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上自学能力的培养微探

2021-09-10石艳

红豆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

石艳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发展步入了全新的阶段,教师应当更加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可以养成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和情感态度。语文学科综合性较强,是可以与其他学科产生较多联系的知识体系,进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不但可以推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程度,更可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提升爱国情怀。为此本文基于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提高的考虑,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策略

在最新的语文教学方向中,小学语文课堂在提高学生基础语言能力和基础知识能力的前提下,更应该重视德育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学科鉴赏能力。为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现有的教学方向,不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高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更对语文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并自主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通过更加独立的方式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其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

一、养成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学生整体发展,而不是为了成绩而让学生学习,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人们意识的不断提升,新时期人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作出了一定的变化,改革标准也在不断的创新[1]。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坚持以应试思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普及,坚持要求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好坏,在学习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而忽略学生自主能力的养成,这造成了机械化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束缚。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坚持以学生作为课堂主导,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将社会与学习进行联系,形成必备的学科思维,并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提高课堂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整体发展需求,以学生的需求来设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进行全面成长。

同时帮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式,打破传统知识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并通过语文课堂的这个媒介了解到日常生活中所无法接触到的知识,如古代人文知识和诗歌常识,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充实自己内心,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拥有更加宽广的内心世界。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优秀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思维,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理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自主的去参与语文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语言的学习魅力,提高对学生思维养成力的重视,优化当前的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将引导变为指导,让学生更具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二、小学语文当前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语文作为一门从学生出生开始就一直伴随其左右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发挥其深厚内涵,加深对学生思维和基础能力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目标下,很多教师认识到了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坚持与学生进行良性沟通,但仍有部分教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存在的问题置之不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经过调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师生沟通过少,交流存在障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作用,只是一言堂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只是在自言自说,和学生的沟通少之又少。虽然有部分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的沟通在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寻求一定的方法与学生构成平等的交流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教师与学生沟通多流于表面形式,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只是在课下时让学生与教师单独进行谈话,在谈话中渗透出一定的思想,以询问和了解学生语文学习障碍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解决一定的学习障碍。但此种方式并不能很好的贯彻素质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性格不同,部分学生对于此种方式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害怕教师和自己谈话的内容,从而造成了额外的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快速转变当前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能力时,要通过多途径的手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更加轻松和自由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沟通,打破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构建良师益友的交流模式。

(二)忽视创新作用,角度存在偏差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部分教师认识到了在语文课堂的创新作用,为了按照要求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部分教师照搬其他地区推广性较强的教学模式,想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但由于照搬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自己的语文课堂,致使課堂中充斥着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却很难达到教师的预期[2]。为此教师应该针对自己的课堂,开创创新手段,不能以偏概全,要认识到虽然提高教学效率很重要,但更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学生个体能力的好坏出发,重视创新的作用,在保证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更好的与学生互动,开创全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理解,通过不断融入创新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内容思考,在实际中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让学生收获更多的语文学习成就感。

(三)教学理念僵化,授课思路狭隘

在响应教育号召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时候,往往因为个人的喜好和教学手段的不同,造成语文课堂实施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较小认知水平较差,所以只有进行严格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度,有的教师则认为学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课堂中多多表达自己,更加重视鼓励式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整体性格爱好,通过多样的角度和授课方法,来提高对学生分层次教学。前者的教学理念僵化死板,在授课时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而后者的教学思路则十分开阔,可以在授课时有效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向优秀的教师进行学习,更改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授课途径,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授课思路,以未来的发展视角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普及,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策略

(一)坚持启发教学,推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以爱好和兴趣来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让学生更有兴趣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索,将学习是件苦闷的事转化为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采取不同的教学环节,来构建语文学习知识体系,让学生深入课堂发展自己的思维。

首先教师要适当的设置吸引人的引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和对语文感兴趣程度的不同,设置一定的问题来引入课堂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还要因时制宜,因课堂的内容而不断变换引语的方式,力求做到每堂课都有新内容,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永远处于活跃的状态。

例如在进行《蝙蝠和雷达》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题目进行提问:蝙蝠和雷达可能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雷达的作用可以做什么呢?蝙蝠这种生物,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呢?通过引人注目的设备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更好的联系到课文内容。学生进行思考时,教师就做好了自主学习引导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构建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以此种方式更好的推进学生自主能力养成。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角度,对于正确的角度教师要积极引导,对于存在偏差的角度,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更好的进行后续学习。

(二)构建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情绪

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构建有效的课堂氛围,从而推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积极构建课堂氛围,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减少学生对课堂的抵触,更好地参与课堂,增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推动整体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断加强学生的个体地位,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让学生对语文的好感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3]。例如在进行《精卫填海》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了解,并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普及,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活跃的课堂氛围来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来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能力,增加学生想要继续阅读或想要深入探讨其他有关古代文化史的热情,通过不断的开展相关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了解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多样的授课模式,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推动。

(三)树立正确观念,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在进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时,除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外,学生的主动想要学习和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因素。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总体的综合素质,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只有通过预习教师才能更好的看清学生知识薄弱点,学生也才能通过自主预习激发想要继续探索继续学习的欲望。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课上学习习惯,在进行预习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探索欲望,在课上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害怕教师的批评。教师也要端正态度,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构建课堂主人翁的观念,让学生更自主地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体验度。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完成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一步,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作业自己做,尽量不要让家长监督来完成作业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坚持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才能更好的推动其他能力成長,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师要注重紧跟时代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让课堂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个人成长方向。为此教师要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优质自主学习能力,要做好长期培养的目标,应同时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坚持走进学生的内心,具备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不断研究教材联系生活,并学会利用多媒体来展开一定的思路拓展,通过深研教材来实现对学生基础能力和总体水平的把握,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构成思想影响,推动学生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改进。

参考文献:

[1]戴菁.授之以渔,以渔促学——浅析小学中段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34):173.

[2]董春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华少年,2020(18):61+63.

[3]田晓盛.小学语文课堂上自学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32.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