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的电梯火灾事故调查

2021-09-12雷奕刚

消防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

雷奕刚

摘要:高层建筑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工具,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阐述电梯的定义及分类,分析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的特点及危害,并分析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的原因,提出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调查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调查

一、电梯的定义及分类

从定义来看,电梯是指用电力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作用的轿厢,其运行于垂直的或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度的两侧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固定设备。电梯用途较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乘客、载货、住宅、杂货、医用病床、特种电梯等。不同用途的电梯载重速度、重量和操作控制都存在差异。按照速度可以将电梯分为低速电梯(小于1.0m/s)、快速电梯(1.0—2.0m/s)、高速电梯(大于2.0m/s)。按照电动机的供电电源分为交流双速电梯、交流调速电梯、直接电源供电电梯。

二、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的特点及危害

(一)空间封闭性高,火灾蔓延速度快

高层建筑电梯空间狭小,出口少,密封程度高,通风较差,出现火灾后会产生大量烟雾,从起火部位快速向其他地方蔓延,在短时间内充满电梯,浓烟聚集不散,电梯内能见度极低。燃烧会释放较多热量,电梯温度急剧上升,加上火灾蔓延速度较快,会对电梯内的人和物造成直接伤害。

(二)电梯构造复杂,安全疏散难度大

电梯运行频繁,发生火灾时往往不在楼层对应出口的地方,且火灾可能导致电梯停电,容易引起梯内人员混乱。电梯构造较为特殊,着火后没有排烟口,燃烧的热量会造成电梯内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受困人员在生理、心理上都难以承受,疏散难度较大。与此同时,电梯发生火灾后,一些有机塑料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CO等有毒气体,在特定的体积比例下会引发被困人员中毒,严重时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三)灭火剂选择性较少,火灾扑救较困难

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外部人员短时间很难全面摸清火灾情况,且电梯停留楼层难以掌握,火灾发展路线不明确,火灾扑救很难找准关键点。由于电梯井空间有限、排水能力一般,在高温状态下,用水扑灭电梯火灾时会产生热气流,当热气流较大时,会对受困人员和消防员造成烫伤,增加灭火救援难度,因此进行有人员被困的电梯火灾扑救时不能使用大量的水、泡沫等灭火剂。

(四)电梯井建设标准执行不严,易造立体火灾

一般的建筑火灾大多是可见性燃烧,处置起来相对容易,但是电梯火灾基本上都是隐蔽燃烧,由电梯内起火,慢慢向电梯外部蔓延,初起火灾时很难被人发现。电梯井大多数都是封闭建设,建设中的规范性很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生电梯火災,很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短时间内火灾会蔓延到每一层每一户,这种情况下,对消防救援队伍来说,无论采用内攻还是外攻,都有较大难度。

(五)高层建筑人员密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

高层建筑人员相对集中,出现电梯火灾事故,电梯往往是停摆失效,减少了人员的疏散渠道,增加了人员疏散难度,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以及重大财产损失。比如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某38层大厦电梯间内的杂物和废弃装修材料引发火灾,造成10人死亡,5人受伤。2018年11月24日,呼和浩特市发生电梯火灾,被困的3名人员全部死亡。

三、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成因分析

(一)电梯井设置不当

部分高层建筑电梯井设置不规范,没有严格按要求建设,会出现电梯井与机房之间的防火隔墙耐火极限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在电梯井内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轿厢内装修材料选用不符合要求的,都会导致敷设电缆耐热、阻燃不达标,导致发生火灾。

(二)短路、电弧外漏

在电梯正常工作时,由于控制柜振动较强,控制柜内部螺丝出现松动时容易引起短路,通过引燃塑料外壳、绝缘层破损等,引发电梯火灾事故;接线点紧固不满足要求时可能引发电弧外漏,接触到轿厢内的可燃材料引发火灾。

(三)过电流

在安装熔断器时,一些工作人员安装不规范,控制柜内的元件容易发生电弧短路,这种情况下熔断器响应不及时,长时间的电弧容易引发设备着火;当电梯长期超负荷运行或者低压状态下电机耗电较大时,都会造成电流过大引发火灾。

(四)其他

电梯维修时清洁剂选用不当、控制柜通风防尘措施不到位等,都可能造成电梯扬尘短路引起可燃物燃烧。电梯机房温度较高时,会引起微机控制板程序异常、损坏电子元器件等,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燃周边可燃物而发生火灾。轿厢照明灯管故障,照明灯管整流器因长期频繁启动,导致发热烧坏灯管,并使其下面的透光板发生热熔起火。

四、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调查注意事项

(一)要充分了解事故简要经过

勘验人员到达电梯火灾现场后,不要急于勘验,可根据当事人描述和群众议论了解事故的简要经过,结合现场情况构理电梯火灾发生后的蔓延情况。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人员和知情人员到现场接受询问和调查,了解电梯运行中是否出现温度急剧上升、是否有人使用电梯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等异常情况。

(二)查看电梯火灾现场摄像和录像资料

在高层建筑电梯火灾事故调查时,积极调阅消防人员出警处置火灾的影视资料,了解电梯起火部位、起火原因等信息。全面掌握电梯井设置是否规范、梯内电缆和电线是否满足要求、控制柜是否出现短路等情况。未拍照前不得随意翻动火灾现场的烧损物,尤其是电梯内的线路烧损物,上面可能残留细小的电气熔株,动手时可能破坏证据影响电梯火灾事故认定。此外,电梯轿厢顶上都安装了摄像头,电梯控制柜内安装了信息采集器,通过调查监控中心录像,了解更多电梯运行情况。

(三)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

在高层电梯火灾现场勘验时,如果围观群众较多,很容易对火灾现场造成二次破坏,比如踩踏、碰撞、销毁等,影响调查人员找到确凿证据。部分火灾当事人,由于害怕承担法律责任,会招惹麻烦,可能会出现伪造证据,提供假证词等情况,无形中增加了火灾事故认定的难度,甚至影响调查人员的判断。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时,要充分运用视频分析技术逐帧研究火灾发展的规律,同时要结合现场勘验、证人证言的内容,认定电梯火灾的起火部位、起火时间、起火原因,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印证的证据链条,确保电梯火灾事故认定的规范性,做到正推有依据、反推推不倒。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电梯火灾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影响往往较为严重,火灾调查人员在开展火灾事故调查时要依法依规,快速查明火灾原因,给出事故的处理和防范意见,尽量减少类似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建.电梯火灾现状及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S1):141-142.

[2]王彩焕,周谧,焦会玲,等.“电梯疏散”:挑战国际消防逃生理念“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疏散可行性研究”课题解密[J].上海消防,2006(10):14-21.

[3]许晓军.高层建筑火灾普通电梯用于人员疏散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7(02):35-39.

[4]余新文,詹英.浅谈电梯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8(06):42-45.

[5]李卓.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8-29.

猜你喜欢

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外墙预防渗漏的措施研究
高层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线路安装要点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