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

2021-09-20栗华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
关键词:机械性肠管肠梗阻

栗华洁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7级,河南 郑州)

0 引言

肠梗阻为多因素所致急腹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肠梗阻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技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梗阻、梗阻位置、病情严重程度、梗阻病因、肠管血管状态等信息,以确保最佳治疗方案。X线平片是临床诊断肠梗阻的常规方案,可实现肠梗阻的初步筛查,其主要缺陷为图像分辨率较低,误诊率偏高。多层螺旋CT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放射诊断技术[1],本研究统计分析相关患者基础性资料,研究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限选定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择取样本为84例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肠梗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反跳痛、压痛、腹胀、不排便及排气等。总结并分析84例患者基础性临床资料,男46例,女38例,年龄跨度范围值为21-77岁,平均(49.52±3.6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h-28d,平均(13.57±2.06)d。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管电流设定为190-220mAs,管电压设定为120kV,矩阵设定为512×512。医师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扫描范围为耻骨联合至肝脏隔面,行连续性扫描,扫描层距与层厚均为5mm,病变局部区域采用2mm薄层扫描,平扫Pitch设定为0.75。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入1.5-2.0ml/kg对比剂,注射速率设定为2.0-3.0ml/s,部分患者CT扫描前口服泛影葡胺(2%)0.5-1L。注入对比剂35s起实施动脉期扫描,注入对比剂70s起实施静脉期扫描,强化扫描层厚为2mm,Pitch设定为0.75。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实施后处理,行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图像重建[2]。

1.3 评价标准

以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有无及肠梗阻病因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84例肠梗阻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完全性肠梗阻2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9例;动力性肠梗阻21例,机械性肠梗阻55例,血运性肠梗阻8例;较窄性肠梗阻17例,单纯性肠梗阻67例。全部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均确诊存在肠梗阻,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有无符合率为100.0%。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病因符合率为91.7%(77/84),具体结果如下表1。

表1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病因符合率

3 讨论

肠梗阻主要指人体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等,病理类型包括动力性、机械性、血运性等。肠梗阻患者病因多样,病情变化复杂,临床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案确定患者有无肠梗阻,并明确具体病因,以确定对症治疗方案。

3.1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研究

总结并评估分析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有无符合率为100.0%,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病因符合率为91.7%(77/84),可认为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突出。临床诊断疑似肠梗阻的常规方案为腹部X线平片,如梗阻腔内部存在阶梯状气液平面且存在上下运动,可初步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单纯采用X线平片诊断仅能够显示肠道内部少量气体,误诊率较高,为此需采取更为有效的诊断方式。

肠梗阻影像学诊断中需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梗阻、梗阻严重程度、梗阻病因、梗阻部位、是否存在较窄等,而肠管扩张的主要评估标准为结肠内径超6cm,小肠内径超2.5cm,远端塌陷或正常肠管与近端扩张肠管间形成移行带,如患者存在上述征象,临床可初步诊断为肠梗阻。多层螺旋CT扫描时间较短,患者配合度高,可完成病变区域多层次及大范围扫描,且多层螺旋CT可同步完成常规扫描与CT平扫与图像重建,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容积数据,进而缩短成像时间[3,4]。同时,多层螺旋CT检查期间采用高压注射器输入对比剂,可精确控制对比剂注射速率及总量,并能够实现不同扫描时相的双期与三期扫描,配合多片面图像重建等技术,可提高图像清晰度及分辨率,进而降低误诊率。另外,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可清晰显示梗阻位点及梗阻区域肠壁粘连与近端扩张肠腔情况,配合图像重建技术可显示梗阻准确位置、肠管扩张程度、梗阻范围、与周边组织关系,也可评估肠系膜湿敷存在淋巴结肿大及血运状态,通过不同平面的显示可准确评估肠壁是否存在缺血性坏死及血运障碍,进而确定肠梗阻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5]。

3.2 不同类型肠梗阻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

①粘连性肠梗阻:肠壁附着束状软组织密度粘连,附着区域为三角形,粘连瘢痕组织无规则形态,且对邻近区域腹壁及肠管存在显著牵拉作用。②机械性肠梗阻:梗阻位点存在不扩张与扩张肠曲移行带,通过对移行带表现的分析可确定肠套叠、肠扭转、肠腔异物、肿瘤、粘连等肠梗阻常见病因。③较窄性肠梗阻:肠壁厚度增加值超2mm,并伴有积气、分层及肿胀,肠系膜水肿且为高密度图像,门静脉积气,无清晰血管影。④动力性肠梗阻:胃肠道存在积气、积液及扩张,结肠积气严重,与机械性肠梗阻相比,积液量较少,无法确定梗阻点位置[6]。⑤闭袢性肠梗阻:以梗阻点为中心位置,肠系膜及扩张肠曲形成放射分布模式,肠道为C形或U形。

3.3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相关注意事项

肠梗阻患者发病初期无显著肠管扩张,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存在一定误诊率,为此需加强随访,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粘连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发病初期肠管无显著扩张,无法清晰显示梗阻移行带结构,粘连带观察难度较大。部分患者胃肠道减压后上段小肠结构未产生扩张,无法准确定位梗阻部位,建议联合应用其他诊断方案综合分析。同时,胆囊炎、阑尾炎及胰腺炎等腹部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肠道反射性淤胀,为清晰显示腹部炎症情况,临床需选择适宜的窗宽及窗位,以确定患者病因。另外,部分肠梗阻患者发病初期合并较窄缺血或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腹部绞痛,采用CT检查未见阳性表现,此时不应排除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患者横结肠与升结肠均存在显著扩张,如降结肠萎陷。极易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为此需通过患者是否存在肠鸣音、是否存在绞痛等进行综合诊断评估[7]。

综上分析可知,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于肠梗阻放射诊断中临床价值突出[8],可确定患者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本研究汇总纳入患者样本量较少,流程设计等方面有待完善,持续开展研究时间较短,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于肠梗阻放射诊断的相关问题仍需开展持续性研究及分析。

猜你喜欢

机械性肠管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