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1-09-17杨超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反思高中化学

杨超

摘要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将“教、学、评”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依据,这不仅符合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规律、结构特点以及物质性质等自然学科的教学特点,还能够更好地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需求,对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本文就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下,对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以此来达到促进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希望能够为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高中化学;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93

评判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评价,同时它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受到新课改不断推行和发展的影响,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评价时,要注意以学科课程为立足点,并将促进学生全面有效发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因此,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并严格遵循其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提高。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含义理念

“教学评”一体化的含义分析:从课程视域的视角来看,“教学评”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即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学习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一致性地思考,换句话来讲,其实也就是指教师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立足于一体化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样教、为何教,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都学会并掌握了哪些知识,达成了一个怎样的学习效果,教师所收获的教学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的教学目标等[1]。由此教师便可以看出来,在“教学评”一体化中,设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格外重要的,并且再加上,教师在向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如果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够清晰或者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会让“教学评”一体化变成了纸上谈兵,教师不仅很难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判断,而且还没办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更不用说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了。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让教、学、评有效的融合到一起,特别是借助教学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理念:首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从一定角度上看,教学目标对促进他们自身的综合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和意识、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获得一个良好的情感体验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合理的指导。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着重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上,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一个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一体化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学习的有效性。最后,要注意“为学而教、以学评教”,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最终的成果体现也主要是在学生的学方面[2]。从“以学评教”的角度上来看,主要包括了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最终的目的也是希望可以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还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

1.制定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而言,它是教师有效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这一视角下,教学目标也是保障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能够从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出发,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化学《铁的多样性》这一部分内容时,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设定教学目标如下: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物质的类别、物质中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并能够对含铁元素的典型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列举、描述和辨识;学习并掌握利用不同氧化剂、还原剂实现铁与铁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习并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其次,学习和探究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促使学生从中学习并掌握根据物质类别、物质所含核心元素的化合价这两个方面,对物质可能所具备的性质去进行合理预测[3]。最后,通过学生对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对物质性质的预测、设计、实施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化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掌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方法,促使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转化、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形态等进行深入探究,满足学生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喜悦情感,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感受到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来设定教学目标,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要求,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在为自身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构建一个教学评一体化的化学课堂。

2.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评”一体化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实现的,所以,课堂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主要阵地,而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一教学要求,再加上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主要也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在化学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組织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之前,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设计并组织课堂的教学活动,并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弥补学生学习不足之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根据多媒体中呈现的内容,对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其递变性是怎样的等[4]。这样,学生就会在问题任务的驱使下,自主与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建立联系,并在问题思维的驱动下,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根据示意图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时,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对结构特点的总结和小组代表的语言表达情况进行评价,并适当指出该学生在知识总结和表达过程中的不足,促使学生及时纠正,而通过对这名学生的评价和指导,不仅可以促使其他同学了解到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还能够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到一起,对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自主分析,进一步促进自身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3.实施学生评价

对教学评价而言,它是能够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工作的关键性因素。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着主体地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就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等,再加上教师所使用的评价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并且也并不是非得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都是可以被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的。

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电池的实验操作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没办法从电子转移的角度上来分析和解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特点,针对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学生自身操作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不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中的每一处细节进行分析,寻找出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如果是教师本身讲解得不够清楚明白,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等,重新将自己的表达方法进行调整,简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促使他们真正理解该实验的原理和本质[5]。

三、“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学习层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的教学进度不宜过快或过慢,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要尽可能地做到言简意赅。而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能够选择具有不同層次的题目,例如:基础题、理解应用题、能力展示题等,前两类题目是必做题目,全体学生都要完成,最后一类则是自选题目,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上课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做练习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写在课堂的总结反馈表中,促使学生将自学和上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归纳和提升,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首先就需要对这一理念的内涵有一个了解,以此为依据,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评价,促使学生在评价驱动下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爱香.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实验案例设计研究[J].高中数理化,2020(S1):82-83.

[2]林静婷.浅议“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80.

[3] 杨连琴,徐秀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运用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74):115-116.

[4]罗庆玲.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0.

[5]姜丹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即时评价调查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第六中学,安徽 蒙城 233500)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反思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