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狂赌”,世界在看

2021-09-12钱克锦

看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泰晤士报重症约翰逊

钱克锦

尽管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的新冠病例大幅增多,7月19日,英格兰全境仍解除绝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伦敦顿时恢复久违的热闹景象,街上交通拥堵,入夜后年轻人在酒吧里尽情狂欢。不少人将这一天称为“自由日”。

举世皆知,约翰逊首相的个性有些狂放,但不少人可能没想到,他在病例激增时还能作出这个决策。争论自然非常激烈。

支持解封的人有两大理由:一,英国疫苗接种率高,重症的人少,医疗体系足以应付;二,从英国实际情况看,不可能清零病毒,与病毒共存成为必然,这种情况下,政府不能一直“管”下去,责任应该更多地转向社会机构和个人。

西方主要大国中,截至7月下旬完成接种疫苗的人口比例为:法国约44%,德国约49%,美国约49%,英国比较高,约55%。虽然完全接种疫苗后,能否防到变种病毒是个疑问,但能让大部分人不转为重症是肯定的。

英国过去几个月的数据显示,尽管有时感染人数激增,但入院治疗和死亡的人数变化不大,英国的医疗系统也足以应对。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经济需要、对自由的需求,还是从对病毒认识的角度(总会有人死于病毒导致的疾病,如流感),支持解封的人认为,严格的限制措施已无必要,应该更多照顾到公民的生活,依靠公民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尽量让生活回归正常。

英格蘭全境解封后,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近期也想跟进。悉尼街头几千人也上街游行,反对澳大利亚政府的封锁政策。

在另一厢,反对解封者自然也有理由。7月18—24日,英国日均新增病例4万多,这种情况下解封,不是“鲁莽”“不负责任”的赌博行为,又是什么?有分析甚至说,如果解封意味着“自由日”的来临,那也是病毒的“自由日”。

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甚至说,约翰逊这个举措,和当年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马岛问题上对阿根廷开战一样,是个豪赌。

双方争论激烈,身处英国的人怎么看?笔者就此请教了正在牛津大学访问的国际关系学者文晶女士。文女士称,她身边的人似乎都比较淡定。过去两个月来,大家的生活慢慢走向正常,解封不解封,似乎都差不多,已经不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了。一般英国人在感染后,除非是重症,大多数人也不会去医院接受专门治疗。文女士的一位英国同学从学校回家后就发现自己感染了,因为症状较轻,只是感到疲劳,所以也就居家恢复。牛津大学如果有病例,一般也只是要求居家隔离十天,没有更多要求。人心淡定,和大家觉得“疫苗还是起作用了”有很大关系。文女士也强调,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会做好自身保护措施,比如加强锻炼,在公共场合坚持戴口罩等等。

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媒体采访看,不少民众的心态是,“现在终于可以正常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只是在享受自由时,也有“一点点担心”。

看来大家还是没有十足把握,正如《星期日泰晤士报》所言,“全世界都在看”这场狂赌。约翰逊也许会成功,也许会一败涂地。但不管怎么说,人们一定会从英国的解封中学习到什么。

猜你喜欢

泰晤士报重症约翰逊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约翰逊当选英国首相
寻找失主
卡洛斯你好!
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增刊)》公布最有影响力工程机构全球排名等
新地貌标识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