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高法工作报告:句句回应群众关切

2021-09-13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性

报告一句话,细说千万言。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每一句话蕴含的信息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密切相关。

最高人民法院的大法官们针对冤错案件复查再审、一站式多元解纷、家庭暴力惩治等问题披露一些“内幕”信息。

司法解释与民法典有冲突怎么办?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贺荣表示,民法典公布后,最高法院全面清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现行有效的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139个指导性案例进行全面清理,废止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116件,修改司法解释111件,对2个指导性案例不再参照适用,解决了司法解释及有关规范性文件相互不协调、名称不规范、内容不准确及与法律不一致等问题,统一了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适用标准。

与此同时,及时出台一批与民法典配套施行的司法解释。其中,对与劳动者、妇女儿童等合法权益密切相關,对市场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等密切相关领域,制定公布了6件新司法解释,涉及担保、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建设工程、劳动争议等领域。

冤错案件法院复查再审有多少?

冤错案的纠正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张玉环无罪归乡,张志超重获自由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对此,全国政协常委、最高法院副院长李少平透露,8年来,全国法院共立案审查刑事申诉案件13万余件,启动再审1.7万余件。

下一步,最高法院将继续努力破解审判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刑事冤错案件的防范和纠正工作——包括转变司法理念,强化敢于纠错、及时纠错、依法纠错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审判监督倒逼防范错案的功能。

一站式多元解纷效果如何?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介绍,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如果都对簿公堂,并不合适。因为法庭上双方要举证、质证、辩论,对抗性很强。法院的裁判能定分止争,但当事人的关系会产生对抗,伤了感情。

有的案件不仅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会有这个梗存在。正是为了人民,方便人民群众,最高人民法院在四级法院建成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实现了诉讼服务全程网办、多元解纷在线联办、异地立案全国通办、便民服务一次可办。

全国法院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诉讼服务中心100%建成;立案、调解、速裁快审开庭、送达、诉前保全、委托鉴定等主要对外服务事项100%全流程在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应用率达到100%;跨域立案服务覆盖率100%。

家庭暴力如何惩治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披露,近年来,人民法院一直高度重视反家暴工作,2016年至2020年,全国法院系统共发出7918份人身安全保护令,有力维护了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下一步,将从两个方面加大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落实力度:一是依法减轻受害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同时加大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力度。二是加大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力度。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依法通过拘留、罚款等方式加大惩戒力度。

(摘自《民主与法制》3.9)

猜你喜欢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性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布规范性文件目录,同时废止一批规范性文件
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及其制度完善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研究
2013~2015年全国法院受理81805件贪污贿赂案
环境侵权司法解释发布
两年清理废止322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司法解释的“民主化”和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