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视阈下创新群体组织性质及治理模式分析

2021-09-10张春艳

时代商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交易成本

张春艳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治理是驱动发展的有效策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对我们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科学技术手段加以利用,对创新领域进行治理,已经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对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的治理模式进行研究,是对创新群体组织性质和治理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前提,创新研究群体一定要严格保证质量。基于此,本文以交易成本和创新治理为前提,对组织性质和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网络治理模式,进行目标研究,提高团队专业素养,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交易成本;创新治理;群体组织性质

创新研究群体通常情况下是指科学家中的佼佼者组成的群体。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强能力的中青年科学家,通过围绕一个研究方向,共同展开研究、探索,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持续创新,不断为国家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前沿科学团队,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创新研究群体的研究资金,一般情况下由国家直接下拨,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保证在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创新团队。虽然这类科学基金项目推行时间较短,但是所取得的成果却十分明显,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基础研究实现全面的发展。除了这一个大方面,还有一些小领域也取得了明显突破。例如,薛其坤、江桂斌等科研人员及其创新群体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有毒化学物的环境与毒理等研究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就是我国科学研究成果的一大突破。

一、理论视阈: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的模式

(一)从科技管理到新时期创新治理

创新治理是通过运用最新的公共管理内包含的“治理”理念,结合不同的结构、模式等,推动科技公共管理的治理现代化发展。创新治理的意义在于,在创新过程中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速率,不断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希望可以帮助促进科技创新,帮助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1]。创新治理以创新治理体系和创新治理能力为两个核心概念。创新治理体系是整个创新治理的基础,是科学基础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内容涵盖面较广,包含了科技创新体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有多层次、多主体的特征。而创新治理能力则是创新治理的目标,运用的是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制度,对公共科技事务的能力进行管理、提升。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公共治理已经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将创新经济发展与创新战略实施相结合,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科技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创新治理。实施创新治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带来重要意义,提供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2]。为了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尽快从传统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进行过渡,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建立与培育科技创新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确保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的快速转化。从创新治理视角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创新群体网络组织,通过对群体组织性质和治理模式的深入研究,充分了解科研创新团队体系的建立情况,并且充分了解管理部门的治理能力。

(二)交易成本治理模式理论

成本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是科斯在1973年发表的一篇关于《企业的性质》论文,这个理论表示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交易,无论对选择市场还是决定企业群体组织形式,都与交易成本有直接关联。另外,还对企业规模和组织编制起到间接影响。成本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是以人的理性和投机行为为假设前提,对合作、交易以及创新维度进行分类,第一种是资产专用性,第二种是不确定性,第三种则是交易频率,这三重维度通过组合帮助人们合理地对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进行选择,对交易成本进行管理。以交易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划分为三种治理模式[3]。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治理结构处于市场和科学基金项目治理结构中间。

在项目资助经费多少与规模大小、科学的可探索性、人才团队打造及沟通建设等方面,注重自由探索的项目等等,对比是以“小科学”为主。以“大科学”研究为主的是,比较注重实际应用的研究,项目要求比较严格、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的项目。还有一种情况是重大研发计划等,应从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即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

二、创新群体项目发展与管理

(一)创新群体项目概况与发展

为了稳定、有效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研究团队,从2001年2月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最初创新群体项目的设立,主要通过各个单位、部门推荐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选出预备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资助、培养;后来选拔、培养机制更改为差额评选;最后则根据国家实施的最新办法,由申请人依托单位自由申请,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行遴选、培养。

(二)创新群体项目管理与评审

从2014年2月开始,国家正式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对创新群体项目申请、实施、管理作出新的明确的规定[4]。第一就是在申请方式上从部门推荐的申请方式转变为优秀中青年科学家自己通过依托单位进行申请;有关申请人的条件方面,对申请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有一定的实际經验要求,具有长期合作基础,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项目评审方面,根据实际科学研究项目的创新类型和具体方案遴选专业人员,根据专业人员的影响力和水平进行考察,选取最合适的专业人员予以资助,保证项目的创新性。

对项目进行审查、评审时,执行严格的要求,需要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业审查以及专家评审。评审专家根据申请项目具体情况、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情况,通过申请资助经费的预算计划、使用方式来评判申请项目的质量及是否能够完成等情况。在评审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整体项目评审的精准度。

