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通用英语(EGP)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转型的路径研究
——以高职软件专业为例

2021-09-1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档英文软件

欧 倩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长沙 410018)

大学英语是高职学院受众面最大、影响面最广的一门公共必修课。20世纪以来,以通用英语(EGP)为主导定位的英语教学目标不清晰、内容与高中同质化、教学费时低效,既无法满足学生专业提升需求,又无法满足行业应用需求,更无法满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英语”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学通用英语(EGP)改革转型势在必行。

以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的英语需求为导向,以孙有中、蔡基刚、王立非等为代表的专家们纷纷指出大学英语的出路和发展方向是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1—2]。2021年新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了大学英语朝专门用途英语(ESP)中的职业英语(EOP)改革的方向。本研究正是响应新课标改革的号召,以高职软件专业为例来探讨通用英语(EGP)如何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转型。

一、EGP与ESP概述及差异

(一)EGP与ESP概述

Hutchinson & Waters把外语教学分两类: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通用英语(EGP)以打好英语语言基础为主;专门用途英语(ESP)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提升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3]。专门用途英语(ESP)又分为“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

(二)EGP与ESP的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看,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在本质上都属于英语语言。ESP是语言共核的变体,在教学实践上与EGP有很多差异,以下从学习者需求、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四个维度比较EGP和ESP的差异。

1.学习者需求

通用英语(EGP)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顺利拿到英语等级证书,并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专门用途英语(ESP)学习是为提升专业学习成绩和服务于未来工作,使用英语来满足辅助专业学习和工作实际应用的需求。

2.教学目标

通用英语(EGP)旨在培养学生通用领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能力,语言培养重在“知”(knowing),即通过把握语言规则提高英语水平,工作中能复用的内容很有限;专门用途英语(ESP)旨在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和工作目标情境中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语言培养重在“行”(doing),即以工作目标情境为导向为引领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课上“所学”即“所用”。

3.教学大纲

通用英语(EGP)强调语言本体和语言知识本身。由于语言形式是不变的,大纲可以多年不变或相对稳定;专门用途英语(ESP)基于工作目标情境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境需求的不同来设计课程大纲,一旦学习需求有变化,课程大纲也会动态而灵活地调整。

4.教学内容

通用英语(EGP)不指向特定专业、学科、职业,教学内容涵盖通用知识范畴,如新闻、小故事、小说、散文、生活和校园话题的体会与随想等,服务于日常交际需求;专门用途英语(ESP)以学习为中心,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内容涵盖与学习者学科相关的内容,以及未来工作领域和岗位中将使用的英文听说读写材料,如专业词汇、专业说明文、项目报告、职场文化等,服务于专业成长和职场持续发展需求。

不难看出,大学英语只有从EGP向ESP转型,才有利于实现英语教育助力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提升,有利于满足行业产业升级对人才英语应用能力逐年提高的要求,有利于满足新时代国家对“专业+英语”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通用英语(EGP)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转型的路径

(一)组建ESP教育共同体和ESP教师团队

向ESP教师转型对于多数语言文学或翻译等文科背景出身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可以通过行动研究、与专业教师合作研究、到行业企业实践等来组建ESP教育共同体,打造以英语教师为核心的ESP教师团队。

以软件专业为例,依托学校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以及各类课题和教改项目等,构建一个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软件专业ESP教育共同体,通过共同体中各方交流学习,共同参与软件专业ESP课程设计、ESP教材编写全过程,三方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二)进行以学生专业提升和行业应用为导向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制定ESP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实施的第一步。需求分析可以采用诊断性语言测试、问卷、访谈等方法。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通过对学生、教师、企业的主客观需求分析调查,了解学生在本专业学习中所需的英语技能、希望通过英语学习达到何种目的,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在目标岗位情境中完成任务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客观需求。基于需求分析结果,明确学生现有英语技能与企业客观需求之间的差异,探讨如何通过向ESP课程转型来缩减学生英语课程中的所学所练与企业工作所需所用的英语之间的差异。以软件专业为例,需求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英语学习需求

学生对英语在软件专业学习和行业中的重要性已有了初步认识,多数学生希望英语课程能帮助他们读懂在专业课程中出现的高频专业词汇、异常信息英文提示,能更好地辅助软件编程,并在外包企业求职面试中能写作英文简历和求职信,了解IT行业基本的职业规范和素养。

2.企业应用能力需求

听说要求:能听懂软件企业工作环境下的基本商务交流、技术对话,用英语进行基本电话沟通和有关软件项目开发的技术交流和汇报,解答常见软件类技术咨询问题。

读写要求:读懂各种实用性英语技术文档,用英语进行常用商务E-mail沟通,能够写作较专业的英文简历,能用英语写作设计报告、功能描述文档、测试报告、工作报告等各种文档。

(三)构建基于专业学科特色的ESP课程体系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结合本校学生英语基础、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同特点及行业对应的英语需求来进行ESP课程开发,如职业英语课程。

以软件专业为例,此专业男生居多,英语基础整体薄弱,而专业学习和工作岗位中对英语的需求较高,假设开设4学期英语课程,现提出构建“IT通用英语+软件专业英语+软件项目英语+软件职业英语”的ESP职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思路,具体如下表所示。

