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物高效教学课堂构建模式的思考

2021-09-10莫熙敏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构建模式高效教学高中生物

莫熙敏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提出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五项举措:教学场景生活化;组织方式互动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建立自主型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举措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水平,最终收获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教学;构建模式

引言

为了应对高考,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通过传递理论知识、教授做题方法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可想而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必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在新高考改革的教育大环境下,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暴露出教学方式刻板、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病,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因此,本文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入手,提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模式、新方法。

一、教学场景生活化,锻炼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课程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和做题技巧的做法很不可取。即便学生因此提高了学习成绩,他们也无法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不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宗旨是相背离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设更多的生活化场景,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融合,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与活跃度。

例如,在学习“酶的作用和本质”时,教师在对酶的概念进行详细讲解之后,便可提问学生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后发现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初步水解为麦芽糖,因此食用米饭馒头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时久嚼不咽会感觉到甜味;含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更强就是因为加入了人工合成的酶制剂,它们能有效清除衣物上的油渍和污垢。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实例令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教师也可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出现的生物问题,通过动手实操验证自己的观点。比如,生物教材中提及的酿酒活动就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查找资料,设计酿酒方案,展示最终成果,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充分吸收课堂新知,而且在课外还要补充相关理论,极富趣味性与可操作性。

二、组织方式互动化,培养合作精神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观指出,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创新组织形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组织方式尊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友好亲切关系的建立。小组交流与沟通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对形式过分关注,应当积极参与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适当给予指导意见。教师也应严格把控时间,在各组交流汇报完毕后及时进行梳理总结。

小组合作这一形式非常适用于生物实验环节:在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便可以2-3人小组形式完成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一人负责制成临时装片;另一人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第三人或第一人在显微镜下观测并记录细胞变化。实验完成后,先进行组内交流,再进入组间讨论。除了书中实验后的探究性问题,教师还可提出更多的问题供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是否存在其他的制备方法、如何通过实验准确得知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有什么功能。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教学手段信息化,助力知识内化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主导者,仅靠板书、口授与电子课件完成授课。然而,我国已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教育领域也应尽快实现教学手段的逐步更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当抽象、复杂且枯燥的,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与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辅助教学,那么便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中,教师在课程刚开始时便可利用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向学生们展示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从中概括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完整过程。教师也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互动分享作用。例如,学生可将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或感悟发布在讨论区,与同学或教师进行课后交流;教师也可在平台上分享学习资源,举办课外创新型实践活动,如“生物保护方案设计大赛”、“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和“翻转课堂——自制生物微课”。

四、自主型教学模式,促进自主学习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教师可采取“先学后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在每节课前提供10-20分钟的教学视频、相关资料和配套练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中设计探究活动,令学生以多人小组的形式自行选择并完成任务,在课程快要进入尾声时分组汇报研究成果并听取他组学习收获;最后,教师对各组进行点评和答疑解惑,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为例,学生在课前已经利用教师分享的教学资源做好了预习工作,教师在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三个大组,向他们提供与这三种调节类型各自对应的发展历程、实验报告等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与讨论,归纳不同调节的原理与过程。

五、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独立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职能,以启发式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是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有效方法。以学习“细胞的失水与吸水”为例,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卖菜小贩要经常在果蔬上洒水?”“一直嗑盐瓜子,口腔内部是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细胞吸水与失水的生物学原理,再请他们运用该原理解释这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起到巩固所学新知、锻炼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的积极作用。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议题。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组织形式等维度考虑,并加以完善,最终实现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推动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

参考文献:

[1]韩晶.浅析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20,{4}(10):53-54.

[2]康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J].求知导刊,2019,{4}(25):51-52.

[3]梁振.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高考,2021,{4}(06):109-110.

[4]王君.刍议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06):208-209.

[5]辛莉.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12):182.

猜你喜欢

构建模式高效教学高中生物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慕课课程构建的一般模式