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个油葵品种(系)在洛阳的引种表现及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2021-09-13张向召卫勇强吴建梅吕维娜陈润玲马会丽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油葵粒重农艺

张向召, 卫勇强, 吴建梅, 吕维娜, 陈润玲, 马会丽, 李 瑜

(1.洛阳农林科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2.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02)

0 引言

【研究意义】油葵即油用型向日葵,是与大豆、油菜、花生、芝麻并列的我国第五大油料作物[1]。杂交油葵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耐高低温等特性,与普通作物相比,种植杂交油葵省工、省肥、省水、省农药,管理简单,成本较低,目前已成为部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极强发展势头的经济作物[2]。种植油葵能增加种植户的直接收入,油葵花在大型农业观光园可发挥观赏价值,吸引各地游客,增加旅游收入[3-4]。向日葵油中富含丰富的亚油酸、维生素E、胡萝卜素,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的保健作用,属于保健型食用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因此,选育及引种适宜不同地区的杂交油葵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杂交油葵,对推进不同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其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前人研究进展】新疆、内蒙古等地是我国油葵的主产区,已育成一大批高产优质油葵品种[5-7]。辽宁、山西也进行了试验推广,并探索出春小麦复种油葵、冬油菜复种油葵的种植模式[3-4]。还有学者[6-9]对油葵产量及其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切入点】洛阳地处豫西丘陵旱区,可利用耕地少,种植业基础条件较差,而杂交油葵抗旱、耐盐碱、耐瘠薄、耐高低温的特性适宜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但当地的油葵品种资源欠缺,鲜见相关研究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内蒙古、甘肃等地引进多个杂交油葵品种进行引种试验,比较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性表现和产量,筛选出适宜洛阳地区种植的油葵品种,弥补当地优良油葵品种资源的不足,满足广大农户的种植需求。同时,分析引进油葵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以提高油葵引种的针对性和效率,为油葵品种选育及引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19年6—9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农林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海拔150 m,位于北纬34°38′13″,东经112°28′45″。试验地土地平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肥力均匀,前茬小麦,非向日葵重茬地。

1.2 供试材料

参试油葵品种(系)共12 个,均引自油葵主产地,在供种单位当地表现良好,分别为GE813、GE817、SH606、S606、S27、S31、CY102、内葵杂5号、CYK191、CYK192、CY1006、矮大头1号(表1)。在洛阳农林科学院承担的2006—2016年的全国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中,10年间均以品种S31为西北组的对照品种,故本试验也以S31为对照(CK)品种。

表1 12个参试油葵品种(系)的名称及来源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品种播种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72 m2(4 m×18 m), 每小区种植6 行,行距0.67 cm、株距0.28 cm,密度为3 500 株/667m2。小区四周设保护行,走道2 m。

1.3.2 田间管理 试验于6 月5日机犁机耙整地,整地前施三元复合肥 50 kg/667m2作为底肥,6月 11日播种,播后出苗前喷除草剂乙草胺预防杂草。各参试品种(系)分别于 6月 16—18日前后出苗,油葵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对缺苗断垄处及时补种或大苗移栽。油葵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不留对子苗。在现蕾前进行2次中耕除草,现蕾期再进行1次灌溉。在油葵整个生育期只防虫不防病,只除草不去杂。在油葵中上部叶和葵盘背变黄,子粒变硬时适时收获。参试品种(系)分次收获,成熟一个收获一个。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1.4.1 生育期 包括播种期、出苗期(子叶出土展开达全区总穴数75%的日期)、现蕾期(植株主茎花蕾直径达1 cm,占全区总株数75%的日期)、开花期(植株主茎花蕾的舌状花完全展开,占全区总株数75%的日期)、成熟期(花盘背面和茎秆上中部变成黄白色,叶片出现黄绿色;子实充实,外壳坚硬,呈现固有色泽的植株,占全区总株数90%的日期),生育天数(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天数减去1 d)。

1.4.2 主要生理性状 现蕾期后随机取10 株,调查植株的叶片数;收获前3 d,挑选每个品种3个小区中长势均匀的一个小区,除边行外随机连续抽取10 株记录花盘性状,测量其株高、茎粗、盘径;成熟时随机收获 10 株,脱粒风干后称单盘粒重、百粒重。

1.4.3 抗性表现 收获前3 d,调查油葵菌核病、黄萎病、黑斑病、褐斑病、锈病的田间发病率及植株的倒伏率和折秆率。

1.4.4 小区产量 成熟后按小区收获,脱粒晒干后称重,折算667m2产量。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计算单盘粒种、百粒重、株高、茎粗、盘径、叶数和产量的相关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油葵品种(系)的生育期

从表2看出,各品种(系)出苗期相差1~2 d,CY1006、CY102、GE817、S606、矮大头1号、S27、SH606、S31和内葵杂5号于6月16日出苗;CYK191于6月17日出苗;出苗最晚的是CYK192和GE813,于6月18日出苗。各参试品种(系)现蕾期相差1~4 d,CYK191和CYK192于7月19日最早现蕾,CY1006、CY102和GE817于7月20日现蕾,GE813、S606和SH606于7月21日现蕾,矮大头1号、S27、S31和内葵杂5号于7月22日最晚现蕾。各参试品种(系)开花期相差1~7 d,CY1006于7月28日最早开花,CYK191和CYK192于7月30日开花,GE817、S606和SH606于7月31日开花,GE813和矮大头1号于8月1日开花,CY102和S27于8月3日最晚开花。各品种(系)成熟期相差1~5 d,CY1006、CYK192和S606于9月14日最早成熟,SH606和S31于9月15日成熟,CYK191于9月16日成熟,GE813、GE817、矮大头1号于9月17日成熟,CY102、S27和内葵杂5号于9月18日最晚成熟。各参试油葵品种(系)的生育天数为88~94 d,差异较小,都属于中早熟品种。CYK192生育期最短,为88 d;CY102、S27、内葵杂5号生育期最长,均为94 d;CY1006、S606比对照的生育期短1 d;CYK191、GE813、SH606与对照生育期相同,GE817、矮大头1号比对照S31晚熟2 d。综合看,12个品种(系)的生育期差异不大,均能在洛阳地区成功引种。