开设学期课程名称课程内容技能目标育人目标1学期IT通用英语IT行业通识主题如: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主题相关的英文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用英文做笔记、制作思维导图、制作中英文双语PPT的能力。 培养学生跨IT行业各学科的行业通识素养和关注行业发展的敏感性。 2学期软件专业英语专业相关编程语言、开发工具、数据库、操作系统的英文文档阅读及专业高频词。能读懂紧贴专业核心课程的英文,借助PPT进行小组项目演讲,能使用E-mail沟通。英语课上所学在专业课上能辅助编程,满足学生英语学习工具性需求,激发学生职业英语学习兴趣。3学期软件项目英语IT项目类型、业务流程、规范等相关的听说和软件开发中实用英文文档阅读与写作。熟悉软件设计报告、功能描述报告等英文文档,用简短英文进行产品演示与口头报告。能读懂并填写项目英文文档、进行简短英文陈述报告,激发学生为职业成长自主和持续学习英语的意愿。4学期软件职业英语了解IT行业分类、岗位分类和岗位能力要求、团队合作、职场规则,以及行业求职英文书写和表达。英语达到职业层次能力,能用英语进行简单技术交流和电话沟通,能写作英文简历,掌握求职面试技巧。 能在模拟面试中用英文进行沟通,同时了解行业基本职业素养,获得立足软件行业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自信感和满足感。

(四)开发基于学科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ESP教材

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教材开发团队,依据需求分析结果,基于本校各专业或专业群专业学科内容的ESP课程体系框架来设计ESP教材。

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专业为例,第一学期“IT通用英语”阶段的ESP教材设计结合了IT职业英语能力要素,本着“立德树人为本、服务学科与行业、凸显职场情境”的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职业核心素养、跨文化意识共同提升的理念,安排了“移动设备、人工智能、移动商务、网络安全、英特网新应用”等主题单元,体例涵盖“商务&技术听说”“技术阅读”“技术翻译”“职场写作”“团队项目”“职业素养”等模块。

其中,“阅读模块”紧跟技术前沿热点,语篇主题覆盖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电商直播平台、抖音、4D技术等;“听说模块”内容以一位IT职场新人在各工作场景中的经历为线索展开,突出IT职场情境下的商务听说和技术听说;“技术翻译模块”定位于服务学生软件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程高频英文词汇和异常信息英文提示;“写作模块”先给出贯穿项目开发过程的项目文档,如软件设计报告、功能描述报告等,再仿照文档模板完成核心段落的英文写作;“团队项目模块”关注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养成,设计了“IT公司/产品介绍”“项目流程描述”“客户参访接待”“IT职业素养”等小组英文展示。

ESP教材设计既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又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除了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内容的体现,还要将人文与思政元素融入教材。以软件ESP教材为例:“补充阅读模块”设计了对民族品牌如华为、阿里巴巴、联想、京东等的介绍;“团队项目模块”设计了向世界推介中国民族IT品牌的英文展示,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职业自豪感;“IT职业素养”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如何自我成长,如何与同事、与客户交流的人文素养,引领学生进行软件外包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课前课后自主合作学习,实现四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五)探索适合专业学科英语语言特点的ESP教学法

ESP课程教学不限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以及常用的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等,还需根据专业学科英语语言特点来探索适合的教学法。以软件专业模块化教学为例,听说读写、词汇、语法各模块尝试了如下方法。

1.听说模块

互动交际教学法是“在用中学,在做中学”的交际法的一种新形态[4],学生交际活动比如小组合作项目通过在“教师输入—理解应用—分组讨论—制作文档—小组演讲—纠正点评—总结汇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软件职业英语交流能力。

2.读写模块

体裁分析法是通过对专业语篇体裁的图式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术语篇结构和特点,如软件工程项目书、功能描述文档、测试报告等,培养其语篇意识,提升阅读能力和模仿体裁语篇写作的能力。

3.词汇模块

对比教学法指一些英语词汇在通用英语和具体某专业使用环境中意义差别较大,教学中可将这些词汇的专业意义和普通意义进行对比讲解,如“class”,普通意义为“课堂、班级”,而软件编程中的意义为“类”。

4.语法模块

语域分析法指在教学中将语法项目和软件专业、行业的语域相结合,分析语场、语旨、语式,即词汇、短语、句法、时态及情态等在软件专业或行业的语域中要表达的具体意义。

(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ESP多元评价体系

全面收集并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信息,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ESP教学评价体系,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提升学生运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5]。

以软件专业为例,ESP课程主要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形成性评价

教师依托小组合作项目任务,或通过课内外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平台自学记录等方式对学习进行监督和评估。教师参与分组、项目任务派发、小组选题、小组研究、形成Word文档或PPT、小组陈述等各环节的指导。

2.终结性评价

采用期末试卷的形式,重点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技能和专业素养,如考察软件专业词汇、技术文档阅读、IT职场听说、商务E-mail写作等。

三、结束语

为满足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服务于国家培养“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战略需求,高职英语从EGP主导向ESP转型势在必行。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以软件一个专业向ESP转型的路径为参考,为其他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向ESP转型提供思路,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为提升新时代职业院校英语教育质量建立献策。

猜你喜欢

文档英文软件
英文摘要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禅宗软件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软件对对碰
基于RI码计算的Word复制文档鉴别
Persistence of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chlorpiryphos-ethyl in male Wistar rat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