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美学实践对读者体验的影响及构建路径

2021-09-18乔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

乔华

关键词:美学实践;读者体验;图书馆;图书馆之城

摘 要:文章基于图书馆美学实践研究的缺失和廣州图书馆之城美学实践的不足,分别从审美实践“人”“物”“事”与读者体验关系探究了图书馆美学实践的重要意义,结果发现图书馆美学实践的生理美、心理美、环境美、文献美、服务美、管理美均与读者体验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广州图书馆之城应基于读者的生理美和心理美,从“人”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基于图书馆的环境美和文献美,从“物”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基于图书馆的服务美和管理美,从“事”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8-0119-04

1 背景

美学是基于美感,研究艺术美和现实美的一门科学。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美学已突破哲学殿堂,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相融的特征,图书馆美学顺势产生。图书馆美学就是运用美学理论研究图书馆事业,运用美学方法研究图书馆工作,运用美学原理研究图书馆建设,运用美学规律研究图书馆未来发展,基于图书馆环境、建筑、设备、馆员、服务和图书文献向读者传递美感[1]。图书馆美学对促进图书馆发展、提升读者体验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图书馆美学建设滞后。以广州图书馆之城为例,其宗旨与目标已涉及“满足相关文化活动需求”“实现和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建设内容,但缺失美学的系统设计,同时,《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广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等规程与条例也缺失美学主动布局。因此,业界有必要针对图书馆之城探究图书馆美学。

2 文献回顾

随着图书馆美学的被认可和接受,诸多学者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有学者探讨了图书馆美学的构成维度,将图书馆美学分为外在美和内涵美,或者是人文美和环境美,又或者是生理没和心理美[2]。有学者研究了图书馆美学的功能,认为图书馆美学主要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教育功能[3]。有学者阐述了图书馆美学的学科性质,认为图书馆美学与哲学、图书馆学、应用美学、人文美学等学科均存在紧密的联系[4]。也有学者分析了图书馆美学的应用实践,认为图书馆美学对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优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5]。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整理、分类和分析发现,图书馆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维度、学科性质、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而对于审美实践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图书馆审美实践属于图书馆美学的重要内容,在提升读者体验方面具有巨大作用,鉴于此,笔者将立足广州图书馆之城,重点分析图书馆美学实践对读者体验的影响,并尝试构建图书馆美学实践。

3 研究设计

3.1 分析模型

笔者以发展观和全局观的视角对图书馆审美实践进行理论构建,着眼于当今社会、人类审美及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发展变迁,融合图书馆对“人”(审美主体)、“物”(审美客体)、“事”(审美间性)的审美关系,构建以“事”为核心内涵、“人”与“物”协调一体的多元交叉的网状整体审美框架。图书馆审美实践的审美主体“人”指读者主体,采用读者的生理美和心理美表示;图书馆审美实践的审美客体“物”指图书馆载体,采用图书馆的环境美和文献美表示;图书馆审美实践的审美间性“事”指图书馆行为,采用图书馆的服务美和管理美表示。鉴于图书馆审美实践对读者体验的显著影响,笔者设计分析模型,见图1。

3.2 问卷设计

模型的分析变量主要包括读者的生理美、心理美,图书馆的环境美、文献美、服务美、管理美以及读者体验,结合图书馆美学内涵,笔者设计各个变量的测量方式,见表1。

3.3 数据收集

笔者基于对广州图书馆之城的调查研究,以广州市的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选取广州市的读者,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于2020年7月至8月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白云区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黄埔图书馆、番禺图书馆各随机抽取50名读者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349份,问卷有效率为87.25%。

4 审美实践对读者体验的影响分析

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可以有效反映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相关系数r=[1/(n-1)]Σ[(Xi-E(X))/(Sx)][(Yi-E(Y))/(SY)],n为样本量。r为正表示正相关,r为负表示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介于-1到1之间,r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相关程度越高。一般来说,r绝对值大于0.8表示极度相关,r绝对值大于0.6小于0.8表示高度相关,r绝对值大于0.4小于0.6表示中度相关。笔者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读者体验变量与生理美、心理美、环境美、文献美、服务美、管理美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54、0.795、0.634、0.723、0.777、0.621,均介于0.6~0.8之间,且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1,极其显著。这说明读者的生理美、心理美,图书馆的环境美、文献美、服务美、管理美均与读者体验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即图书馆审美实践的“人”“物”“事”对读者体验有显著正向影响。

