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宫颈癌筛查管理中的应用

2021-09-22和颖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癌医师

和颖杰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常见且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也是全球性疾病。对于宫颈癌流行年龄阶段的妇女,定期组织筛查是诊断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明智之举,同时配以采取标准化治疗措施对降低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1]。有研究指出,实行宫颈癌筛查对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明显效果。当前,临床筛查宫颈癌主要依靠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和巴氏细胞学检查。但受不同地域医疗标准不同,且筛查的诊断准确率也有一定差异,宫颈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2]。如何在现有的医疗条件及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是临床和研究学者需要探讨的问题。网络信息平台的提出和应用为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带来了新的选择[3]。基于此,该文重点探讨在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实行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该院320名宫颈癌筛查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320名接受宫颈癌筛查女性,对其等比分组。对照组年龄23~68岁,平均(45.5±1.37)岁。观察组年龄24~69岁,平均(46.5±1.4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人员均符合宫颈癌筛查诊断标准;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存在妊娠史、子宫切除术等病症;有其他禁忌证;意识不清或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筛查,即电子阴道镜检测、病理活检、巴氏细胞穴、液基细胞学、HPV检测等。巴氏或液基细胞学检查:采用木制刮板沿宫颈转化区轻转1圈,将刮取宫颈分泌物薄薄涂在玻片上,浸入95%乙醇10~15 min,取出晾干送检。TCT标本采集是用特制的宫颈毛刷插入宫颈管内约1 cm,顺时针旋转6周,将宫颈刷的刷头放入专用细胞标本保存瓶内充分漂洗送检。HPV检测:使用一次性取样器,收集患者宫颈管内分泌物细胞防放置在盛有保存液的小瓶内,随后采取HPV检测,检测方法采用HC2或Cervista法。电子阴道镜检查:使用该院自备的电子阴道镜检查,检查前24 h不做任何阴道检查及上药,检查时将宫颈充分暴露,用棉球轻拭宫颈分泌物,采用白光和绿光观察宫颈病变范围、边界、颜色及血管等,随后涂3%醋酸,静置30~60 s后观察病变(特别是转化区)处上皮变化及血管变化,最后用3%碘溶液试验并实行RCI评分。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干预。宫颈癌筛查中网络信息化平台操作:就诊后,主管医师需及时将病历及所有筛查结果上传至子宫颈癌筛查网络信息平台,便于其他医师查阅并给出建议。同时网络信息平台需设立专门质控医师小组,其主要职责负责重新检查信息平台筛查患者的结果,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质控医师完成复审后,将复审出的结果通知负责医师。负责医师则根据质量控制医师反馈评估结果再次对患者进行评估。针对检查结果呈阳性者,需通知患者进行后续访问或去更有权威的访问。根据筛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针对CIN级、Ⅱ级和Ⅲ型等宫颈癌前病变或被诊断为浸润性宫颈癌的患者,需立即通知患者接受规范、专业的临床治疗,尽可能预防宫颈癌发生[5]。对已经诊断患有宫颈癌的患者,可通过LEEP手术治疗,术前医师应仔细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尤其接受过电子阴道镜检查确诊的患者,进一步明确环切深度和范围。待手术治疗后,医师应尽快完善患者病历资料,填写手术过程,并设置后期复诊时间。同时,主治医师将相关治疗的信息及时上传至网络信息平台,便于其他医师参考学习。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活检率、受检率、活检同病理诊断符合率;②观测活检后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及治疗率。③就满意度结果进行测评,调查判定[6]:满分100分,分值≥90分表示满意,60~89分表示一般,<60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

观察组受检率、活检同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0%(10/10)均高于对照组受检率、活检同病理诊断符合率47.06%(16/34),而活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活检率、受检率、活检同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

2.2 两组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治疗率比较

观察组活检后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及治疗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活检后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及治疗率比较[n(%)]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结果高于对照组(98.13%vs 9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均是临床妇科中常见且高发的病症,尤以宫颈癌最为突出,其已被认定为威胁全球妇女生命及健康的“头号杀手”。伴随我国医疗技术及筛查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当前临床已具备强大的宫颈癌筛查和诊治能力。通过对宫颈癌筛查,能够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还能达到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目的,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7]。

3.1 网络信息化平台对宫颈癌筛查人群参与筛查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统计资料显示,在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后,宫颈癌筛查的人数明显比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前增多,主要原因是,在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前,医师只能通过阴道镜系统才能查询患者的筛查资料,而日常工作中医师接诊繁忙,又或者参与阴道镜检查人数过多,会出现患者等待时间过长的状况,增加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在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后,筛查结果可以共享,方便医师随时查询患者以往的筛查结果,同时节省了患者和医师的宝贵时间[8-12]。再加上对宫颈癌筛查的宣传与广泛科普,参加宫颈癌筛查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3.2 网络信息平台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网络信息平台在宫颈癌筛查中能够提高宫颈癌筛查人群的主动性,同时帮助更多的授权医师使用该平台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筛查结果,尤其明确阴道镜检查结果,从而避免出现重复检查状况,由此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提供便利性,减少医师及患者各自不必要的检查时间。此外,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患者能够快速知道检查结果,从而提高对临床检查工作效率的满意度及认可度[13-17]。

3.3 网络信息化平台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开展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实行质量监控,强化医师负责对患者筛查结果的二次质控审核情况,从而将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并最终确定需进一步活检的患者,由此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工作,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同时,降低漏检发生率,显著提升活检及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18-20]。

相关研究指出,网络信息平台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筛查的检出率,进一步提高治疗率。这也直接反映应用网络信息平台对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治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鉴于整个医疗资源的影响及局限,我国部分基层医院内的宫颈癌筛查方法还相对有限。实行推广网络信息平台,可对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质量控制管理起到很好的推动,通过应用该平台提高医师专业水平,确保诊治能力,同时对当前最新诊治技术也有所了解,由此避免筛查工作中出现漏诊及误诊的风险。为此,在基层医院条件和资源相对有限的状况下,实施网络信息平台能提升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21-25]。

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受检率、活检同病理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活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检后宫颈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及治疗率同对照组结果相似(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在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实施网络信息化平台有利于患者方便就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改善筛查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可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提高疾病筛查质量,提高诊断检出率,使患者能尽早得到有效的规范化治疗,该网络信息化平台,可在基础医院宫颈癌筛查工作中全面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阴道镜宫颈癌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