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貌取人有错吗

2021-09-13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面相好感相貌

正如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的那样:“人的面孔常常反映他的內心,内心形成的一些东西对他的神情仪态产生了影响,继而面相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人的面相 往往也能体会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乐观爱笑的人和一个经常唉声叹气的人,两个人的面貌特点会因为其内心的状态而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征,一个人面貌其实是相貌和心境结合的产物。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交往的因素。而产生好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一个人的相貌,面容姣好,表情平静自然,喜欢笑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都不会太差。人们在潜意识里是非常愿意同这类人打交道的。面部张扬、沉重、狰狞的人会让人觉得这类人非常难接触,人们会不自觉地收起自己交往之心。

研究人体语言的心理学家曾经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同高鼻梁的人打交道,要比同低鼻梁的人打交道困难得多。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高鼻梁的人会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态度上也会表现得相对傲慢一些,这些表现都会影响人们的交往。因此心理学家提醒人们,在旅行的途中碰到用手轻摸鼻子或者将鼻孔抬高对着你的人。一般情况下不要向他们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帮助你的可能性会非常小。

“相由心生”这个典故发生在唐朝裴度的身上,出生河北东裴氏家族的裴度年轻时并不风光,曾一度贫困潦倒。

有一次,裴度外出遇见了一行禅师,一行禅师在看了裴度的面相之后,发现其嘴角纵纹延伸入口,因此告诫他:“恐怕你有横死之祸。”随后他便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自此便皈依修行。

日后裴度又遇见了一行禅师,一行禅师发现裴度的面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且目光澄澈,于是便告诉裴度以后定能有所作为,官至宰相。

果然,裴度在唐德宗贞元五年考上进士,在唐宪宗时官至宰相。随后裴度又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拜相,晚年随世俗浮沉以避祸。裴度依照一行禅师的意思行善、断恶、耕耘心田,因此前后面相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最终做到了相随心转。

猜你喜欢

面相好感相貌
一个人的面相 有他内心的模样
面相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面相大师
相亲
盖洛普民调:半数美国人喜欢中国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相面
闪闪惹人爱
反射的爱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