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书香校园,育美德少年

2021-09-13谭倩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书香校园阅读指导生本教育

谭倩晶

【摘要】2009年,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组织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评选活动。我校创建书香校园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丰富硬件设备,搭建书香平台;第二步,营造读书氛围,提升书香效果;第三步,阅读渗透课堂,升华书香精神。让学生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在书香的熏陶下涵养品性,砥砺心志,育成美德少年。

【关键词】书香校园;阅读指导;阅读习惯;生本教育;品德教养

书香能传播渊博知识,书香能熏陶人文情怀。我校的读书理念是: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始终保持阅读习惯;教师生享受品味阅读,提升师生阅读能力。

一、丰富硬件设备,搭建书香平台

我校是一所拥有三十多年办学经验的省一级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是读书育人的理想场所。我校的图书馆占地约150平方米,有两个宽敞的学生图书室和一个教师阅览室,图书馆的藏书有47140册,电子读物15000册,每年图书馆的藏书都会根据需求进行更新添置。图书馆资源丰富海量,能让学生在书海中遨游,领略阅读之美。此外,我校利用每栋教学楼走道等闲余地方和班级角落设置图书角,在书柜旁边设有板报,上面贴满了学生的阅读心得,让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对书籍有更多的了解;书柜上方的“阅读好方法”,帮助学生们解决阅读的难题,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为学校营造了一种人人爱读书的浓郁氛围。

强基础、搭平台,才能有效建设书香校园这个“高楼”。书香校园的基础,就是校园内供学生们阅读的各类基础设施和氛围环境。学生在完善的设施条件下接受书香教育,更能积极发挥书香教育的功效。

二、营造读书氛围,提升书香效果

我校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校园的书香文化,营造“越读悦读”的氛围,提升书香育人的效果。

(一)引领教师读书,让心灵得到提升

教师是书香校园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教师既是阅读的领航者,也是阅读的推广者。教师拥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素养,这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无形教育。我校订购了各类的教学专业书籍、优秀杂志、报刊等,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沙龙,使教师阅读的覆盖面更广泛。教师从书中不仅学到了具体的“术”,更重要的是学到“道”,得到了心灵的提升、精神的充盈,感受到美好师德境界。

(二)引领家长读书,促进亲子共读

我校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教育,让家长了解阅读的积极意义,在家中带头看书读报,为学生树立爱阅读的榜样,为学生办理图书馆借读证,带学生逛书店、购置必需的书籍等,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我校还特意制作了一个阅读表格,倡导“亲子阅读”,由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并在家长会、微信群上展示推广。此外,学校设立“书香家庭”的竞选活动,激发学生与家长共同品味书香,享受阅读。

(三)引领学生读书,令德育渗润无声

古今的国学经典故事,有生动活泼的事例、活灵活现的人物情节、寓意深刻的人文情怀。小学低年级开展“讲演八德故事”的比赛;小学中高年级进行国学经典美文的朗诵比赛,通过“诵、唱、读、演”这样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方式,让国学在学生中得到传承,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好书漂流”和“跳蚤书市”是每学期全校的阅读盛宴。“好书漂流”活动首先在班级里举行书籍的漂流互换,然后推广到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进行流动阅读;“跳蚤书市”则是让学生把家里闲置的书籍进行“以书易书”。活动充分利用了书籍的资源共享作用,让学生们不仅在书籍的流动中传递了知识和文明,还在分享中培养诚信与友谊,感受读书的乐趣,从中懂得感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下涵养品性,提升书香教育的功效。

三、阅读渗透课堂,升华书香精神

课堂是书香育人的主要舞台。让阅读渗透课堂,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整合课堂架构,拓展延伸阅读教学,深化德育教学,升华书香精神。发挥语文学科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带头作用,践行郭思乐教授的新教育理念——生本教育,努力构建具有本校书香特色的“海量阅读”教学模式。

(一)课堂阅读常规化

让阅读走进课堂,成为常规的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周的阅读的时间。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课针对学生识字量小、阅读能力较弱这一现状,学校制定了两项解决的措施:第一是“听我读”。语文教师在每天的阅读课中读书给学生们听;第二是“看图读”。引导学生阅读图文并茂的书,主要以一些优秀的绘本为主。利用每周一节阅读课和一节活动课进行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陶冶学生们的品行修养;小学中年级的阅读课是师生共读:师生同读一本书,读前明确读书要求,读后共同探究研讨。学生重点学习读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则是师生主题阅读:提倡学生根据年级安排的阅读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自主阅读,读后开展阅读分享会,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二)阅读的拓展延伸

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语文生本教学的重要策略。简化课堂教学流程,整合课堂教学架构,力求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的课文后,把课余时间都广泛地用于阅读课外书上。这种以读引读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与知识的积累,并在博览群书中提高阅读和感悟能力。在海量閱读的过程中,学生拓展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关注时事,关注国情,关注人文传统,在书香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丰富多彩的课前展示

课前三分钟小组展示可以是朗诵、分享故事、演小品、故事短剧等等的形式。学生寻找资料的过程就是进行海量阅读的过程,在阅读中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得到锻炼;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训练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主能力。“生活即教育”,在生活细节中渗透才是教育润物无声的魅力之处。

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海量阅读,并使学生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实校园书香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升华书香育人的精神,让德育渗透校园。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吕芳红.建设书香校园[J].中国教师,2010(16):38-39.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书香校园阅读指导生本教育
经典开启幸福,书香润泽人生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对拓展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探索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