管理,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自给自足,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成本投入较大,相应也降低了医院后勤部门的资源利用,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将医院后勤部门进行社会化的改革不仅是社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现实可行的。

就像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同样作为民生基础保障的高等院校等逐渐将自己的后勤保障资源进行了社会化改革,比如近年来更多的高等院校逐渐将自己的图书馆进行了面向社会化的开放式管理,不仅仅极大地满足了社会读者朋友的需求,更在很大程度上将图书资源进行了全面利用。这样的例子在新时期大环境中比比皆是,针对医院后勤服务进行社会化改革推进,主要应该针对医疗运维服务等(表2),全方位地面向社会进行开放式服务与合作。而且传统的封闭式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存在一定的资金浪费等,不能更好地对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培养和提升,从而从整体宏观角度来说,较为影响医院单位的整体发展和进步[8]。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只有进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和发展,顺势而为,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自我更新,不断开拓进取,继往开来,才能确保提升医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全方位的发展,积极面向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的推进,才能更好地保证医疗单位的良好可持续发展[9]。

表2 医院后勤服务的具体内容

2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1 医院案例概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单位等相关部门也相应地面临着改革机遇和挑战。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紧要关头,医院后勤部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后勤保障主体作用。如果没有充分的后勤物资保障,即使再强大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很难取得全方面的胜利。充足的后勤物资保障不仅可以为医疗人员提高医治患者的信心,更能在很大程度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国家安泰、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保障。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国家危难的紧要关头,医院后勤部门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

2.2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现状问题

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普遍更加注重和关注的是医院医技水平的突破和提升。对于医疗后勤服务部门的功用和现状管理比较轻视,基于这样的现状,不难发现,目前的医疗单位后勤部门,从整体上来说工作态度和模式较为消极和低迷,长期以往形成了非常不容乐观的局面。在进行医院后勤部门走向社会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对医院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理解,往往容易进入两个极端。比如,一部分从业人员较早认识到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概念,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基本流于形式,不仅不能解决现有问题,更因为这一形式从根本上更加造成了后勤资源的浪费[11]。改革过于激烈的部门甚至认为一部分医院后勤部门的人员可有可无,因此对其编制进行调整和删减,比如一些水电工等,认为只要平时不出问题就没有问题了,等到有问题出现时再从社会上请纳一些专业工人进行维修。表面上看是很符合逻辑的,但是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和不合理性。

任何的基础设施设备出现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应该加强维护。设备出现故障,医院后勤技术人员精准维修之后,应该记录工作日志,并且根据工作日志不断总结技术经验,以更好地维护医院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所以现状问题中主要是对于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认知较为薄弱,所以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极端性[12]。此外,不仅不注重医院后勤部门的劳力,而且从现状来看,对现有医院后勤部门进行社会化改革的同时,也较为不注重医院后勤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只是一味地认为医院后勤部门的工作社会化应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很难考虑到服务社会化主要要优先提升的应该是医院后勤部门的功能作用,从而在面向社会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指导性原则。此外,医院后勤部门的社会化标准评判体系较不统一,在评价医院后勤部门的好坏时,往往都是人为主观地进行衡量,对于医疗单位进行招标时其中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这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对医院后勤部门的服务品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客观的现象,导致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法为投标的供应商提供较为公平公正的客观竞争平台。从而导致医疗单位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也不能较好地发挥投入资金的利用效能[13]。

此外,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工作推进中,缺乏数据统计和更新,对于一些服务商的价格不够了解,在改进过程中缺乏最为基本的预算参照基数,所以在进行成本管控时容易陷入投标供应商的陷阱,造成成本大幅提升,进而对医院后勤部门的物资储备造成极大损失。同时在医院后勤部门进行社会化推进的过程中,目前多处于初始化阶段,所以在监管层面较不完整,因为对医院后勤部门的整体不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管体系,只是针对单一部门进行代为管理,这种监管模式不能细化分工,对工作人员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也较不明确,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纰漏。此外在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一味地追逐利益和成果,在进行招标合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注重服务品质,对于医疗单位的整体社会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极大地阻碍了医疗单位的发展进程[14]。

2.3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后勤部门服务进行社会化的改革是必然的行业趋势。在这样大环境下,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升改进办法才能更好地将医院后勤部门的改革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首先应该进行较大程度的宣传和普及,让医疗单位的从业人员和社会相关体系充分认识到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性和内涵。从而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做指导。挑选人才的过程中进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精简机构,简化管理编制和体系。对于一些消极怠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养和整改,将其安排在更合适的岗位。坚信每一个人都是了不起的,只要通过合理的培训将其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中都能充分地发光发热。因此在医院后勤部门进行服务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依然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改革原则,不要过于武断地进行对从业人员的定义和清退,以免造成人才的流失。注重人员的重新编组和安置之后,对于相应的空缺岗位进行人才的重新编制,对于一些机动性和临时性较高的部门,采用社会兼职人员进行补充,从而极大地节省医院后勤部门的物资利用效能。将节省的物资用于先进设备的引进和学习,从而极大地提升医疗单位的综合实力水平[15]。

在面向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服务企业的招标和投标工作。因此应该建立完全的监管机制和体系,细化责任管理和监管权限。对于一些采购的服务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及时的跟进和总结,让采购价格和体制更大程度透明化,从而提高供应服务企业的自觉性维稳意识,减少合作中的漏洞。全面补充和更换后勤部门的设施设备,比如监控、信息中心等。充分理解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含义,实施企业化的成本估算,进行人员调整和再培养再分配[16-17]。保留经验较为丰富的技术人员对一些后勤部门进行外包管理。

比如,安保部门和医院食堂、环境绿化管理等。既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商业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因为是雇佣合作关系,可以进行更加具体全面的评估和考核,在各供应商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这些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改善以往懒散懈怠的氛围。同时,医院后勤服务部门比较重要的还有康复中心等,对其进行社会化的改革和引进,还可以为体制外的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极大地缓解对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妥善处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难题,针对一些临时工群体的精英分子进行筛检,通过更进一步的培训和指导充裕相关资源,在人力资源上做到不浪费。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后勤部门的统一服务标准[18]。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对医疗单位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大,这就要求医疗单位必须对自己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民营医疗单位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行业竞争压力,各医疗单位更应该积极转型,在继承传统优良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向医院后勤部门服务社会化进行改革。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突破,从而进一步完善医疗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历史性进程。

猜你喜欢

后勤部门后勤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后勤服务
林业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的革新分析
新形势下煤矿后勤政工队伍的建设探析
新形势下煤矿后勤政工队伍的建设探析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以人为本推进后勤思想政治工作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