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供给侧改革相适应的杭州农业科技发展思路研究

2021-09-12严建立周铁锋王晓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业科技杭州市供给侧改革

严建立 周铁锋 王晓军

摘 要:农业科技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可以引领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在详细调研杭州农业产业和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下杭州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当前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没有深入融合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结合杭州城市发展定位和農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出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拓宽创新投入渠道、加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业科技更好地服务杭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发展;对策;杭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1-0020-03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1]。近年来,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21世纪以来连续发布了17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从2004年的“农民增收的关键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到2020年的“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尽管每年聚焦的主题并不一样,但是每年主题中的科技元素一直都存在。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科技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维护政治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表明,科技创新不仅在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更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2]。

同时,杭州市提前迈入依靠创新驱动的新发展阶段,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加快杭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工作水平,提高农业综合质量效益与竞争力。近年来,杭州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市委〔2013〕3号)、《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杭政办函〔2017〕63号)等政策文件,高水平制定、实施《杭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化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提高农业产业比较收益入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3]。因此,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立足杭州区域农业农村实际,全面剖析影响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在杭州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影响杭州市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因素,构建杭州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提出提升杭州市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对策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4]。

一、杭州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近年来,杭州市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基本形成基于产业分类的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杭州市农业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5]。

(一)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日趋完善

杭州已建立起了以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学院以及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中央在杭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重点,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等省在杭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支撑,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依托,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茶厂有限公司等市级科研院所、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农业科技支撑和推广服务体系[5]。除了涉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外,杭州还有为数众多的农业创新型企业。截至2017年底,杭州市拥有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267家,省级农业研发中心85家,市级农业科技企业332家、农业研发中心117家。此外,杭州还有大量的非专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涉农科研部门,如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农业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涉农科研经费投入在2亿元以上。

(二)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凸显

杭州市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继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推广队伍主体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思路,完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组建由首席专家、责任农技员、乡土专家组成的农业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提升农技服务针对性、有效性和信息化水平。仅2018 年,杭州市确定区域性主导产业50多个,推广主导品种270多个、主要技术160多项,创建省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9个,确定培育科技示范户4 500多户。从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好机制、优化服务等方面推进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基层农技服务。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有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140个,其中省级示范中心30个、市级示范中心5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 947人,完成考核指标的155%。开展实用型人才培训,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1.4万余人次,新编科普教材41种,印发5万余册,组织100名实用人才参加全国培训。

(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杭州开展了农业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共认定农业“星创天地”12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6家),如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星创天地)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溯源、仓配、冷链等相关的配套设施,并在县、乡两级建立“农创客服务中心”,帮助电商企业进行电商创业,目前入驻企业己超过30家,对接合作社超过80家。此外,2017年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省农科院农业“双创”基地,依托省农科院的科技资源,由省、市财政落实1 300万资金,共同建设杭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创业平台。这些平台的打造,对于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杭州市供给侧改革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浅析南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