三、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视阈下创新群体组织性质与治理模式分析

(一)从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视角分析创新群体组织性质

相关研究表明,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产物,根据内在需求,从科学理论变更为网络治理模式。创新治理一般情况下指的是,运用从上到下的方式对网络进行治理,一般情况下以多元化创新、协同创新等内容为主,更强调顶层设计与创新有机结合。在工具选择上,针对科技管理进行控制,以科技政策为主体,创新治理手段一般都有多元化的特点,治理工具种类丰富。科技管理强调自上而下进行资源配置,创新治理则更注重通过民主协商解决的方式,结合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

由于交易成本的内容复杂,导致管理工作会出现一定难题,一般情况下会有稳定相差的特点。随着治理模式的不断研究进步,由于网络组织紧密、稳定,对网络组织利用率越来越高,网络组织渐渐取代了混合组织,对交易成本管理来说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可以很好地对大局进行管控,给战略导向带来重要参考[5]。科学创新团队的特征越来越趋近于网络化,科学家通过相互讨论,并且与团队合作共同打造合作网络。从组织机制来看,创新群体不仅是长期合作的群体,也是科学基金资助的人才团队,由于创新群体属于科研创新团队,所以具有网络的组织特征,还具有稳定持续的特点。前面说过网络治理比混合治理更稳定,适应性更强,有效地保证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谋求团队价值的最大化,是最适用于创新群体的治理结构。

就组织规模来看,创新群体处在“小科学”组织和“大科学”组织之间,正常情况下,创新组团队规模大于青年基金,但小于基金委一般项目和其他重点研发团队。所以创新群体兼具中间属性和组织属性,以网络治理结构为主的组织形态是最合理的模型,创新更新群体治理模式越来越趋向于网络治理理论政策需求。

(二)交易成本治理模式理论视阈下创新群体治理模式分析

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就是治理模式,组织中包含了三个维度,第一个就是资产专用性维度,在资产专用性中具体包括了场地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用途专用性等。由于创新群体项目申请人、参与人都必须在同一个依托单位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因为地域因素而产生一定的限制。但是,创新群体还是无法避免地要与其他科研人员以及科研项目之间产生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创新群体不需要拥有大量的专业设备,但是需要具有很高的专用性,创新群体的目标,就是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从而打造一个优秀的高精尖团队,根据项目目标需求选择设备,主要还是对内容进行研究。另外,创新团队具有一定的时间专用性,根据项目周期和任务标准的不同进行制定,通过不断失败的方式不断创新,根据目标进行不断地研究探索[6]。第二个维度就是不确定性。科学研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给基础领域研究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创新群体是培养站在时代前沿的人才群体,在这个条件下不确定性很高。虽然特性较多,但是反而会使创新团队的适应能力较强。第三个维度就是交易频率。交易频率体现出来的是交易的次数和规模的大小,传统的交易认为频率过高,会给交易成本带来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交易成本和创新治理视阈进行研究,发现典型的科研合作网络组织,资产专用性维度处在“小科学”和“大科学”工程中间,这是创新群体以重大基础研究为前沿的方式,有效突破以国际影响力人才队伍培养为目标的科研创新团队,治理模式也不同寻常,而且缺乏稳定性,处于市场层面和科学层面中间位置。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给我国实现创新战略目标提供重要辅助作用,从科学管理到创新治理,需要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帮助我国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有利于我国越来越靠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从科学管理到创新治理,一定要注意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创新治理,融入更多元素,进而推动我国基础科学前沿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义.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02):159-165.

[2]章荣君.社会治理创新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模式分析——基于江苏三个典型案例的现实考察[J].湖湘论坛,2017,30(06):114-119.

[3]高杰,丁云龙.交易成本与创新治理视阈下创新群体组织性质及治理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2):17-22.

[4]潘忠志,Michael Falta.高技術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12(09):174-179.

[5]贾康,刘微,张立承,胥玲.财政部门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创新——浙江省“三系制衡互动”预算管理模式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6(02):46-52.

[6]高杰,丁云龙.论创新研究群体的组织性质及其治理结构走向[J].科学学研究,2017,35(11):1716-1725.

猜你喜欢

交易成本
专用性资产、生命周期与企业价值
“交易成本” 需要重新定义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高等教育收费之本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不同运营模式P2P平台信用风险比较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