表2 参试油葵品种(系)的生育期

2.2 参试油葵品种的农艺性状

从表3看出,各参试油葵品种(系)中,单盘粒重最高的是GE817,为142.5 g,比对照S31高13.8 g;最低的是CYK192,为74.8 g,比对照低53.9 g。百粒重最高的是S606,为7.6 g,比对照高0.8 g;最低的是CYK192,为3.9 g,比对照低2.9 g。株高最高的是S27,为192.5 cm,比对照高8.1 cm;最矮的是矮大头1号,为134.6 cm,较对照矮49.8 cm。茎粗(茎秆中部的直径)最粗的是GE817和S606,均为2.8 cm,较对照粗0.3 cm;最细的是内葵杂5号和SH606,均为2.0 cm,比对照细0.5 cm。盘径最大的是CY102,为22.8 cm,比对照大6.5 cm;最小的是S31,为16.3 cm。叶片数最多的是内葵杂5号,为39.2片,比对照多3.0片;最少的是CY1006,为22.8片,比对照少13.4片。综合看,GE817、S606、CY102在单盘粒重、茎粗、盘径方面的表现较好。

表3 参试油葵品种(系)的农艺性状 Table 3 Major agronomic traits of 12 tested oil sunflower varieties (line)

2.3 参试油葵品种的产量

从表4看出,各参试油葵品种中,对照S31产量为143.1 kg/667m2,比对照产量高的品种有GE817、S606、CY102、S27、SH606,产量分别为190.7 kg/667m2、185.2 kg/667m2、174.1 kg/667m2、160.3 kg/667m2、150.6 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33.3%、29.4%、21.7%、12.0%、5.2%。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品种减产,减产幅度为1.5%~62.9%。综合看,GE817、S606、CY102的引种产量表现较好。

表4 参试油葵品种(系)的产量及排名

2.4 参试油葵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

从表5看出,油葵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单盘粒重(r=0.83)和百粒重(r=0.71)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盘径(r=0.54)和茎粗(r=0.47)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单盘粒种越重,百粒重越大,盘径越大,茎粗越粗,产量就越高;百粒重与单盘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说明百粒重越大,单盘粒重越重;茎粗与盘径(r=0.70)和单盘粒重(r=0.63)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茎粗越粗,盘径越大,单盘粒重越重。综合结果表明,单盘粒重、百粒重、盘径直接影响产量表现。

表5 油葵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

2.5 参试油葵品种(系)的抗病性

从表6看出,菌核病发病率最高的品种是CYK191,为6.7%,其次为S27、CY1006、S31、矮大头1号、SH606、内葵杂5号、CYK192和GE813,GE817、S606、CY102未见菌核病发病株;叶斑病发病率最高的品种为GE813,为15.8%,其次为SH606、S31、S606、CYK192、S27和CY1006,未见CY102、CYK191、GE817、矮大头1号和内葵杂5号有叶斑病发病株;12个参试品种(系)田间均未发现黄萎病、锈病的发病植株,也未发现有倒伏株和折秆株。综合看,GE817、CY102和S606的抗性表现较好。

表6 参试油葵品种(系)主要病害的田间发病率及植株倒伏率和折秆率 %

3 讨论

农业生产实践中,理想的品种应在广泛变异的环境条件下获得高产和具有最大的增产潜力[6],即对种植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产量具有稳定性。本研究的12个参试油葵品种来自甘肃、内蒙古等地,但均能在洛阳地区完全成熟,且其生育期差异不大,表明参试品种可在原生地外类似环境地区正常生长。在产量表现上,油葵的单盘粒重、百粒重、盘径、茎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张俊杰等[7]对定西旱寒区18个油葵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盘粒重和百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盘径和茎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赵娟等[8]对宁夏干旱气候区16个油葵品种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盘径、株高和叶片数对油葵产量影响最大,盘粒重、结实率、花盘粒数、百粒重和茎粗对产量也有正向影响。综合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认为,以农艺性状为依据选择高产油葵品种,可将单盘粒重、茎粗、盘径作为主要考察指标,重点筛选单盘粒重、茎粗、盘径表现较好的品种。

作物产量除受自身农艺性状的影响外,外部气候条件、土壤、群体等都可能造成产量主导因素的变化[6]。因此,在推广种植油葵的过程中,应选择更多不同环境下的优良品种材料,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选育广适性和高产量兼具的品种;同时,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促进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提高种植效益。

4 结论

结合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抗性表现认为,油葵品种GE817、S606和CY102在整个生育期综合表现较好,可经进一步示范试验后在洛阳地区推广种植,其余品种予以淘汰。

猜你喜欢

油葵粒重农艺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方法与实践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油葵种植技术要点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