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抢救中采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法对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的影响

2021-09-13杨昌雄张合茂王荣平石庆江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光棒咽喉插管

杨昌雄,张合茂,王 超,王荣平,石庆江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气管插管术是急诊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基础急救操作。对接受急诊抢救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建立呼吸通道,可促进其各项血气指标的恢复,稳定其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咽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较低,常需对其进行多次插管。对患者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可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在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抢救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接受急诊抢救的患者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抢救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由急诊中心收治。2)年龄<80岁。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4)本次研究获得了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其排除标准是:1)可进行正常呼吸。2)存在严重肺部出血。3)在抢救过程中死亡。将这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7例;其年龄为57~75岁,平均年龄为(64.34±3.87)岁;其中,基础疾病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有15例,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有9例,为颅脑外伤的患者有7例,为其他疾病的患者有4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6例;其年龄为56~74岁,平均年龄为(64.50±3.68)岁;其中,基础疾病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有16例,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有9例,为颅脑外伤的患者有6例,为其他疾病的患者有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前的30 min,为其肌内注射0.01 mg/kg的阿托品(生产厂家为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2021498,规格为1 mL:0.5 mg)及0.1 mg/kg的咪达唑仑(生产厂家为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31037,规格为2 mL:10 mg)。进入手术室后,开放患者的外周静脉通道。然后,用多参数监护仪对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当患者自主意识消失后,对其进行面罩给氧。3 min后,由麻醉医生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咽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导管。插管前,采用喉镜辅助探查,保证患者口咽为一条直线。在会厌下垂、遮挡声门时需提起会厌,以充分暴露声门。缓慢为患者置入气管导管,在2 min内完成插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方法是:将光棒润滑后套上气管导管,固定好末端,尖端向上弯曲90 °。将左手拇指伸入患者口内,稍提下颌将舌头推向左侧,从右侧嘴角置入光棒,沿口内中线轻柔探入,当喉结位置清晰点亮后,可轻柔推入气管导管,并拔出光棒。当气管导管接头位置退出受阻时,需减少光棒的弯曲度。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0%、操作过程中一次插管的时间超过2 min时,需终止插管的操作。对患者进行三次插管依然不成功,可改用插管法、气管切开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二次插管的发生率、插管所需的时间及插管前后的HR、MAP、SBP、DB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包括咽喉黏膜损伤、会厌损伤、牙龈损伤及杓状软骨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二次插管的发生率及进行插管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二次插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插管所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二次插管的发生率及进行插管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HR、MAP、SBP及DBP的比较

插管前,两组患者的HR、MAP、SBP及DBP相比,P>0.05。插管后,观察组患者的HR慢于对照组患者,其MAP、SBP及DB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R、MAP、SBP及DBP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HR、MAP、SBP及DBP的比较(±s)

组别 HR(次/分) MAP(mmHg) SBP(mmHg) DBP(mmHg)插管前 插管后 插管前 插管后 插管前 插管后 插管前 插管后对照组(n=35) 80.61±5.14 89.19±4.17 76.19±5.09 75.20±4.09 122.41±3.05 129.52±4.15 71.34±2.15 70.61±1.51观察组(n=35) 81.43±4.25 82.15±5.24 76.05±6.30 72.16±3.54 122.32±2.57 112.40±3.51 72.19±3.68 63.27±4.15 t值 0.727 6.219 0.102 3.325 0.134 18.634 1.180 9.833 P值 0.470 0.000 0.919 0.001 0.894 0.000 0.242 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4.590,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步骤。进行气管插管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建立呼吸通路,为对其实施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在喉镜的直视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需观察其声门并提起会厌部位,易导致其咽喉部位受损,进而引发心血管反应,甚至严重影响抢救的进程[2-3]。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时,将光棒润滑后套上气管导管,依靠前端的灯泡金属光棒观察咽喉的解剖结构,插管时可利用颈部软组织可透光的特征观察光斑位置,并引导气管导管进入气管,此过程中无需提起会厌部位,可减少对咽喉的刺激[4-5]。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无需触碰口咽黏膜,且柔韧度较高的气管导管前端对咽喉黏膜的损伤较小[6]。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是评价气管插管效果的重要指标。接受急诊抢救的患者病情危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建立气道可稳定其生命体征。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与进行常规气管插管相比,对患者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较高,且多数医生可于2 min内完成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操作[7]。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二次插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插管所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原因是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时,医生可直接观察插管的情况,进而可缩短插管的时间,提高插管一次性的成功率。在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需进行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是,患者体形肥胖且下颌短小,导致颈前透光度较低。何妹仪等[8]的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可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少对患者口腔的损伤。目前,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已被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推荐用于对患者进行急诊抢救中[9]。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插管前,两组患者的HR、MAP、SBP及DBP相比,P>0.05。插管后,观察组患者的HR慢于对照组患者,其MAP、SBP及DB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对患者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可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属于半盲探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需找到声门,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咽喉黏膜受损[10-11]。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4.590,P<0.05。其原因主要是,光棒可由内至外透射照亮喉部,故可降低操作的危险性,进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急诊抢救的患者进行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可提高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光棒咽喉插管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光棒引导经口不同径路在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光棒反倾销是把双刃剑利弊仍难以取舍
托下颌法辅助光棒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