5 图书馆审美实践评价分析

平均值是样本整体情况的综合反映,笔者采用平均值评判图书馆审美实践的平均水平,统计各个指标的具体得分情况,见表3。

在图书馆审美实践的审美主体“人”维度方面,生理美变量的平均值为4.03,略大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心理美变量的平均值为3.83,略小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测算审美主体“人”维度的平均值为3.93,略小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由此可见,在图书馆审美实践中,读者的生理美略高但心理美较低,导致审美主体“人”的评价较低。

在图书馆审美实践的审美客体“物”维度方面,环境美变量的平均值为4.09,略大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文献美变量的平均值为4.64,略小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测算审美客体“物”维度的平均值为4.36,较高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由此可见,在图书馆审美实践中,读者的环境美略高且文献美较高,导致审美客体“物”的评价较高。

在图书馆审美实践的审美间性“事”维度方面,服务美变量的平均值为4.16,略大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管理美变量的平均值为3.76,较小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测算审美间性“事”维度的平均值为3.96,略低于7级李克特量表的标准平均值4。由此可见,在图书馆审美实践中,读者的服务美略高但管理美较低,导致审美客体“物”的评价略低。

6 图书馆審美实践构建路径

问卷数据显示,样本对象对心理美和管理美的评价较低,且对生理美、环境美、文献美和服务美的评价略高,说明上述图书馆审美实践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鉴于生理美、心理美、环境美、文献美、服务美、管理美与图书馆审美实践的高度正相关关系,图书馆可以根据上述指标构建审美实践。

6.1 从“人”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

图书馆基于读者的生理美和心理美,从“人”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在生理美方面主要基于生理学视角,以美学原理为指导,让读者在图书馆环境中获得感官美感,一是通过赏心悦目的环境获得身心放松,二是通过友好幽静的体验获得心情愉悦,三是通过和谐宽松的氛围获得自得美好。在心理美方面主要基于心理学视角,以美学效果为标准,让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获得精神美感,一是通过文化价值宣传让读者深刻体会阅读的美好,获得内心满足。二是通过高品质服务让读者轻松实现阅读目标,获取需求满足。三是通过情感情趣渲染让读者深度感受心灵之美,获取精神满足。

6.2 从“物”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

图书馆基于图书馆的环境美和文献美,从“物”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在环境美方面一是重视建筑设计美,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要突破内容与形式的简单一致性,通过富于想象力的设计诱发读者的美感直觉。二是重视布局美,图书馆的布局不仅要从功用性角度考虑空间规划的合理性,还要从服务品质角度考虑后续性建设。三是重视室内装饰美,图书馆的室内装饰要通过色彩的和谐搭配体现环境的协调美。在文献美方面一是积极搜集、推荐具有思想性和高价值的优秀文献,为读者提供丰富且兼具实用性和高品位的纸质文献资料。二是积极外联、内引具有广度和深度的优质文献,通过文献共享为读者提供广泛的电子文献资源。三是积极甄选、采购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藏图书,通过“善本”“孤本”等书籍将图书馆推向令人神往的知识制高点。

6.3 从“事”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

图书馆基于图书馆的服务美和管理美,从“事”的方面构建图书馆审美实践:在服务美方面一是培训图书馆员的外部体态语言,确保图书馆员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提高服务体验感。二是培养图书馆员的友好服务态度,确保图书馆员微笑服务,形成“脸文化”,提高服务亲和力。三是提升图书馆员的美学意识和文化素养,确保图书馆员美学素养的形成,提高服务质量。在管理美方面一是基于图书馆灵魂关怀,构建一个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管理机制。二是基于图书馆员的幸福感,构建一个以人性关怀为基础的反馈性、交互性、高效性的沟通机制。三是基于图书馆员的归属感,构建一个以情感关怀为基础的感化人、体谅人、引导人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 屈小娥,高云,贾二鹏.图书馆美学的含义与维度分析[J].学理论,2011(12):194-195.

[2] 殷利艳.接受美学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2):62-65.

[3] 邓李君,何燕,杨文建.美学与体验营销视域下的图书馆空间再造[J].图书情报工作,2018(9):81-88.

[4] 邱振国.图书馆审美活动系统新探[J].美育学刊,2017(1):66-73.

[5] 张博涵.视觉美学思维的应用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中的作用:以丽江市图书馆为例[J].云南图书馆,2018(1):29-34.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1-07-17

作者简介:乔 华(1974—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图书文化信息协会社会科学项目“图书馆之城发展中的审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DTWKT2020—18。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