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2021-09-17李俊敏

医学概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通气呼吸衰竭发生率

李俊敏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22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潮气量、呼气量、气道峰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过程中融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呼吸衰竭是一種危重症,临床主要症状是肺功能障碍,患者会有呼吸、换气障碍,现阶段针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机械通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伤到患者的呼吸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等并发症。临床中给予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能够促使患者更好的康复[1]。本研究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22例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男:女(26:35),年龄42-72岁,均龄(59.26±3.05)岁;观察组男:女(34:27),年龄43-73岁,均龄(60.54±3.1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生命体征监测、协助患者翻身、对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理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运动计划:康复治疗师、主治医生、护理人员每天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对患者恢复活动度、肌肉和关节运动能力的情况进行评估,帮助患者制定早期康复护理运动计划,对化妆讷河的实际状态进行监测,针对患者的运动频率和运动量进行调整,提高患者的运动和耐受能力。(2)床上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结合患者的耐受性指导患者活动四肢、肌肉、关节等部位,为患者进行按摩,20min/次,2次/d。鼓励患者尽快进行主动练习。(3)呼吸道护理:通过雾化吸入、吸痰等方式对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指导患者正确的联系吸气、呼气练习。(4)运动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给患者划分安全等级,对患者的心血管、呼吸等进行准确的评估。绿色代表低危,能够协助患者正确运动;黄色代表中危,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并协助患者安全的完成;红丝代表高危,叮嘱患者不可运动。

1.3 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采用肺活量、潮气量、呼气量、气道峰压进行评价。(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总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肺活量、潮气量、呼气量、气道峰压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1%)<对照组(18.0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重症医学发展,相关人员不断的深入研究重症治疗的方式方法,现阶段我国ICU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不仅是在ICU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临床护理人员也越来越关注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旨在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质量[3]。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且使用的时间较长,患者肌肉分解速度迅速,同时肌肉和神经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患者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机依赖、废用性肌萎缩、相关性肺炎等,导致通气时间延长,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在临床中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具有重大的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关于是在早期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如活动度、肌肉和关节运动能力等。护理人员从运动计划、床上康复护理、呼吸道护理、运动护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肌肉萎缩症状,能够增强骨骼肌肌力,促使血液加快循环速度,缓解腹肌、肋间肌、膈肌情况,对患者出现的呼吸功能障碍有效缓解[4]。另外,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坐起、移动等协助完成自主运动,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肢体、受压处),促使患者加快局部新陈代谢,降低患者出现压疮、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另外,还可以促使患者尽快排出痰液,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有效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使患者顺利脱机。

综上所述,常规护理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过程中融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晓泉,李燕,李艳,等.重症专职小组对ICU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1):86-88.

[2]胡安丰,彭晓,李婷.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75-77.

[3]杨璐丹,谢曼英,叶海连,等.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88-91.

[4]王玲玲.早期康复活动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1):162-164.

猜你喜欢

通气呼吸衰竭发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